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4|回复: 4

张仲景成才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9 13: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仲景临证传知录》张喜奎著





注:1、本文以年为顺序,阅读此文时,请注意对比。

    2、本文意在让大家了解张仲景的大慨生平事迹,非历史定论。

    3、任何人都可以对本文进行修改、补充、完善或演义。



张仲景生平简历



张仲景是一个传奇人物。



他凭一部《伤寒杂病论》顽强地穿透历史的隧道,传播、扬名、济世、救人,而且是"道经千载更光辉",被尊为一代医圣。



河南南阳是张仲景故里。



生活年代:东汉(公元25-220)末年



张仲景约生于公元150年,卒于公元219年。终年约70岁。比曹操大5岁。

(对比:曹操生于公元155年。病故于公元220年2月,终年66岁。)

(对比:关羽生于公元160年。被杀于公元219年11月,终年59岁。)



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灾疫肆虐的年代。成千上万的人被病魔吞噬,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

建安(公元196)七子之一王粲在《七哀诗》中描述了当时惨痛的一幕:“出门无所见,白骨蔽于野。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曹操在《蒿里行》中写道:“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植则在《说疫气》中写道:“家家有僵尸之痛,户户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张仲景的家族是有二百多人的大家族,他家不仅经济比一般家庭富裕,而且是有机会“博览群书”的书香门第。从小就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



他自幼为人善良,事亲至敬,十几岁就闻名乡里。

他自幼聪颖好学,善于观察,精于思考,而且胸怀大志,心忧天下。

他的家族虽然有二百多人,但不到十年间竟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疫病,因此他立志学习医术。他最敬佩的是前代名医扁鹊,仓公。






注:1、本文以年为顺序,阅读此文时,请注意对比。

    2、本文意在让大家了解张仲景的大慨生平事迹,非历史定论。

    3、任何人都可以对本文进行修改、补充、完善或演义。



张仲景生平简历



张仲景是一个传奇人物。



他凭一部《伤寒杂病论》顽强地穿透历史的隧道,传播、扬名、济世、救人,而且是"道经千载更光辉",被尊为一代医圣。



河南南阳是张仲景故里。



生活年代:东汉(公元25-220)末年



张仲景约生于公元150年,卒于公元219年。终年约70岁。比曹操大5岁。

(对比:曹操生于公元155年。病故于公元220年2月,终年66岁。)

(对比:关羽生于公元160年。被杀于公元219年11月,终年59岁。)



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灾疫肆虐的年代。成千上万的人被病魔吞噬,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

建安(公元196)七子之一王粲在《七哀诗》中描述了当时惨痛的一幕:“出门无所见,白骨蔽于野。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曹操在《蒿里行》中写道:“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植则在《说疫气》中写道:“家家有僵尸之痛,户户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张仲景的家族是有二百多人的大家族,他家不仅经济比一般家庭富裕,而且是有机会“博览群书”的书香门第。从小就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



他自幼为人善良,事亲至敬,十几岁就闻名乡里。

他自幼聪颖好学,善于观察,精于思考,而且胸怀大志,心忧天下。

他的家族虽然有二百多人,但不到十年间竟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疫病,因此他立志学习医术。他最敬佩的是前代名医扁鹊,仓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9 13: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仲景成才之路





但他父母望子成龙,希望他跻身仕途,光宗耀祖。



相交何颙:



何颙,是张仲景南阳老乡,年长张仲景约十岁。比曹操大约十五岁。年少时就到当时的首都洛阳读书。是个善于相面的奇才怪杰,与洛阳上层名流多有来往,在洛阳颇有名气。

何颙第一次见到曹操时就预言: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张仲景第一次拜会何颙:



张仲景的父母一直希望他能求去功名,获得一官半职,光宗耀祖。在张仲景十二岁时便带张仲景去找老乡何颙看相,希望何颙的品评能激励张仲景好好学习,将来走上仕途。

没想到经何颙一看,倒看出一个名垂千古的“医圣”来。

何颙评价张仲景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

经何颙这一品评,坚定了张仲景学医的决心,也打消了他父母望子当官的念头,转而大力支持张仲景学医。



张仲景师父张伯祖:



张伯祖是张仲景同族叔叔。

张伯祖本来在洛阳行医,因看不惯官场腐败,后来隐居南阳少室山,热心为当地百姓医治疾病。

“张伯祖,南阳人,性志沈简,笃好方术,诊处精审,疗皆十全,为当时所重。”



张仲景十分敬佩张伯祖的为人与医术,便上山拜师。张仲景上山后,吃苦耐劳,虚心好学,深受张伯祖的喜欢。

在张伯祖的要求下,张仲景用两年时间读完了《难经》、《黄帝内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汤液经法》、《神农本草》、《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等几十本医学名著。

因张仲景聪慧过人,勤于钻研,又是张伯祖同族。因此,张伯祖一点不保守,悉心教导,耐心传授,有问必答。

张仲景的医术日见长进。

很快,张仲景在南阳一带崭露头角,小有名气。



“张仲景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仲景“学医术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工于治疗,尤精经方,遂大有时誉……。”



不久,张仲景拜别恩师,开始四处闯荡。结交当时名士,并采集各地治病药方。






但他父母望子成龙,希望他跻身仕途,光宗耀祖。



相交何颙:



何颙,是张仲景南阳老乡,年长张仲景约十岁。比曹操大约十五岁。年少时就到当时的首都洛阳读书。是个善于相面的奇才怪杰,与洛阳上层名流多有来往,在洛阳颇有名气。

何颙第一次见到曹操时就预言: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张仲景第一次拜会何颙:



张仲景的父母一直希望他能求去功名,获得一官半职,光宗耀祖。在张仲景十二岁时便带张仲景去找老乡何颙看相,希望何颙的品评能激励张仲景好好学习,将来走上仕途。

没想到经何颙一看,倒看出一个名垂千古的“医圣”来。

何颙评价张仲景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

经何颙这一品评,坚定了张仲景学医的决心,也打消了他父母望子当官的念头,转而大力支持张仲景学医。



张仲景师父张伯祖:



张伯祖是张仲景同族叔叔。

张伯祖本来在洛阳行医,因看不惯官场腐败,后来隐居南阳少室山,热心为当地百姓医治疾病。

“张伯祖,南阳人,性志沈简,笃好方术,诊处精审,疗皆十全,为当时所重。”



张仲景十分敬佩张伯祖的为人与医术,便上山拜师。张仲景上山后,吃苦耐劳,虚心好学,深受张伯祖的喜欢。

在张伯祖的要求下,张仲景用两年时间读完了《难经》、《黄帝内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汤液经法》、《神农本草》、《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等几十本医学名著。

因张仲景聪慧过人,勤于钻研,又是张伯祖同族。因此,张伯祖一点不保守,悉心教导,耐心传授,有问必答。

张仲景的医术日见长进。

很快,张仲景在南阳一带崭露头角,小有名气。



“张仲景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仲景“学医术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工于治疗,尤精经方,遂大有时誉……。”



不久,张仲景拜别恩师,开始四处闯荡。结交当时名士,并采集各地治病药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9 13: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仲景成才之路3





张仲景并没有自我满足,他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当时临床的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必须及时革新。因此,但他成名以后,依旧好学不倦,只要得知某位医师医术高明,不惜长途跋涉,也要登门请教。



张仲景听说襄阳有名王姓外科医生治疗疮痈有绝招,人称"王神仙",他便背上行囊,前往拜师。恭敬的态度,恳切的言辞,令"王神仙"疑虑尽消,倾心教授。



张仲景也曾为弄清断肠草的毒性,细品毒草,几乎死去。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灵帝调集各地精兵,进剿黄巾军。各地豪强地主也纷纷起兵,配合官军镇压起义,其中著名的有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29岁)、孙坚、刘备(23岁)等。



张仲景第二次拜会何颙:



黄巾起义爆发后不久,四处闯荡的张仲景,来到京都洛阳,第二次拜会何颙。

此时的何颙已是监管首都两支军事力量之一的北军中侯。我们熟悉的曹操当时为西园新军典军校尉,袁绍为西园新军中军校尉。董卓为丞相。



何颙于是把张仲景留在身边,并且把他介绍给京城洛阳的上层名流,逢人便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医也”。

于是,张仲景的名声就在京城洛阳传播开来。这对张仲景十分有利,不仅结识了刘表(当时45岁左右)等上层名流。而且眼界大开,接触新思想后思维也开始活跃。并且接触到了以前很难见到的一些医学书籍,为他将来从事《伤寒杂病论》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公元189年,曹操只身献刀刺杀丞相董卓未遂,回家起兵加入关东联军讨伐董卓。

公元189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公元190年,董卓废少帝立献帝,强行将国都迁往长安,并要求何颙出任长史之职,而何颙十分讨厌董卓的独断专行,托病不出,因此被捕入狱,死于牢中。(张仲景当时约40岁)

此时刘表出任荆州刺史,总揽荆州军政大权。当时的南阳、襄阳、荆州、江夏、长沙、零陵等是刘表管辖的范围。



这样,张仲景在京城洛阳失去了靠山,于是他离开洛阳南下,回到南阳,并在襄阳、荆州一带行医。进入刘表管辖的范围。



刘表早就熟悉张仲景的医术及为人,张仲景既然来到荆州,刘表在欢迎的同时,就让张仲景进入他的幕僚集团。

不久,张仲景又被刘表察举为孝廉。






张仲景并没有自我满足,他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当时临床的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必须及时革新。因此,但他成名以后,依旧好学不倦,只要得知某位医师医术高明,不惜长途跋涉,也要登门请教。



张仲景听说襄阳有名王姓外科医生治疗疮痈有绝招,人称"王神仙",他便背上行囊,前往拜师。恭敬的态度,恳切的言辞,令"王神仙"疑虑尽消,倾心教授。



张仲景也曾为弄清断肠草的毒性,细品毒草,几乎死去。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灵帝调集各地精兵,进剿黄巾军。各地豪强地主也纷纷起兵,配合官军镇压起义,其中著名的有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29岁)、孙坚、刘备(23岁)等。



张仲景第二次拜会何颙:



黄巾起义爆发后不久,四处闯荡的张仲景,来到京都洛阳,第二次拜会何颙。

此时的何颙已是监管首都两支军事力量之一的北军中侯。我们熟悉的曹操当时为西园新军典军校尉,袁绍为西园新军中军校尉。董卓为丞相。



何颙于是把张仲景留在身边,并且把他介绍给京城洛阳的上层名流,逢人便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医也”。

于是,张仲景的名声就在京城洛阳传播开来。这对张仲景十分有利,不仅结识了刘表(当时45岁左右)等上层名流。而且眼界大开,接触新思想后思维也开始活跃。并且接触到了以前很难见到的一些医学书籍,为他将来从事《伤寒杂病论》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公元189年,曹操只身献刀刺杀丞相董卓未遂,回家起兵加入关东联军讨伐董卓。

公元189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公元190年,董卓废少帝立献帝,强行将国都迁往长安,并要求何颙出任长史之职,而何颙十分讨厌董卓的独断专行,托病不出,因此被捕入狱,死于牢中。(张仲景当时约40岁)

此时刘表出任荆州刺史,总揽荆州军政大权。当时的南阳、襄阳、荆州、江夏、长沙、零陵等是刘表管辖的范围。



这样,张仲景在京城洛阳失去了靠山,于是他离开洛阳南下,回到南阳,并在襄阳、荆州一带行医。进入刘表管辖的范围。



刘表早就熟悉张仲景的医术及为人,张仲景既然来到荆州,刘表在欢迎的同时,就让张仲景进入他的幕僚集团。

不久,张仲景又被刘表察举为孝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9 13: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仲景成才之路4





公元192年,曹操任充洲牧,受降青州黄巾军30万,组成了曹家军的主力,开始了与军阀的兼并战争。

公元196年,曹操西迎汉帝,迁都许昌,执掌朝政。



公元197年左右,王仲宣避乱荆州,依附刺史刘表。

张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所言。王仲宣死于建安22年(公元217年)正月24日,时年41岁。



公元198年,曹操击败吕布,刘备占领徐州,命关羽守下邳。

公元198年,长沙太守张羡率零陵、桂阳三郡背叛刘表,刘表派兵收复。

由于经过两年的战争,长沙等地一片荒凉,刘表委派张仲景出任长沙太守,希望他用仁慈之心来抚慰被战火围困多年的长沙人民,早日恢复生产。



公元200年,刘备被曹操击败,关羽降汉不降曹。



此时,五十岁左右的张仲景赴长沙上任,他上任后一方面积极推行仁政,安抚民众,鼓励耕种,不到两年时间,把长沙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

另一方面,张仲景时刻没有忘记救治百姓的疾苦。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即停办公事,大开衙门,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就在大堂上置案诊病,称为"坐堂",

故至今仍称药堂应诊之医生为“坐堂先生”。至今仍有药店称"堂",如同仁堂、长春堂、胡庆余堂等。

后世尊称仲景为张长沙,其方为长沙方,亦源于太守之说。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



张仲景所想的是百姓疾病,并不热衷仕途。当时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封建割据势力不断争斗,硝烟弥漫中原大地,处处是民不聊生,老百姓极端困苦。

目睹这一切,张仲景对以官救民彻底失去信心,于是他从长沙告老还乡而去。



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

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病。






公元192年,曹操任充洲牧,受降青州黄巾军30万,组成了曹家军的主力,开始了与军阀的兼并战争。

公元196年,曹操西迎汉帝,迁都许昌,执掌朝政。



公元197年左右,王仲宣避乱荆州,依附刺史刘表。

张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所言。王仲宣死于建安22年(公元217年)正月24日,时年41岁。



公元198年,曹操击败吕布,刘备占领徐州,命关羽守下邳。

公元198年,长沙太守张羡率零陵、桂阳三郡背叛刘表,刘表派兵收复。

由于经过两年的战争,长沙等地一片荒凉,刘表委派张仲景出任长沙太守,希望他用仁慈之心来抚慰被战火围困多年的长沙人民,早日恢复生产。



公元200年,刘备被曹操击败,关羽降汉不降曹。



此时,五十岁左右的张仲景赴长沙上任,他上任后一方面积极推行仁政,安抚民众,鼓励耕种,不到两年时间,把长沙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

另一方面,张仲景时刻没有忘记救治百姓的疾苦。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即停办公事,大开衙门,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就在大堂上置案诊病,称为"坐堂",

故至今仍称药堂应诊之医生为“坐堂先生”。至今仍有药店称"堂",如同仁堂、长春堂、胡庆余堂等。

后世尊称仲景为张长沙,其方为长沙方,亦源于太守之说。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



张仲景所想的是百姓疾病,并不热衷仕途。当时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封建割据势力不断争斗,硝烟弥漫中原大地,处处是民不聊生,老百姓极端困苦。

目睹这一切,张仲景对以官救民彻底失去信心,于是他从长沙告老还乡而去。



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

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9 13: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仲景成才之路5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公元204-219年,十多年期间,张仲景深入民间,不辞劳苦,用高超的医术,挽救了无数濒临死亡的病人。

这一期间,208年九月,曹操南下,占领荆洲,十一月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会战。

这一期间,208年,华佗被曹操杀害。(华佗也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民间医生,今安徽亳州人。他的足迹遍及今天的江苏、山东、河南、安徽部分地区。他精通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和针灸科,尤其擅长外科,后世奉他为外科的鼻祖。华佗为关羽刮骨,只是一个演义故事。)

这一期间,210年,东吴大都督周瑜起兵取西川,中途箭伤发作去世。

这一期间,张仲景收了两个徒弟:杜度与卫泛。

这一期间,张仲景完成了不朽的医著《伤寒杂病论》。



219年,张仲景去世,享年七十岁。

219年,关羽中毒箭。同年11月,关羽在襄阳被杀。终年59岁。



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继任魏王之位,其后废汉献帝,建立了魏国。

221年,刘备以“汉室宗亲”之名在成都称帝,立国号为“汉”,史称“蜀汉”,蜀国政权正式建立。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公元204-219年,十多年期间,张仲景深入民间,不辞劳苦,用高超的医术,挽救了无数濒临死亡的病人。

这一期间,208年九月,曹操南下,占领荆洲,十一月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会战。

这一期间,208年,华佗被曹操杀害。(华佗也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民间医生,今安徽亳州人。他的足迹遍及今天的江苏、山东、河南、安徽部分地区。他精通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和针灸科,尤其擅长外科,后世奉他为外科的鼻祖。华佗为关羽刮骨,只是一个演义故事。)

这一期间,210年,东吴大都督周瑜起兵取西川,中途箭伤发作去世。

这一期间,张仲景收了两个徒弟:杜度与卫泛。

这一期间,张仲景完成了不朽的医著《伤寒杂病论》。



219年,张仲景去世,享年七十岁。

219年,关羽中毒箭。同年11月,关羽在襄阳被杀。终年59岁。



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继任魏王之位,其后废汉献帝,建立了魏国。

221年,刘备以“汉室宗亲”之名在成都称帝,立国号为“汉”,史称“蜀汉”,蜀国政权正式建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4-12-22 12:09 , Processed in 0.0746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