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5|回复: 0

正确看待乙肝的传播途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6 02: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中国有1.3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也就是说10个人有一个是乙肝携带者。所以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必要了解乙肝的基本知识。那么乙肝的传染性如何呢?  乙肝病毒存在于乙肝携带者的各个部位。他们的血液,唾液,乳汁,泪,精液,月经,阴道分泌物,尿,汗等体液都带有乙肝病毒,所使用过的物体都或多或少的有乙肝病毒。而我国有1.3亿这样的病毒仓库,也就是说乙肝病毒无处不在。你在餐馆吃饭的碗,公交车的扶手,座位,钞票,甚至呼吸的空气里等都或多或少的乙肝病毒。而乙肝病毒的抵抗力很强,能耐受60摄氏度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消毒液,煮沸10分钟、65摄氏度10小时或高压蒸气消毒液可以灭活。在血清中30-32摄氏度可保存6个月,零下20摄氏度中可保存15年。  那么如何尽量避免被传染?  首先乙肝病毒的传播离不开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strong>一、传染源:</strong>  每个乙肝携带者都是一个乙肝病毒仓库,乙肝携带者的传染性强弱和血液里的完整成熟的病毒含量成正比。血液里的乙肝病毒越多,那么他的其它体液里的病毒也会越多。  <strong>二、传播途径</strong>  1、血液传播  输血,血液传播是一个非常强的传播途径,因为乙肝携带者的血液里的病毒浓度很高,即使有抗体的人一旦输入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也极有可能感染上乙肝病毒。此传播途径极危险!  2、医源性传播  包括被污染的医疗器械,血液...像一些消毒不严格的牙医诊所牙钻,内窥镜,污染的针,针灸的针.....都会成为传播乙肝的重要途径。此传播途径较危险!  3、性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把乙肝定为性传播疾病,但在我国的主要传播途径不是此途径。此途径的传播能力较强。(有相关调查证明,夫妻间传染不是很多。)有抗体的人不必担心。  4、母婴垂直传播,婴幼儿时期的传播  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没有完全形成,一旦感染乙肝就无法清除,几乎必然慢性化。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宫内传染的可能性&lt;5%。我国95%的慢性乙肝携带者都是在婴幼儿和儿童时期感染的。  5、日常接触传播  乙肝病毒经过消化道可以被分解成氨基酸。但是多数人的胃和口腔有不同程度的溃疡和破损,通过皮肤等途径传播的病毒量很少,此途径传播乙肝病毒的量很少,感染后发病,慢性化的可能性低。  6、有蚊虫叮咬等传播。  蚊子叮咬所传播的病毒的量有限,传播的病毒的量很少,可以忽略。  7、其它途径  除了以上的途径的其它途径所能传播的完整的有活性的乙肝病毒的量极其有限。  <strong>三、易感人群</strong>:  把人群按照年龄分为婴幼儿、成人。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没有完全形成,一旦感染乙肝病毒无法清除,多数都会慢性化。成人感染乙肝多数都会无症状自愈并产生抗体,并且此类人群对乙肝终生免疫。有少部分会急性发作,然后自愈并产生抗体。只有6%左右的成人由于免疫系统缺陷会慢性化。我国多数人都是前二者。把人群按照有无抗体和产生抗体的原因来分,分为无抗体、疫苗产生抗体,自然抗体。  1、无抗体的人群是很容易被感染,一旦感染6%左右会慢性化,  2、疫苗产生的抗体每隔3年需要补一加强针。  3、自然抗体的人终生对乙肝免疫,保护性也更强。  从以上可以看出乙肝的传染源很多,传播途径也比较多(但不属于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疾病)。易感人群主要是没有抗体的儿童和没有抗体的成年人。而很多乙肝携带者都不知道自己是乙肝携带者。这增加了乙肝的危险程度。  感染到乙肝病毒会如何呢?  前面已经说了,感染乙肝病毒会发生三种结果:  1.无明显症状,产生抗体  2.急性发作,自愈,产生抗体  3.无论发作与否,最终慢性化  那么感染乙肝病毒的结果和两个因素有关:  一是感染完整的,成熟的病毒的量。  二是易感人群的免疫能力。  <strong>乙肝的预防</strong>:  传染病的预防要通过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入手。所以预防乙肝就得从这两个方面来考虑。</p><p>    (1)注射疫苗产生抗体。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能力。(有了抗体,就可以得到最有效和最大限度的保护,输血以外的其它途径不用担心了。)注射疫苗也是最有效的预防乙肝的唯一途径!  (2)避免输入带有高浓度hbv的血液,这种情况是乙肝传播最强的途径,几乎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发病。</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5-4-20 20:01 , Processed in 0.0772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