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7|回复: 2

《皇汉医学》丛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9 13: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皇汉医学》丛书是一套日本中医药学者的著作丛书,于1936年由香港陈存仁先生编撰刊行,共72种,分为13类。计总类8种,包括《内》、《难》等医经注释及考证、传略、目录等著作;内科学19种,主要为《伤寒》、《金匮》、《温病》等典籍文献的研究注解;外科学1种;女科学3种;儿科学3种;眼科学1种;花柳科学(性传播疾病)1种;针灸学4种;治疗学1种;诊断学1种;方剂学10种,包括名方、验方、家藏方、方剂词典、古方分量考等内容;医案医话类11种;药物学7种;论文集1种。

  从公元6世纪起,在这漫长的医学发展中,中国医学随着文化输出传至日本,日本的医学家们对中国医学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到明治维新时期,长达一千二百多年,日本医学在系统学习和吸收中医学体系与方法中,不惜花极大的精力去研究揣摩,使其学术水平达到很高境界。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临床应用方面,都展现出了极为深厚的功底和高深的造诣,使得中国医学在日本获得了极大的成就。并在医学思想与方法上直追中国历代医家,保持了与中国医学的一致性。体现在文献方面,《皇汉医学丛书》所收集的著作应当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皇汉医学丛书》是日本古方派的代表性著作。在这72种书中,很多著作是学术界耳熟能详的,即便在我国中医学术界,它们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如丹波元简、丹波元坚的《素问识》、《素问绍识》,对《黄帝内经素问》的注释与考证很有独到之处,为医经学家们所青睐;丹波元胤的《医籍考》至今仍是中医文献的主要参考工具书之一;他们父子的《伤寒论辑义》、《伤寒论述义》、《金匮玉函要略辑义》、《金匮玉函要略述义》、《伤寒广要》,山田宗俊的《伤寒论集成》等,在仲景学说研究中,一直是重要的参考文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吉益为则等的《药征》、《药征续编》论述了中药的临床应用体会,既反映了日本医学家们对中药的深入钻研,也对中国本草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长尾藻城等的《先哲医话集》、《藤氏医谈》、《医断》、《医余》、《丛桂偶记》等医论医话类著作,又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日本医家对中国医学的深入理解。在其他很多医学领域中,如温病、产科、儿科、针灸、方剂、医案等,都拥有很多较高学术造诣的专著。然而,由于这一套丛书卷帙浩繁,成套刊行至为不易,除1936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初刊后,直至1993年才再经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重刊。因而,全套丛书市面很少,读者要一睹丛书全貌极为艰难。虽然其中一部分著作曾经单本刊行,并为学术界所推重,但对于了解和认识日本在漫长历史时期古方派的发展,及其学术风格和特点,显然还不足以窥及全豹。

  对于一衣带水的邻邦,历史上我国医学在那里生根发芽,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海外学术支派,并且一直影响着现代日本的汉方医学,而我们究竟对那里的学术成就知道多少,又何从了解?漫长历史时期的学术发展,对我国中医学术产生过什么样的促进作用,至今还有那些学术成就值得我们借鉴?虽然中国医学在日本的发展已经改名为汉方医学,但其医学体系和内核仍然和我国中医学保持高度一致,其学术成就和临证经验也与中医学毫无二致。在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掘前辈们的学术经验时,日本的前贤同样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榜样,何况他们确实在中医学术上有着踏踏实实的学问,他们的很多著作也曾经获得过我国中医学界的很高评价。《皇汉医学》丛书不仅给我们提供一条了解日本主流医学的途径,也能为我们学好中医、运用好中医的理法方药提供一批海外中医的重要参考文献。


  从公元6世纪起,在这漫长的医学发展中,中国医学随着文化输出传至日本,日本的医学家们对中国医学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到明治维新时期,长达一千二百多年,日本医学在系统学习和吸收中医学体系与方法中,不惜花极大的精力去研究揣摩,使其学术水平达到很高境界。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临床应用方面,都展现出了极为深厚的功底和高深的造诣,使得中国医学在日本获得了极大的成就。并在医学思想与方法上直追中国历代医家,保持了与中国医学的一致性。体现在文献方面,《皇汉医学丛书》所收集的著作应当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皇汉医学丛书》是日本古方派的代表性著作。在这72种书中,很多著作是学术界耳熟能详的,即便在我国中医学术界,它们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如丹波元简、丹波元坚的《素问识》、《素问绍识》,对《黄帝内经素问》的注释与考证很有独到之处,为医经学家们所青睐;丹波元胤的《医籍考》至今仍是中医文献的主要参考工具书之一;他们父子的《伤寒论辑义》、《伤寒论述义》、《金匮玉函要略辑义》、《金匮玉函要略述义》、《伤寒广要》,山田宗俊的《伤寒论集成》等,在仲景学说研究中,一直是重要的参考文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吉益为则等的《药征》、《药征续编》论述了中药的临床应用体会,既反映了日本医学家们对中药的深入钻研,也对中国本草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长尾藻城等的《先哲医话集》、《藤氏医谈》、《医断》、《医余》、《丛桂偶记》等医论医话类著作,又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日本医家对中国医学的深入理解。在其他很多医学领域中,如温病、产科、儿科、针灸、方剂、医案等,都拥有很多较高学术造诣的专著。然而,由于这一套丛书卷帙浩繁,成套刊行至为不易,除1936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初刊后,直至1993年才再经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重刊。因而,全套丛书市面很少,读者要一睹丛书全貌极为艰难。虽然其中一部分著作曾经单本刊行,并为学术界所推重,但对于了解和认识日本在漫长历史时期古方派的发展,及其学术风格和特点,显然还不足以窥及全豹。

  对于一衣带水的邻邦,历史上我国医学在那里生根发芽,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海外学术支派,并且一直影响着现代日本的汉方医学,而我们究竟对那里的学术成就知道多少,又何从了解?漫长历史时期的学术发展,对我国中医学术产生过什么样的促进作用,至今还有那些学术成就值得我们借鉴?虽然中国医学在日本的发展已经改名为汉方医学,但其医学体系和内核仍然和我国中医学保持高度一致,其学术成就和临证经验也与中医学毫无二致。在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掘前辈们的学术经验时,日本的前贤同样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榜样,何况他们确实在中医学术上有着踏踏实实的学问,他们的很多著作也曾经获得过我国中医学界的很高评价。《皇汉医学》丛书不仅给我们提供一条了解日本主流医学的途径,也能为我们学好中医、运用好中医的理法方药提供一批海外中医的重要参考文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9 13: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公元6世纪起,在这漫长的医学发展中,中国医学随着文化输出传至日本,日本的医学家们对中国医学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到明治维新时期,长达一千二百多年,日本医学在系统学习和吸收中医学体系与方法中,不惜花极大的精力去研究揣摩,使其学术水平达到很高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9 13: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把自己发的帖子摘一段来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4-12-23 04:02 , Processed in 0.0575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