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回复: 0

[分享]看了感觉有点怕怕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9 16: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截选自大众医学2005年第5期</P>

<P>链接:http://www.chinaeye.com/news/html/2005/6/16/1118909945015.shtml</P>

<P ><p></p> </P>

<P >执行/黄薏</P>

<P >专家支持</P>

<P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眼科</P>

<P >赵家良教授</P>

<P ><p> </p></P>

<P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P>

<P >褚仁远教授 周行涛副教授</P>

<P ><p> </p></P>

<P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P>

<P >周跃华教授</P>

<P ><p> </p></P>

<P >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P>

<P >王 铮教授</P>

<P ><p> </p></P>

<P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P>

<P >瞿 佳教授 王勤美教授</P>

<P ><p> </p></P>

<P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眼科</P>

<P >叶  纹 教授</P>

<P ><p> </p></P>

<P >    2004年12月6日《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眼科手术对国民医疗服务系统太危险》的文章,文中指出,鉴于一些患者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LASIK)治疗近视或远视后,近期出现视力下降、角膜强度减弱、感染、视网膜脱离等问题,其安全性令人担忧,英国政府医疗监管部门阻止在国家医疗服务系统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该文还指出,眼部激光手术的失败率约为10%,而不是大多数广告上所说的0.1%。英国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也认为,LASIK在英国不应作为临床常规使用,不应不做进一步研究、不经批准就将LASIK纳入英国国民保健体系。</P>

<P >该文被国内多家媒体转载后,有关“英国叫停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说法不胫而走,LASIK手术失败率高达10%的数据触目惊心,由此引发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到底安不安全”的疑问也让不少希望通过手术治疗近视的人无所适从。</P>

<P >   为了让读者能客观地看待所谓“英国叫停准分子激光手术”事件,更深入地了解准分子激光手术,以便更安全地接受手术,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本刊特邀国内眼科权威对英国事件、国内准分子激光手术发展现状及如何保证手术安全性等问题发表看法。</P>

<P >释疑篇</P>

<P >    目前,我国已有数百万人通过激光手术实现了摘掉眼镜、重获清晰视力的梦想。同时,也有更多的人正准备接受手术。“英国事件”一披露,对这些人而言,无疑是一大打击。那么,英国的说法到底科不科学?其他西方国家对其作何反应?激光手术的失败率到底有没有那么高?我们国内的情况怎么样?且听专家是怎么说的吧。</P>

<P ><p> </p></P>

<P >疑问一:失败率真有10%那么高吗?</P>

<P > </P>

<P >褚仁远、周行涛:正确看待“10%的失败率”</P>

<P > </P>

<P >如果激光手术后,正常的角膜组织发生病变,如角膜感染、穿孔等,则属于大家公认的并发症,其比例通常不到1%。分歧可能主要出在对“失败”的定义上,或是术前度数本身的限制所带来的“不成功”。大多数人都认为术后裸眼远视力达到1.0,就是手术完全成功。其实不然,裸眼视力固然重要,但视觉质量更重要。术后视觉质量不好的人,虽然视力达到了1.0,但有视物边缘模糊、夜视力下降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影响日常生活。有统计表明,准分子激光手术后视觉质量达不到戴眼镜水平的比例,在高度近视中通常要超过20%。英国有关手术失败率的统计,如果包括术后像差增加(绝大多数情况下激光手术术后像差是增大的)、视觉质量下降的问题,那么10%的失败率并不算高。</P>

<P ><p> </p></P>

<P >王铮:报道夸大了LASIK手术存在的问题</P>

<P > </P>

<P >    2004年,英国临床优化研究所应要求对LASIK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并于2004年12月15日发出《关于LASIK手术治疗屈光不正的指引》。在此文件正式发表之前,《星期日泰晤士报》于12月6日发表了一篇题为《眼科手术对国民医疗服务系统太危险》的文章,并被多家媒体转载,在英国及世界范围内引起震动。各国眼科医生、医疗机构及患者纷纷发表意见,绝大多数人认为英国媒体对此事的报道比较草率,夸大了LASIK手术存在的问题,其中许多评论和推测都是错误的。</P>

<P >英国一些眼科医生认为NICE所引用的文献过于陈旧,忽略了近年来LASIK手术的进步和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如波前引导手术。美国一个代表患者权益的非盈利机构“屈光手术质量保证委员会”也发表声明,对英国媒体关于LASIK手术失败率高达10%的报道表示质疑。该机构执行董事说,“我们是代表患者利益的组织,如果LASIK失败率真的那么高的话,我们会首先指出这一点。” 据统计,2004年美国约120万人接受了LASIK手术,而英国的手术量仅为10万。在美国,LASIK并发症的发生率约3%,其中需要手术处理的严重并发症在0.5%以下。近期的许多研究也显示,LASIK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在0.5%以下,甚至0.1%以下。</P>

<P ><p> </p></P>

<P >瞿佳、王勤美:失败率的说法欠科学</P>

<P > </P>

<P >    首先,应当搞清“失败率”的正确含义,失败率


<P>链接:http://www.chinaeye.com/news/html/2005/6/16/1118909945015.shtml</P>

<P ><p></p> </P>

<P >执行/黄薏</P>

<P >专家支持</P>

<P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眼科</P>

<P >赵家良教授</P>

<P ><p> </p></P>

<P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P>

<P >褚仁远教授 周行涛副教授</P>

<P ><p> </p></P>

<P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P>

<P >周跃华教授</P>

<P ><p> </p></P>

<P >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P>

<P >王 铮教授</P>

<P ><p> </p></P>

<P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P>

<P >瞿 佳教授 王勤美教授</P>

<P ><p> </p></P>

<P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眼科</P>

<P >叶  纹 教授</P>

<P ><p> </p></P>

<P >    2004年12月6日《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眼科手术对国民医疗服务系统太危险》的文章,文中指出,鉴于一些患者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LASIK)治疗近视或远视后,近期出现视力下降、角膜强度减弱、感染、视网膜脱离等问题,其安全性令人担忧,英国政府医疗监管部门阻止在国家医疗服务系统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该文还指出,眼部激光手术的失败率约为10%,而不是大多数广告上所说的0.1%。英国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也认为,LASIK在英国不应作为临床常规使用,不应不做进一步研究、不经批准就将LASIK纳入英国国民保健体系。</P>

<P >该文被国内多家媒体转载后,有关“英国叫停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说法不胫而走,LASIK手术失败率高达10%的数据触目惊心,由此引发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到底安不安全”的疑问也让不少希望通过手术治疗近视的人无所适从。</P>

<P >   为了让读者能客观地看待所谓“英国叫停准分子激光手术”事件,更深入地了解准分子激光手术,以便更安全地接受手术,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本刊特邀国内眼科权威对英国事件、国内准分子激光手术发展现状及如何保证手术安全性等问题发表看法。</P>

<P >释疑篇</P>

<P >    目前,我国已有数百万人通过激光手术实现了摘掉眼镜、重获清晰视力的梦想。同时,也有更多的人正准备接受手术。“英国事件”一披露,对这些人而言,无疑是一大打击。那么,英国的说法到底科不科学?其他西方国家对其作何反应?激光手术的失败率到底有没有那么高?我们国内的情况怎么样?且听专家是怎么说的吧。</P>

<P ><p> </p></P>

<P >疑问一:失败率真有10%那么高吗?</P>

<P > </P>

<P >褚仁远、周行涛:正确看待“10%的失败率”</P>

<P > </P>

<P >如果激光手术后,正常的角膜组织发生病变,如角膜感染、穿孔等,则属于大家公认的并发症,其比例通常不到1%。分歧可能主要出在对“失败”的定义上,或是术前度数本身的限制所带来的“不成功”。大多数人都认为术后裸眼远视力达到1.0,就是手术完全成功。其实不然,裸眼视力固然重要,但视觉质量更重要。术后视觉质量不好的人,虽然视力达到了1.0,但有视物边缘模糊、夜视力下降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影响日常生活。有统计表明,准分子激光手术后视觉质量达不到戴眼镜水平的比例,在高度近视中通常要超过20%。英国有关手术失败率的统计,如果包括术后像差增加(绝大多数情况下激光手术术后像差是增大的)、视觉质量下降的问题,那么10%的失败率并不算高。</P>

<P ><p> </p></P>

<P >王铮:报道夸大了LASIK手术存在的问题</P>

<P > </P>

<P >    2004年,英国临床优化研究所应要求对LASIK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并于2004年12月15日发出《关于LASIK手术治疗屈光不正的指引》。在此文件正式发表之前,《星期日泰晤士报》于12月6日发表了一篇题为《眼科手术对国民医疗服务系统太危险》的文章,并被多家媒体转载,在英国及世界范围内引起震动。各国眼科医生、医疗机构及患者纷纷发表意见,绝大多数人认为英国媒体对此事的报道比较草率,夸大了LASIK手术存在的问题,其中许多评论和推测都是错误的。</P>

<P >英国一些眼科医生认为NICE所引用的文献过于陈旧,忽略了近年来LASIK手术的进步和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如波前引导手术。美国一个代表患者权益的非盈利机构“屈光手术质量保证委员会”也发表声明,对英国媒体关于LASIK手术失败率高达10%的报道表示质疑。该机构执行董事说,“我们是代表患者利益的组织,如果LASIK失败率真的那么高的话,我们会首先指出这一点。” 据统计,2004年美国约120万人接受了LASIK手术,而英国的手术量仅为10万。在美国,LASIK并发症的发生率约3%,其中需要手术处理的严重并发症在0.5%以下。近期的许多研究也显示,LASIK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在0.5%以下,甚至0.1%以下。</P>

<P ><p> </p></P>

<P >瞿佳、王勤美:失败率的说法欠科学</P>

<P > </P>

<P >    首先,应当搞清“失败率”的正确含义,失败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5-7-12 21:46 , Processed in 0.0718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