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0|回复: 0

对付乙肝 中医3招出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9 13: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付乙肝 中医3招出击

  中医治乙肝,主要是从湿、郁、虚三个方面着手。  湿 中医认为,乙肝病毒属于一种“湿热疫毒”的邪气。临床研究也发现,湿热阻滞是慢性乙型肝炎最主要的中医临床证型。溪黄草、菌陈蒿等众所周知能治疗乙肝的中草药,就是针对湿热的。中医还认为,湿性黏腻,缠绵难去,因而容易造成病程延长,形成慢性病。所以说湿邪不去,肝炎是无法痊愈的。虽然如此,但不是每个肝炎病人都要用溪黄草、菌陈蒿祛湿的。

  湿邪一般分为温热和湿浊两种。

  湿热 这类患者比较多,表现为口干、口苦,喜欢喝冷水,吃了煎炸的东西容易上火,小便比较黄,舌苔黄、厚、腻。这类患者在治疗方面一般选用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为主方,再酌情加减药物治疗。中成药方面,可选用龙胆泻肝丸、溪黄草冲剂、双虎清肝颗粒、乙肝清热解毒颗粒等,食疗方面,可用溪黄草、茵陈蒿、板蓝根、田基黄、鸡骨草、巾渣叶等清热利湿的中药煲汤,或煮水代茶喝。

  这类患者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①不能过早使用滋补药品。湿热的祛除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有些慢性肝炎的患者,连续用了3个月的药,舌苔才退干净。如果没把湿热祛除干净,就过早使用补品,不仅不能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反而会使湿热的情况加重。②要定欺到医院复诊。清热怯湿的药物相对比较苦寒,有损伤脾胃的可能,因此患者服用一段时间后,应该找医生看舌查脉,了解湿热是否已经祛除干净。如果是,就不要再继续服用那些药物,以免损伤人体的正气。

  湿浊 这类患者相对少。他们与湿热患者的区别是,舌苔虽然厚腻但不黄;也有口干口苦,但却不喜欢喝水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是,他们有明显的身体困重感,每天都觉得很累,好像背着很重的东西。湿浊患者,胃口一般都比较差,严重者还有口中发黏的感觉,大便也是偏烂的。活疗方面,可选用胃苓汤、藿朴夏苓汤等。中成药方面,可用利湿散、健脾祛湿冲刺等。作为饮食调理,最值一提的就是士茯苓煲龟,它有祛湿清浊的作用。当然,经济条件不好的,可以用薏米、茯苓等来褒汤或褒糖水,效果也是小错的。

  湿浊患者千万不能用治疗湿热的药物,否则会损伤脾胃,使湿浊更难祛除。

  郁 郁就是肝气郁结,也就是平时所讲的不开心。如果说不开心会得肝炎,大家肯定会说没道理。没错,不开心是不会得肝炎的,但得了肝炎肯定会不开心。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为风木之脏,其性刚暴,喜条达而恶抑郁。”所以,肝炎病毒侵犯肝脏,首先会抑制肝气的疏泄,这就是肝炎患者不开心的病理基础。

  临床上常有一些患者,他们的各项检查都在正常范围内,但总觉得有些不舒服,比如觉得很累,没有食欲,或者肝区有顶胀的感觉等等。这些表现虽然各有特点,但有一个共同点——对病情的担心。另一个特点就是,不适的症状跟心情有关,如果有别的事情在做,患者一般没有不适的感觉,静下来的时候,不适的感觉就突然很明显。这类患者的冶疗其实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对于这种状态的认识和自我调控。柴胡疏肝散对肝气郁结有比较好的作用;如果爱发脾气,可以用丹栀逍遥散;胃口不好的,就用逍遥散。此类患者,饮食调理的作用不大,关键还是要解决如何客观看待乙肝治疗的问题。

  虚 一般说来,虚证多见于久病、得不到很好治疗的患者;也有一部分是先天不足引起的。慢性乙肝炎患者的虚是比较特殊的。它的虚,一个来源于“天灾”,一个来源于“人祸”。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肝病会损伤脾胃功能,而脾胃功能不好,营养吸收不良,反过来自然就会影响肝脏。土壤贫瘠,树木当然无法生长繁茂,这就是所谓的“天灾”。而所谓的“人涡”,是指过量使用清热利湿的药物。因此,肝病的虚证治疗首先要避免“人祸”,然后处理“天灾”。

  “天灾”是土壤不好,那就给土壤“增肥”——补益脾胃。脾胃虚弱的患者常表现为没有胃口、精神疲倦。他们跟湿浊患者的临床表现有点相似,但脾虚患者的主要感觉是虚弱,没有困重。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这类患者的舌苔一般都不厚腻。治疗方面,四君子汤或香砂六君于汤是比较好的选择。中成药方面,香砂六君子丸、补中益气丸也是不错的。平时用党参、黄芪、白术、大枣等药物煲汤或煮粥,也可以起到饮食调理的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是相当复杂的,前面我们所讲的,都是针对疾病的早期和中期进行的简单分型处理。对于已经出现肝硬化或其他并发症等复杂情况的患者,还是应该到医院诊治更为合适。


  中医治乙肝,主要是从湿、郁、虚三个方面着手。  湿 中医认为,乙肝病毒属于一种“湿热疫毒”的邪气。临床研究也发现,湿热阻滞是慢性乙型肝炎最主要的中医临床证型。溪黄草、菌陈蒿等众所周知能治疗乙肝的中草药,就是针对湿热的。中医还认为,湿性黏腻,缠绵难去,因而容易造成病程延长,形成慢性病。所以说湿邪不去,肝炎是无法痊愈的。虽然如此,但不是每个肝炎病人都要用溪黄草、菌陈蒿祛湿的。

  湿邪一般分为温热和湿浊两种。

  湿热 这类患者比较多,表现为口干、口苦,喜欢喝冷水,吃了煎炸的东西容易上火,小便比较黄,舌苔黄、厚、腻。这类患者在治疗方面一般选用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为主方,再酌情加减药物治疗。中成药方面,可选用龙胆泻肝丸、溪黄草冲剂、双虎清肝颗粒、乙肝清热解毒颗粒等,食疗方面,可用溪黄草、茵陈蒿、板蓝根、田基黄、鸡骨草、巾渣叶等清热利湿的中药煲汤,或煮水代茶喝。

  这类患者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①不能过早使用滋补药品。湿热的祛除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有些慢性肝炎的患者,连续用了3个月的药,舌苔才退干净。如果没把湿热祛除干净,就过早使用补品,不仅不能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反而会使湿热的情况加重。②要定欺到医院复诊。清热怯湿的药物相对比较苦寒,有损伤脾胃的可能,因此患者服用一段时间后,应该找医生看舌查脉,了解湿热是否已经祛除干净。如果是,就不要再继续服用那些药物,以免损伤人体的正气。

  湿浊 这类患者相对少。他们与湿热患者的区别是,舌苔虽然厚腻但不黄;也有口干口苦,但却不喜欢喝水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是,他们有明显的身体困重感,每天都觉得很累,好像背着很重的东西。湿浊患者,胃口一般都比较差,严重者还有口中发黏的感觉,大便也是偏烂的。活疗方面,可选用胃苓汤、藿朴夏苓汤等。中成药方面,可用利湿散、健脾祛湿冲刺等。作为饮食调理,最值一提的就是士茯苓煲龟,它有祛湿清浊的作用。当然,经济条件不好的,可以用薏米、茯苓等来褒汤或褒糖水,效果也是小错的。

  湿浊患者千万不能用治疗湿热的药物,否则会损伤脾胃,使湿浊更难祛除。

  郁 郁就是肝气郁结,也就是平时所讲的不开心。如果说不开心会得肝炎,大家肯定会说没道理。没错,不开心是不会得肝炎的,但得了肝炎肯定会不开心。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为风木之脏,其性刚暴,喜条达而恶抑郁。”所以,肝炎病毒侵犯肝脏,首先会抑制肝气的疏泄,这就是肝炎患者不开心的病理基础。

  临床上常有一些患者,他们的各项检查都在正常范围内,但总觉得有些不舒服,比如觉得很累,没有食欲,或者肝区有顶胀的感觉等等。这些表现虽然各有特点,但有一个共同点——对病情的担心。另一个特点就是,不适的症状跟心情有关,如果有别的事情在做,患者一般没有不适的感觉,静下来的时候,不适的感觉就突然很明显。这类患者的冶疗其实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对于这种状态的认识和自我调控。柴胡疏肝散对肝气郁结有比较好的作用;如果爱发脾气,可以用丹栀逍遥散;胃口不好的,就用逍遥散。此类患者,饮食调理的作用不大,关键还是要解决如何客观看待乙肝治疗的问题。

  虚 一般说来,虚证多见于久病、得不到很好治疗的患者;也有一部分是先天不足引起的。慢性乙肝炎患者的虚是比较特殊的。它的虚,一个来源于“天灾”,一个来源于“人祸”。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肝病会损伤脾胃功能,而脾胃功能不好,营养吸收不良,反过来自然就会影响肝脏。土壤贫瘠,树木当然无法生长繁茂,这就是所谓的“天灾”。而所谓的“人涡”,是指过量使用清热利湿的药物。因此,肝病的虚证治疗首先要避免“人祸”,然后处理“天灾”。

  “天灾”是土壤不好,那就给土壤“增肥”——补益脾胃。脾胃虚弱的患者常表现为没有胃口、精神疲倦。他们跟湿浊患者的临床表现有点相似,但脾虚患者的主要感觉是虚弱,没有困重。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这类患者的舌苔一般都不厚腻。治疗方面,四君子汤或香砂六君于汤是比较好的选择。中成药方面,香砂六君子丸、补中益气丸也是不错的。平时用党参、黄芪、白术、大枣等药物煲汤或煮粥,也可以起到饮食调理的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是相当复杂的,前面我们所讲的,都是针对疾病的早期和中期进行的简单分型处理。对于已经出现肝硬化或其他并发症等复杂情况的患者,还是应该到医院诊治更为合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4-12-22 21:25 , Processed in 0.0597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