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回复: 0

整形前,一定要问的10个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9 2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left> 何处可以找到好的整形医师?如果你正考虑整形,有10个问题你一定要问清楚。</P>

<P>   整形手术不再是名人的专利。任何一个人只要鼓起勇气,就能透过整形手术,挽回无情流逝的青春。

</P>

<P> 虽然可能只是在眼皮上划一刀,并不是心脏手术,然而手术毕竟还是手术,你还是必须知道手术的所有的好处和风险。</P>

<P> 况且整形是一个利之所趋的行业,许多非整形外科专科医师也在帮病人整形,你非要更小心不可。</P>

<P> 当然你也必须衡量自己的经济、健康、心理状况,好决定是否要接受整形手术。</P>

<P>第一阶段:心理建设</P>

<P> 首先,问问自己:</P>

<P>■身体健康吗?</P>

<P> 在某些身体状况下,必须排除进行整形手术。如心脏病、高血压,或是对麻醉过敏、有凝血性问题,便不适合做整形手术,马偕医院整型外科主任萧弘道表示。</P>

<P>■你的期望是什么?能接受不完美的成果吗?</P>

<P> 你必须诚实问自己:「你为什么要动手术?」然后和医生讨论目前在医学上能不能做到,寻求一个合理的期待。</P>

<P> 而且你必须事先知道的是,「割双眼皮两眼不可能完全一致、隆鼻鼻子不可能完全直、隆乳不可能摸不出来,」中华医院院长潘扶适坦承。</P>

<P> 没有人愿意手术失败,但万一失败了,也要有处理后果的心理准备。</P>

<P>■你的时间能配合吗?</P>

<P> 任何一个简单的整形手术都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的复原时间,所以你如果想要整形,必须在一个长假之前,搜集好信息、选好医院、医生,长假之初便去手术。</P>

<P> 如果接下来有出国计划,更不要忘了去重新拍照、换护照,萧弘道医师已经遇到太多病人被挡在海关前的经验。</P>

<P> 当身体、心理已准备妥当后,你必须得到充分信息后,才做决定。</P>

<P>第二阶段:收集信息</P>

<P> 接下来,你应该透过各种管道,收集信息。</P>

<P> 整形医生的网站、广告很多,他们可信吗?「会打广告的医生,有一半都不是整形外科的专科医师,」一位整形专科医生透露。</P>

<P> 一位上班族就发现,她家楼下看伤风感冒的医生,居然搬到闹区就帮人整形,也在公交车与报章杂志上大打广告。</P>

<P> 而且广告内容医生可以任意注明他的资历、训练背景,根本不需经过政府单位或刊登媒体的查证。所以在看整形医生的广告时,除了炫目于「整形前、整形后」的效果,别忘了仔细看这位医生是不是「整形外科医学会」或「美容外科医学会」的会员。</P>

<P> 如果上面写的是「美国乳房外科」、「国际美容医学会」会员之类仿真两可的文字,可能就有问题,马偕医院整形外科主任萧弘道指出。</P>

<P> 也要注意,常接受媒体采访或报导的医生,也不见得是合格或有实力的医生,很可能只是这位医生比较懂得媒体的节奏,懂得媒体的需要而已。也有人会采取「实证」,看到朋友整形的效果不错,过程也受到不错的照顾,就会去看同一个医生。</P>

<P> 但不少的医生都提醒,这样的医生的确可以列入你的医生名单内,但也要先知道,每个人都是不相同的,朋友做得好,不代表你也能做得好。</P>

<P> 如果你有认识医院的员工,似乎是一个不错的信息来源。医院的员工大多都会知道医生的实力与人品。</P>

<P>第三阶段:初诊</P>

<P> 看来,可供判断的信息并不多,你只好依赖自己的判断,不要忽视珍贵的初诊机会。</P>

<P> 因为只要是手术,都要第二意见(second opinion),建议你,去两家以上的医院,观察以下几点,可以帮助你判断这位医生是不是负责的医生。</P>

<P>有没有整形外科医学会或美容外科医学会的证书?

 看看候诊室墙上是否挂有整形外科医学会或美容外科医学会的证书,如果没有,可以直接问医生,如果医生说那不重要,或回答得吞吞吐吐,你可要小心了。 </P>

<P>候诊室有没有提供相关信息?

 一个公益取向的医生会注重病人教育,在候诊室应该会提供相关的信息,但一个私利取向的医生会在候诊室卖相关产品。 </P>

<P>你想买白菜、医生却推销萝卜?

 如果你想割双眼皮,医生看看你的脸却说,「要不要顺便做雷射,我算你7折,」你也要小心,一个负责的医生应该不会趁机牟利。 </P>

<P>他对其它复诊的病人态度如何?

 消基会董事罗莹雪律师建议,也可以观察医生、护士对复诊的病人态度如何,会不会收钱前后的态度不一。 </P>

<P>要求医生解释这个手术有哪些风险?

 要求医师详细解释你想做的手术的风险性,如果医生把手术形容得像修指甲一样简单,便大有问题。 </P>

<P>像这样的手术,他做过多少例?

 你总不希望你是医生的白老鼠。举一个实例,虞小姐接受小耳症整形手术之前,医生说「放心好了,这种手术我做过很多,只失败过两例,」不幸的是,虞小姐的手术也失败,事后医生坦承,虞小姐是他做过的小耳症手术第三例。 </P>

<P>他一天开几个刀?

 你只有唯一的一张脸,总不希望医生累得要命,才进来开你的刀。 </P>

<P>他有几个助手?

 如果医生只有一个人,然后在自己的办公室开刀(这种情形其实不少),你可能要有点担心。 </P>

<P>他怎么去形容手术的成果?

 一个负责的医生会就事实说明。如「透过这个


<P>   整形手术不再是名人的专利。任何一个人只要鼓起勇气,就能透过整形手术,挽回无情流逝的青春。

</P>

<P> 虽然可能只是在眼皮上划一刀,并不是心脏手术,然而手术毕竟还是手术,你还是必须知道手术的所有的好处和风险。</P>

<P> 况且整形是一个利之所趋的行业,许多非整形外科专科医师也在帮病人整形,你非要更小心不可。</P>

<P> 当然你也必须衡量自己的经济、健康、心理状况,好决定是否要接受整形手术。</P>

<P>第一阶段:心理建设</P>

<P> 首先,问问自己:</P>

<P>■身体健康吗?</P>

<P> 在某些身体状况下,必须排除进行整形手术。如心脏病、高血压,或是对麻醉过敏、有凝血性问题,便不适合做整形手术,马偕医院整型外科主任萧弘道表示。</P>

<P>■你的期望是什么?能接受不完美的成果吗?</P>

<P> 你必须诚实问自己:「你为什么要动手术?」然后和医生讨论目前在医学上能不能做到,寻求一个合理的期待。</P>

<P> 而且你必须事先知道的是,「割双眼皮两眼不可能完全一致、隆鼻鼻子不可能完全直、隆乳不可能摸不出来,」中华医院院长潘扶适坦承。</P>

<P> 没有人愿意手术失败,但万一失败了,也要有处理后果的心理准备。</P>

<P>■你的时间能配合吗?</P>

<P> 任何一个简单的整形手术都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的复原时间,所以你如果想要整形,必须在一个长假之前,搜集好信息、选好医院、医生,长假之初便去手术。</P>

<P> 如果接下来有出国计划,更不要忘了去重新拍照、换护照,萧弘道医师已经遇到太多病人被挡在海关前的经验。</P>

<P> 当身体、心理已准备妥当后,你必须得到充分信息后,才做决定。</P>

<P>第二阶段:收集信息</P>

<P> 接下来,你应该透过各种管道,收集信息。</P>

<P> 整形医生的网站、广告很多,他们可信吗?「会打广告的医生,有一半都不是整形外科的专科医师,」一位整形专科医生透露。</P>

<P> 一位上班族就发现,她家楼下看伤风感冒的医生,居然搬到闹区就帮人整形,也在公交车与报章杂志上大打广告。</P>

<P> 而且广告内容医生可以任意注明他的资历、训练背景,根本不需经过政府单位或刊登媒体的查证。所以在看整形医生的广告时,除了炫目于「整形前、整形后」的效果,别忘了仔细看这位医生是不是「整形外科医学会」或「美容外科医学会」的会员。</P>

<P> 如果上面写的是「美国乳房外科」、「国际美容医学会」会员之类仿真两可的文字,可能就有问题,马偕医院整形外科主任萧弘道指出。</P>

<P> 也要注意,常接受媒体采访或报导的医生,也不见得是合格或有实力的医生,很可能只是这位医生比较懂得媒体的节奏,懂得媒体的需要而已。也有人会采取「实证」,看到朋友整形的效果不错,过程也受到不错的照顾,就会去看同一个医生。</P>

<P> 但不少的医生都提醒,这样的医生的确可以列入你的医生名单内,但也要先知道,每个人都是不相同的,朋友做得好,不代表你也能做得好。</P>

<P> 如果你有认识医院的员工,似乎是一个不错的信息来源。医院的员工大多都会知道医生的实力与人品。</P>

<P>第三阶段:初诊</P>

<P> 看来,可供判断的信息并不多,你只好依赖自己的判断,不要忽视珍贵的初诊机会。</P>

<P> 因为只要是手术,都要第二意见(second opinion),建议你,去两家以上的医院,观察以下几点,可以帮助你判断这位医生是不是负责的医生。</P>

<P>有没有整形外科医学会或美容外科医学会的证书?

 看看候诊室墙上是否挂有整形外科医学会或美容外科医学会的证书,如果没有,可以直接问医生,如果医生说那不重要,或回答得吞吞吐吐,你可要小心了。 </P>

<P>候诊室有没有提供相关信息?

 一个公益取向的医生会注重病人教育,在候诊室应该会提供相关的信息,但一个私利取向的医生会在候诊室卖相关产品。 </P>

<P>你想买白菜、医生却推销萝卜?

 如果你想割双眼皮,医生看看你的脸却说,「要不要顺便做雷射,我算你7折,」你也要小心,一个负责的医生应该不会趁机牟利。 </P>

<P>他对其它复诊的病人态度如何?

 消基会董事罗莹雪律师建议,也可以观察医生、护士对复诊的病人态度如何,会不会收钱前后的态度不一。 </P>

<P>要求医生解释这个手术有哪些风险?

 要求医师详细解释你想做的手术的风险性,如果医生把手术形容得像修指甲一样简单,便大有问题。 </P>

<P>像这样的手术,他做过多少例?

 你总不希望你是医生的白老鼠。举一个实例,虞小姐接受小耳症整形手术之前,医生说「放心好了,这种手术我做过很多,只失败过两例,」不幸的是,虞小姐的手术也失败,事后医生坦承,虞小姐是他做过的小耳症手术第三例。 </P>

<P>他一天开几个刀?

 你只有唯一的一张脸,总不希望医生累得要命,才进来开你的刀。 </P>

<P>他有几个助手?

 如果医生只有一个人,然后在自己的办公室开刀(这种情形其实不少),你可能要有点担心。 </P>

<P>他怎么去形容手术的成果?

 一个负责的医生会就事实说明。如「透过这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5-7-21 16:59 , Processed in 0.0952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