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1|回复: 0

梅国强运用柴胡复方经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9 13: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张智华 湖北中医学院



  梅国强为湖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喜用经方,对小柴胡汤的应用尤为得心应手,谨此就导师对柴胡复方的理解与运用介绍一二,以飨同道。

  柴胡复方

  经方配伍,往往药味较少,故功效较为单纯,若病情相宜,运用得当,自然收效良佳,因而有谓用经方需按经方之法,不得随意变更者。然导师认为经方以至今日,时移世易,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社会因素、物质生活、文化教育等无不有所变化。故人群之疾病,古今亦难以完全相同,此所以用经方而需发展经方之来由。导师酷爱经方,但不死守之,提出“复用经方,便是新法”,用于治疗复杂病证,以提高疗效。其复用原则基本如下:上下病情歧异;脏腑病变不同;兼证明显;表里寒热不一,符合上述条件者,即选择相应的经方复用。举例如下:

  1.小柴胡汤与经方合方

  导师常用的柴胡复方甚多,其中柴胡桂枝汤即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取其半而成,此乃仲景示范在先,后世名方尚有柴陷汤(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柴苓汤(小柴胡汤合五苓散)等,上述复方均属小柴胡汤与经方合方。

  如《伤寒论》中已有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后世医家(陶节庵、俞根初、徐荣斋)等历经推敲,将二方之合方定名为“柴陷汤”(药用柴胡、姜半夏、川连、桔梗、黄芩、栝蒌仁、枳实、生姜汁),多用治外感病证,而导师运用本方常以小柴胡汤中去参、枣、草、姜;小陷胸汤中除原方药物法夏、全栝楼、黄连外,喜加用枳实,组成柴胡陷胸汤,多用治杂病。其临床使用标准如下:发热,或恶寒发热,或往来寒热,或寒热起伏不定,或午后热甚,以其病有兼夹,故寒热无定势。咳嗽、胸闷、胸痛、胁痛。胃脘(或剑突偏右、偏左)痞结疼痛,或兼胸胁疼痛。少阳或阳明经脉所过之处酸楚疼痛。脉弦、缓、数等。舌红或绛,苔白薄或白厚、或黄薄、黄厚。若属外感病,应具备第条之某种热象,第条之某种舌象,即可使用该方,若兼其他任何标准中的某一症状,则更为确切。若属杂病,则应具备第、、条所述标准之一,与第条之舌象相合,亦可使用该方。临证多用于治疗发热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冠心病等,尤其对颈心综合征、心系疾病如冠心病合并胃肠道疾病或胆系疾病者,确能提高疗效。

  除此之外,导师亦用到治疗湿热蕴结肝胆所致黄疸的柴胡茵陈蒿汤;治疗肝胆气郁兼阳明经热证(尚未见阳明腑证者)的柴胡白虎汤等等。

  2.小柴胡汤与时方合方

  导师于《伤寒论》研究方面,颇具功底。早在上个世纪,曾撰写“拓展《伤寒论》方临床运用途径”一文,在业内反响极大,文中所言,无不久经临床验证。导师重视经方,但也不轻视时方,将经方与后世疗效卓著的时方合用,也能发挥意想不到的疗效,常用方如: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小柴胡汤合二妙散等。

  小柴胡汤合温胆汤

  现临床常用之温胆汤,多据宋代陈无择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炙甘草、茯苓组成。本方清胆和胃,理气化痰,用治胆胃不和、痰热扰动之虚烦不寐、胸满、口苦、惊悸或呕吐呃逆及癫痫等病证。导师将两方合用,组成基本方如下:柴胡、黄芩、法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实。若呕恶者加生姜,因其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更兼湿热阻滞,故去参、枣、草之甘壅。本方既能疏解气郁,又能清热化痰,对于气郁痰火所致的目眩、耳鸣、忧郁、失眠、心悸、癫痫、妇科湿热带下等均有较好疗效。值得一提的是,导师针对柴陷汤与柴胡温胆汤明确论及二方的异同:二者虽涉及枢机不利,湿(痰)热阻滞胸膈,并有胸痛,但前者多无神志症状,而后者神志症状较为突出,二者组成差别虽小,但适应证各有不同,可供同道参考。

  小柴胡汤合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汤出自俞根初《通俗伤寒论》,药用青蒿脑、淡竹茹、仙半夏、赤茯苓、青子芩、生枳壳、陈广皮、碧玉散。本方治疗少阳湿热痰浊之寒热如疟,口苦胸闷,吐酸苦水或呕吐黄涎而粘等。导师指出,在温病范畴中,有湿热之邪留连三焦气分,其轻者可用温胆汤,而重者宜用蒿芩清胆汤,故但凡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重证,往往将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合用。基本方如下:柴胡、青蒿、黄芩、法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实、碧玉散等。临床对湿温发热性疾病效果奇佳,与西医之诊断对照,有病毒感染,全身多种细菌性炎症,胃肠功能紊乱等多种疾病以及不明原因的发热。

  小柴胡汤合平胃散

  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药用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此方功能燥湿健脾,行气和胃,平胃中之积滞,消脘腹之胀满,对嗳气吞酸、恶心呕吐、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舌苔白厚腻者,其疗效如神。小柴胡汤与平胃散合方,古人亦有先例,名“柴平煎”。小柴胡汤善治胆火内郁,平胃散以行气消满、苦温燥湿见长,两方联用,则疏肝和胃而使肝胃两顾,临床治疗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属于肝胃不和型而兼痰热者效佳。

  小柴胡汤合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药用藿香、大腹皮、白芷、茯苓、紫苏、陈皮、苍术、白术、厚朴、桔梗、半夏、生姜、大枣。本方治疗风寒暑湿杂邪,山岚瘴疟,内伤饮食,憎寒壮热,头痛呕逆,胸满腹胀,痰嗽气喘,霍乱吐泻,不服水土等证。两方合用,对于肝胆气郁而见舌苔异常厚腻,湿浊胶着者,有立竿见影之效。临床治疗肝炎、胃炎符合上述病机者效果明显。

  小柴胡汤合四物汤

  四物汤出自《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方,药用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此方诸药皆入肝经,有补血养肝之功,治疗妇女血虚以致月经不调、头晕目眩、偏头作痛、脐腹疼痛、崩中漏下等。肝藏血,主疏泄,以血为体,以气为用。如果属于肝胆气郁,气郁生火的口苦胸满则用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治在气分而不涉及血分;如果肝病由气及血,而出现阴血不足的手麻头晕,腰酸腿软,心烦少寐,下午低热,脉来弦细等证。导师每用小柴胡汤与四物汤合方,疏肝解郁,以顺木气之条达,补血柔肝以滋其体,且养肝体有助其用,用本方每获良效。临床用于治疗经期感冒、月经不调属于肝郁血虚者效佳。另一方面,女子以血为用,而肝主藏血,肝郁血虚不能上荣易现皮肤肤质改变,导师常用本方治疗黄褐斑、妊娠斑、痤疮、皮肌炎等,颇受爱美女士好评。

  另有小柴胡汤合二妙散(《丹溪心法》)、三妙丸(《医学正传》)、四妙丸(《成方便读》)治疗少阳兼湿热之妇人带下,肢体酸楚疼痛,小便淋漓等,多见于妇科炎症、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统炎症等,暂不赘述。




  梅国强为湖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喜用经方,对小柴胡汤的应用尤为得心应手,谨此就导师对柴胡复方的理解与运用介绍一二,以飨同道。

  柴胡复方

  经方配伍,往往药味较少,故功效较为单纯,若病情相宜,运用得当,自然收效良佳,因而有谓用经方需按经方之法,不得随意变更者。然导师认为经方以至今日,时移世易,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社会因素、物质生活、文化教育等无不有所变化。故人群之疾病,古今亦难以完全相同,此所以用经方而需发展经方之来由。导师酷爱经方,但不死守之,提出“复用经方,便是新法”,用于治疗复杂病证,以提高疗效。其复用原则基本如下:上下病情歧异;脏腑病变不同;兼证明显;表里寒热不一,符合上述条件者,即选择相应的经方复用。举例如下:

  1.小柴胡汤与经方合方

  导师常用的柴胡复方甚多,其中柴胡桂枝汤即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取其半而成,此乃仲景示范在先,后世名方尚有柴陷汤(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柴苓汤(小柴胡汤合五苓散)等,上述复方均属小柴胡汤与经方合方。

  如《伤寒论》中已有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后世医家(陶节庵、俞根初、徐荣斋)等历经推敲,将二方之合方定名为“柴陷汤”(药用柴胡、姜半夏、川连、桔梗、黄芩、栝蒌仁、枳实、生姜汁),多用治外感病证,而导师运用本方常以小柴胡汤中去参、枣、草、姜;小陷胸汤中除原方药物法夏、全栝楼、黄连外,喜加用枳实,组成柴胡陷胸汤,多用治杂病。其临床使用标准如下:发热,或恶寒发热,或往来寒热,或寒热起伏不定,或午后热甚,以其病有兼夹,故寒热无定势。咳嗽、胸闷、胸痛、胁痛。胃脘(或剑突偏右、偏左)痞结疼痛,或兼胸胁疼痛。少阳或阳明经脉所过之处酸楚疼痛。脉弦、缓、数等。舌红或绛,苔白薄或白厚、或黄薄、黄厚。若属外感病,应具备第条之某种热象,第条之某种舌象,即可使用该方,若兼其他任何标准中的某一症状,则更为确切。若属杂病,则应具备第、、条所述标准之一,与第条之舌象相合,亦可使用该方。临证多用于治疗发热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冠心病等,尤其对颈心综合征、心系疾病如冠心病合并胃肠道疾病或胆系疾病者,确能提高疗效。

  除此之外,导师亦用到治疗湿热蕴结肝胆所致黄疸的柴胡茵陈蒿汤;治疗肝胆气郁兼阳明经热证(尚未见阳明腑证者)的柴胡白虎汤等等。

  2.小柴胡汤与时方合方

  导师于《伤寒论》研究方面,颇具功底。早在上个世纪,曾撰写“拓展《伤寒论》方临床运用途径”一文,在业内反响极大,文中所言,无不久经临床验证。导师重视经方,但也不轻视时方,将经方与后世疗效卓著的时方合用,也能发挥意想不到的疗效,常用方如: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小柴胡汤合二妙散等。

  小柴胡汤合温胆汤

  现临床常用之温胆汤,多据宋代陈无择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炙甘草、茯苓组成。本方清胆和胃,理气化痰,用治胆胃不和、痰热扰动之虚烦不寐、胸满、口苦、惊悸或呕吐呃逆及癫痫等病证。导师将两方合用,组成基本方如下:柴胡、黄芩、法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实。若呕恶者加生姜,因其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更兼湿热阻滞,故去参、枣、草之甘壅。本方既能疏解气郁,又能清热化痰,对于气郁痰火所致的目眩、耳鸣、忧郁、失眠、心悸、癫痫、妇科湿热带下等均有较好疗效。值得一提的是,导师针对柴陷汤与柴胡温胆汤明确论及二方的异同:二者虽涉及枢机不利,湿(痰)热阻滞胸膈,并有胸痛,但前者多无神志症状,而后者神志症状较为突出,二者组成差别虽小,但适应证各有不同,可供同道参考。

  小柴胡汤合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汤出自俞根初《通俗伤寒论》,药用青蒿脑、淡竹茹、仙半夏、赤茯苓、青子芩、生枳壳、陈广皮、碧玉散。本方治疗少阳湿热痰浊之寒热如疟,口苦胸闷,吐酸苦水或呕吐黄涎而粘等。导师指出,在温病范畴中,有湿热之邪留连三焦气分,其轻者可用温胆汤,而重者宜用蒿芩清胆汤,故但凡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重证,往往将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合用。基本方如下:柴胡、青蒿、黄芩、法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实、碧玉散等。临床对湿温发热性疾病效果奇佳,与西医之诊断对照,有病毒感染,全身多种细菌性炎症,胃肠功能紊乱等多种疾病以及不明原因的发热。

  小柴胡汤合平胃散

  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药用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此方功能燥湿健脾,行气和胃,平胃中之积滞,消脘腹之胀满,对嗳气吞酸、恶心呕吐、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舌苔白厚腻者,其疗效如神。小柴胡汤与平胃散合方,古人亦有先例,名“柴平煎”。小柴胡汤善治胆火内郁,平胃散以行气消满、苦温燥湿见长,两方联用,则疏肝和胃而使肝胃两顾,临床治疗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属于肝胃不和型而兼痰热者效佳。

  小柴胡汤合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药用藿香、大腹皮、白芷、茯苓、紫苏、陈皮、苍术、白术、厚朴、桔梗、半夏、生姜、大枣。本方治疗风寒暑湿杂邪,山岚瘴疟,内伤饮食,憎寒壮热,头痛呕逆,胸满腹胀,痰嗽气喘,霍乱吐泻,不服水土等证。两方合用,对于肝胆气郁而见舌苔异常厚腻,湿浊胶着者,有立竿见影之效。临床治疗肝炎、胃炎符合上述病机者效果明显。

  小柴胡汤合四物汤

  四物汤出自《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方,药用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此方诸药皆入肝经,有补血养肝之功,治疗妇女血虚以致月经不调、头晕目眩、偏头作痛、脐腹疼痛、崩中漏下等。肝藏血,主疏泄,以血为体,以气为用。如果属于肝胆气郁,气郁生火的口苦胸满则用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治在气分而不涉及血分;如果肝病由气及血,而出现阴血不足的手麻头晕,腰酸腿软,心烦少寐,下午低热,脉来弦细等证。导师每用小柴胡汤与四物汤合方,疏肝解郁,以顺木气之条达,补血柔肝以滋其体,且养肝体有助其用,用本方每获良效。临床用于治疗经期感冒、月经不调属于肝郁血虚者效佳。另一方面,女子以血为用,而肝主藏血,肝郁血虚不能上荣易现皮肤肤质改变,导师常用本方治疗黄褐斑、妊娠斑、痤疮、皮肌炎等,颇受爱美女士好评。

  另有小柴胡汤合二妙散(《丹溪心法》)、三妙丸(《医学正传》)、四妙丸(《成方便读》)治疗少阳兼湿热之妇人带下,肢体酸楚疼痛,小便淋漓等,多见于妇科炎症、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统炎症等,暂不赘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4-12-22 00:02 , Processed in 0.0573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