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7|回复: 0

雀斑的形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2 17: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是由于皮肤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生成的黑色素过多所致.无论是白人,黑人还是黄种人,其皮肤的黑色素细胞的数量基本相同.皮肤的颜色是由黑色素,胡罗卜素及血红蛋白三种物质的含量所决定的.雀斑不同于雀斑样痣,雀斑样痣是基底层内黑色素细胞数量的增多.雀斑的形成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二者共同决定的.酪氨酸酶是黑色素细胞特有的一种酶,结合于亚细胞颗粒-黑素体内.酪氨酸酶的活性增强,能使酪氨酸被氧化为多巴,即3,4二羟苯丙氨酸,多巴又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成为多巴醌,最后在各种的作用下变为黑色素(包括优黑素,暗黑素,混合型黑素),形成的色素增多,导致了雀斑的产生或雀斑颜色的加深,反之亦然.雀斑皮肤黑色素细胞的酪氨酸酶的活性较其它部位皮肤增高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日晒是雀斑形成的重要外部条件,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使部分防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更加活跃,因此雀斑颜色深浅与季节有关,夏季多且色深,冬季则少且淡.<b></b>

<b>雀斑分为以下</b><b>:</b>

1.遗传因素:不过不一定是遗传自你的父母,有可能是隔几代遗传。一般来说雀斑大多出现于皮肤较白的脸上。

2.曝晒于阳光下:阳光中的紫外线一方面刺激皮下的色素细胞活动频繁,制造出大量的麦拉宁色素;另一方面损伤皮肤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令黑色素无法顺利排出而残留在皮肤上,甚至沉积在真皮中。所以过度的日晒会加重、加深雀斑,但到了冬天雀斑又会逐渐变淡。

雀斑的特点:

1.

针尖至米粒大的棕色小斑点,因其形状、颜色如雀卵,故名雀斑。  

2.

雀斑好发于颜面,颈部、手臂等日晒部位,面部多散布在两颊及鼻梁。  



3.

雀斑数量多少不定,各个之间互不融合。  



4.

一般幼年时就有,女性多于男性,常伴有家族史,无其他症状。  

5.

雀斑需和黑子、黄褐斑加以区别:  黑子,又名雀斑样痣,出现较雀斑更早,常在1-2岁,分布多不对称,并且无一定好发部位,通常颜色较深,一般与光线照射和季节无关。

[<i> 本帖最后由 杏林春满 于 2008-4-14 22:12 编辑 </i>]


<b>雀斑分为以下</b><b>:</b>

1.遗传因素:不过不一定是遗传自你的父母,有可能是隔几代遗传。一般来说雀斑大多出现于皮肤较白的脸上。

2.曝晒于阳光下:阳光中的紫外线一方面刺激皮下的色素细胞活动频繁,制造出大量的麦拉宁色素;另一方面损伤皮肤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令黑色素无法顺利排出而残留在皮肤上,甚至沉积在真皮中。所以过度的日晒会加重、加深雀斑,但到了冬天雀斑又会逐渐变淡。

雀斑的特点:

1.

针尖至米粒大的棕色小斑点,因其形状、颜色如雀卵,故名雀斑。  

2.

雀斑好发于颜面,颈部、手臂等日晒部位,面部多散布在两颊及鼻梁。  



3.

雀斑数量多少不定,各个之间互不融合。  



4.

一般幼年时就有,女性多于男性,常伴有家族史,无其他症状。  

5.

雀斑需和黑子、黄褐斑加以区别:  黑子,又名雀斑样痣,出现较雀斑更早,常在1-2岁,分布多不对称,并且无一定好发部位,通常颜色较深,一般与光线照射和季节无关。

[<i> 本帖最后由 杏林春满 于 2008-4-14 22:12 编辑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5-5-14 05:40 , Processed in 0.0627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