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9|回复: 1

劫后心伤到此为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2 18: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啸·空难·山难·轻生……在各种形式的灾难中,一个死难者将会牵动近100人的情绪波动,惊慌、无助、逃避、焦虑、恐惧……女性由于自身的敏感,又更加容易受到创伤性事件的影响。

  其实,不只是在灾难中,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负面事件,有时甚至都不是亲历,不过是看到、听到、感到,都可能会伤害到我们易感的心。

  作为女性,回避和否认这些负面事件,抑制和忽略这些负面情绪,只会使我们沉入心理黑洞,更加无助。当我们了解了灾难和危机对心理的影响、以及我们可以如何去做的时候,女性的敏感、温柔、包容,会成为一种巨大的生命能量。

  令编辑特别感动的是,这次我们采访的对海啸、空难等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专家,几乎都是女性。她们用女性的感性与智慧,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来自心理危机干预第一线的故事。

让回家的日子不再有噩梦



 <b> 海啸幸存者:让回家的日子不再有噩梦 </b>

  经历海啸后,幸存者的内心世界也如同被海啸入侵的海滩一样,混乱不堪。面对灾后的废墟,人们会清理现场,掩埋逝者,重建正常生活。而灾后的内心世界也需要清理。心理重建的重要一步,就是帮助经历者整理自己的经历、感受、症状,进而找到积极的应对方式,从灾难的影响中走出来。  

  事件回放2004年12月24日,杭州旅行团一行27人出发前往泰国普吉岛。 26日上午,旅行团从普吉岛前往披披岛,上岸时遭遇海啸,导游带领大家和海啸进行了一场生死赛跑,先是跑向附近三层楼高的酒店躲避,在海水退后,又一起撤到酒店后的山上,并在露天过了一晚。当时有游客受伤,还有两名游客失踪。 28日上午,整个旅行团26名游客在导游带领下回到上海浦东机场,一个也没有少。当天下午,全团安全返回杭州。   

  海啸之后,很多国家都派出了自己的心理专家前往现场进行心理干预。杭州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对归来的杭州游客进行了心理干预。  

  海啸后的心理反应 “和《后天》里一模一样。”

  回国后休息了一两天,杭州游客就上班了,他们基本都是同一个单位的。但是上班之后,领导发现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各种异常情况,比如:

  工作效率下降

  紧张,不放松,注意力不集中

  说话走神,反应迟缓

  过度敏感,比如听到电话铃声、外面声响等就受惊

  不能独处一室

  单位决定为大家求助心理学家。

  集体干预: 这口气一定要叹出来

  杭州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专家们预料这些游客会出现灾难后急性心理反应,正要和他们联系时,也得知这些游客非常需要心理服务,双方不谋而合,当晚中心就立刻制定了一个方案,就是按照国际上通用的CISD(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方法,即紧急事件后集体心理晤谈法,对杭州游客进行心理干预。 对于这20多名游客,分了三个组。每个小组有两名咨询师。

  进行这个晤谈大约两个半小时。看似简单,但其实中间有很多技巧,对咨询师的要求很高,因为咨询师必须要掌握整个场面的氛围。在说到当时的情景时,有的人可能会情绪非常激动,必须要控制好,如果处理得不好,会影响到其他人。



  干预结束后,大多数人表示,心理的压抑感缓解了很多,消除了莫名的恐慌。一周后尚有3、4位反应较大者需要进一步的心理辅导。

  集体心理晤谈的6步骤CISD方法是对受到突发事件的群体进行紧急干预的方法。进行CISD的最佳时间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48~72小时之间。前面留出的48小时是给人身体自然的应对机制起作用。在 48~72小时之间,突发事件依然保持在人注意的中心,这时进行干预可以帮助人获得对当时情况的清晰图景(而非经过情感作用放大的图景),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身心反应,避免不良应对方式,减少突发事件产生的心理伤害。

  <b>CISD的标准程序分为6个步骤</b>

  介绍期小组成员彼此自我介绍。专家在这时会介绍活动的原则。

  解释期专家会让每个人分享,在事件现场,当时发生这个情况,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让事情回放。

  感受期每个人分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在这个阶段,有的人会回避,因为这是一段非常痛苦的回忆。但还是要求每个人要谈出来。

  症状期通过讨论明确每个人痛苦的症状是什么。比如有什么样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什么样的行为反应(如不能独处)等。

  辅导期由于每个人的适应能力不同,这个阶段是让人区分哪些反应是正常的、合理的,哪些反应是过度的。突发事件后一月内出现的对事件的敏感反应,被动的回忆,情绪变得烦躁或者抑郁,和人疏远等,属于突发事件后的一般反应。但如果说一月后这些反应没有减弱,则是过度了。对于这些心理反应,转移注意力,培养兴趣,计划自己一天的工作,和亲人沟通自己的感觉,或者求助心理医生,都是积极的应对方式。但如果通过喝酒等方式来对付心理反应,或者强制压抑就不是好的应对方式。

  总结期 总结整个访谈的过程,回答组员的问题,提供后续服务的保证。  



  <b>把一切阴影剥离开

</b>

  空难亲属和救援者把一切阴影剥离开

  创伤后的典型应激反应一般包括:

  闯入性回忆:不是主动的回忆,而是突然的、被动的回忆,这种回忆一出现,让人感到非常激动、恐怖震惊。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也可能出现噩梦,不一定是这个事件的梦,也可能会是被人追杀。

  和事件有关的反应:比如经历海啸的人,可能听到风声、雨声就会有惊觉反应。

  我治疗过这样一个妈妈,2000年孩子出生不久就夭亡了,后来她又生了一个孩子,现在已经3岁了。可是孩子稍有风吹草动她就非常焦虑,就会想到孩子会死。这种焦虑已经严重影响到她的健康和生活。这就是一种创伤后的反应。

  当年,她第一个孩子过世时,她曾经有半年的时间没出家门。尽管如此,她说当时自己“没有想到要看心理医生。”

  <b>灾后心理干预不是奢侈品 </b>

  去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海啸,让整个世界陷入猝不及防的震惊与哀伤中。对灾后心理干预反应最快的是泰国政府。12月28日,海啸发生的第3天,政府组织了专门的心理卫生医疗队进入灾区。

  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也有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先后进入灾区。澳大利亚对返回的救援人员安排了与心理专家会谈。世界卫生组织向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派出专家,全面估计灾后心理健康的需求。

  很多人有一个挺普遍的概念,觉得心理干预在初期没什么可做的,要等救援工作完成之后,才轮到精神卫生工作者出场。而此次海啸事件中,许多专家反复强调:灾后心理干预不是可先也可后、可有也可无的“奢侈品”,而应该伴随着整个救助过程,在救援一启动就开始进行的。比如,在救援人员进入灾区前就应该有一些心理准备,不然很容易在面临废墟、尸体等等惨况时不知如何应付。

  专家甚至建议,有条件的话,每一支派往灾区的救援队伍都应该配备精神卫生人员。尽管救援人员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但如能及时干预,比如每天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做一个简单的集体晤谈,可能避免很多心理问题。

  为了预防灾后瘟疫,泰国政府一度大批处理了死难者的尸体。 CNN甚至反复出现这样的电视画面:推土机将成堆的尸体推入大坑中掩埋。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认为,这对死难者、失踪者的亲人,以及幸存者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是难以估计的。在世卫专家的建议下泰国政府更正了这样的做法。  



  专家强调,当政府协调、安排整个救援工作时,应该有精神卫生人员的参与。如果心理健康的问题受到忽略,可能会在灾难后继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合理的反应时间:遇到灾难、亲人意外死亡等事情,对人会是很大的打击。一个月之内经常想到、悲伤、哭泣都是正常的。如果一个月之后反应还很严重,则需要寻求心理帮助。如果不及时处理,随着时间的延续,灾难的影响也一直会延续,处理的难度也会增加。

  事件回放:2004年11月21日8时20分,由包头飞往上海的Mu5210航班起飞后不久在包头机场附近的南海公园坠毁。机上47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8时24分,包头消防队接到报警,开始进行救火和打捞工作。有1000多名公安、武警参加了行动。 2004年11月23日,根据11.21空难 事故调查组新闻发布,约300名遇难者亲属已经抵达包头。

  空难后的心理反应:遇难者家属的反应:否认,震惊,麻木,痛苦,愤怒…… 救援人员的反应:恐惧,悲伤,烦躁,工作倦怠…… 对这些心理反应需进行及时的干预。

  干预的过程:11.21包头空难发生当天中午12:00心理干预专家组接到通知,临危受命,下午1:20分出发,2:30赶到现场,开始启动心理干预。第2天,11月22日,心理干预组印发宣传单分发给所有参与救援工作的人员,上面有心理干预组所有人的手机号,随时待命。在心理康复科原来住院治疗的病人全部转移到其他病区,腾出病房准备处理紧急情况。所有的直系亲属,都要在房间里做一对一的干预,这个过程短则四五十分钟,长则两个小时。旁系亲属们是一对多,在走廊上、在大厅里,经常要随时随地交谈。武警官兵和工作组的人员也有心理上的反应,主要是群体的干预。10天之内,心理干预组马不停蹄地从一家赶往另一家,从一处赶往另一处。经过这10天,有人嗓子都哑了。对亲属进行心理干预在得知噩耗的最初,人的反应往往是否认、震惊和麻木。在下一个阶段,则是痛苦、绝望等极为强烈和痛苦的情绪。心理干预的目的,就是帮助亲属们达到第三个阶段,即情感上对事实的接纳和生活中良好的适应。

  个案: 如何把坏消息妥善告诉家属谁愿意去报丧呢?告知亲属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其中最困难的一个,是一名70多岁的老人,她在空难中失去了和自己感情最好的长子。老人身体不好,心脏有问题,大家都担心知道情况之后老人承受不住出意外。空难组不敢去说,工作组不敢去说,医务组不敢去说,最艰巨的任务留给了我们。经过详细的计划,我花了4天的时间和老人沟通,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情感上的准备我开始是告诉老人,他的儿子身体有些不好,然后每天逐渐加重事情的严重程度,第二天就是病很严重,第三天是需要抢救。老人是那种心理防御很强的人,当我在和她谈到这些不好的事情时,老人总是把话题转移到别的地方。所以当时我觉得最痛苦的事就是不得不一次次把她拉回来,让她面对现实。后来老人有点接受了,让亲属“冲一冲”,还开始考虑后事。这样让老人慢慢从情感上做好儿子有可能会离去的准备。  

  认知上的准备在交谈中,我在不断地铺垫,让老人感觉到自己的力量。这位老人平时是全家的主心骨,在交谈中不断强化这一点,从老人平时操持全家的能力,唤起她的自我效能感与责任感。这种认知是当老人得知噩耗之后让自己坚强起来的支持力量。

  身体上的准备我们从医疗上、饮食上,给予老人最好的条件,还适当给予了一些药物帮助老人在这几天都能睡好觉。第4天,在老人吃过早饭,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才告诉老人噩耗。当时门外医务组都在待命,随时准备抢救。 由于前期做了充分的工作,老人接受了儿子已经不在了的事实。到后来还表示要照顾好比自己年龄大的老伴,管好这个家。 鼓励倾诉,给予支持悲伤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如果压在心底会对人产生巨大的伤害。开始的否认、麻木虽然使人暂时平静,但却延迟了人对现实的接受。

  一定要哭出来在遭遇创伤的当时充分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是一种需要鼓励的应对方法。记得有一个妻子,一直不哭,<u>眼睛</u>通红,喉结老在一上一下,好像泪在往肚子里咽。我们赶到她那里后,经过一再的安慰、鼓励、劝说,她终于哭了出来。她哭出来后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哭过之后,她开始向我们倾诉,讲自己和丈夫之间的感情是多么好,丈夫如何关心她,还给我看她的丈夫临上飞机前给她发的短信,上面写的是“我已经上飞机了,马上就会起飞,很快就会到了。你和孩子怎么样?我爱你们。”经过这样的哭泣和倾诉之后,她的情绪平稳了很多。

  找到新的支撑点在经历了创伤之后,人需要同时面对现实中的的种种问题。帮助创伤者树立信心,看到希望,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的剧变。 有的妻子平时很依赖丈夫,丈夫不在了除了感到悲痛,还会觉得自己无力承担家庭责任。比如一个妻子,怀抱只有两岁的孩子,几近崩溃。我会挖掘她的潜能,让她看到自己的能力和长处,告诉她:“很多经历灾难的母亲都非常坚强,你也能行。”说过之后,停下来看她的反应,再继续给她支持。



  借助情感支持系统的力量我们给直系亲属做工作的另一个办法就是通过旁系亲属。比如有一个母亲失去了自己的独子,是两个侄子陪着来的,我就要先告诉两个侄子,一定要让老太太感到她虽然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但还可以依靠你们。

  社会支持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起到我们起不到的作用。对救援人员的心理干预救援人员往往会体会到复杂的情绪。当他们对自身的心理反应缺乏了解时,心理上的困扰会更大。对他们的干预是让他们认识自己的反应,调整心态,以完成任务为注意力的核心,减少情绪上的卷入。

  <b>这种心理剥离主要是从3方面进行:</b>

  减少视觉接触工作人员一旦离开工作现场,杜绝继续谈论,也禁止看电视,因为电视上在不停地放空难的场面。(对于驾驶员,如果遇到交通事故,最好视线离开车祸现场,不要盯着看)

  把负面刺激中性化,减少情感联结一个刺激有多可怕,取决于人的理解,特别是情感联结。我们对工作人员强调这是一项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达到目标就好,不要陷在里面。不要去想死者如何悲惨,他经历了什么情况等等,减少和死者的情感联结。因为这不是救援人员的工作,也不是他们能够改变的。这样可以让他们把经历的负面刺激中性化。后来工作组的人去吊唁遇难者,陪亲属去太平间认领死者,都能顺利进行下去。官兵反映:“感觉舒服多了。”

  强调不幸事件的偶然性当人过度把自己和负面事件联结的时候,就会扩大化,觉得这就是世界的全部。在干预中我常常让他们去想,在事发当时,商场里的人在干什么?街道上的人在干什么?他们都在正常生活。强化   

  不幸事件是偶然的,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同不幸事件剥离开。干预者自己的心理剥离: “进得去,也出得来”在干预过程中我们要和亲属共情,投入到亲属的情感里面,甚至会和她们一起哭。但我们知道我们需要控制自己,情感不能陷得太多,还要掌握整个场面,帮助他们学会控制。但干预结束后有时我们的情绪会有一定影响,我们干预小组会自己安排时间互相督导,将“心理垃圾”及时倾倒掉。但每次从亲属住的宾馆一出来,我们会立刻开始说无关的话,甚至要开开玩笑,比如这家宾馆的地毯好不好看,电梯快不快之类的,不再谈刚才的事情。这样我们才能去做下一个干预,要不然不要说连续做10天,做一两天就要情感枯竭了。心理医生的建议:为自己做点什么 空难做干预时,我常对工作组的人说,你们要为自己做点什么,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工作每天接触的都是负面的东西,要学会了把自己从身边所有的不快乐剥离开,收回自己。其实,面对灾难更能看出一个人自我的强度。人是要有自我的,一个强大的自我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危机。 为自己做点什么吧,从现在开始。  

 <b> 绘画治疗:给右脑疗伤

</b>

  孟沛欣 心理学博士,艺术治疗师,现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主要从事绘画艺术与心理发展方面的研究。

  画出你的伤痛画出你的心情面对伤痛的你,我和你一样,无言以对 但,我愿帮助你“画掉”心灵的苦痛重建生活的秀美与明丽图景。这时的绘画不是审美意义上的,而是心理意义上的。绘画者面对自己的作品,会不自觉地回忆到灾难场面。而此时的回忆是安全的,不同于创伤性反应中的“闪回”。 绘画是一种离心灵很近的过程,对生理和心理都有独特的影响。绘画创作、绘画作品本身,以及将绘画作品用言语表达出来,都能起到得天独厚的心理治疗效果。经历创伤的人,右脑中往往印刻着很多的灾难图景与情绪,而绘画治疗则可以作用于右脑,起到不同于言语性的治疗方法的作用。用左脑的钥匙打不开右脑的锁创伤的治疗是一门独立的、极其专业的学科。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有认知疗法、行为疗法、暴露疗法等,而绘画治疗对于治疗创伤也独有疗效。为什么我们从理性上接受了一切,可就是走不出来?因为创伤印刻在我们的右脑,思维的左脑其实力不从心。这时用语言去劝说对方脱离痛苦往往不够。

  美国心理学家Ley说:“用左脑的钥匙打不开右脑的锁”。 我们大脑的左半球主管逻辑、推理、演算、判断,是依靠言语来进行的。右脑主管视觉经验,如颜色、线条、节奏等,直接处理图像信息,以视知觉进行思维。创伤反应带来的最严重的痛苦是情绪困扰,灾难性画面透过视觉作用于人的情感。因此针对右脑进行情绪调节则是一种有效的出路。重回灾难现场,而后复元在绘画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创造安全的气氛,陪伴经历者一点点接近创伤性场面,并借助适当的绘画材料用视觉图像直接呈现出反复闯入的灾难情景。这时的绘画作品不是审美意义上的,而是心理意义的。绘画者面对自己的作品,会不自觉回忆到灾难场面,而此时的回忆是安全的,不同于创伤性反应中地“闪回”,部分情绪可以被唤起,通过一次次的讲述,逐渐使得创伤性画面远离现实、不具伤害性,受伤者能够分清现实与想象,渐渐从严重的情绪体验中脱离出来。心理的困扰借此得到一定程度的处理。



  有经验的治疗师还会再结合其他的心理治疗方式,经过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情绪宣泄、认知重建等一系列复杂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治疗技术,使患者有机会得到康复,尽快重返现实生活。这位病人在遭遇创伤之后,心理发生障碍,住院期间,我对她进行了绘画治疗。看得出,最初住院期间的感受是相当痛苦的,形同囚徒。面对多彩的颜料盒,病人只愿使用黑色来表达自己。经过治疗师的耐心说服才安心留下来治疗并坚持服药。相应的问题呈现出来,治疗契机就出现了。

  3个月后,患者有一次自发地给自己画出了红色衣服,站在窗前,一副充满期待的神情。画面构图稳定,人物情绪饱满,色彩温馨,线条流畅。与前一幅相比,差异显著,看得出心境已然变化。这是一棵生命之树,代表自己的生命能量。树的形象,枝繁叶茂,生命旺盛,我们有目共睹。作者以树为意象,表达人生的向往。 这幅春意盎然的作品竟然出于隆冬季节。 途中的人物,手插衣袋,口衔枝条,悠然惬意,无忧无虑。作者没有因身患心理疾病自卑绝望,正确面对现实和未来,去除负面的自我概念,重建了健康的自我。绘画是我自己舒缓压力、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在绘画中,我“画掉”了很多自己内心的负担,而都市生活的喧嚣、忙乱也在绘画之中退却了。每每回忆儿时的记忆,出现在脑海的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单纯的天色与旷野,只有两种颜色。当再次回到现实,感到整个人的更新。

  当代的女性,身肩重任。爱情要浇灌、子女要抚育、双亲要照顾、个人要成长。真想找个角落躲一躲。这个角落不豪华,也不要艳阳高照。让电脑长起蛛网,让卷宗落满灰尘。我想给心做个瑜伽。热望在心里涨满,生命向体外勃发,上下求索的我,无以表达,捡起画笔,就让它化成三原色。用红黄蓝的绚丽,宣泄我满心的激越。用和谐的色调,沉淀我身心智慧。在一个无人的下午找个开阔地, 与树林共呼吸,与夏虫同嬉戏。让心灵有氧。

 <b> 轻生者亲友一起推开下一扇窗

</b>

  轻生: 很多产品都有说明书。但当我们来到世间的时候,并没有带上一本说明书,我们的人生很多时候也是在迷茫中度过。而当我们遭遇危机的时候,就会更加困惑。研究表明,一个人自杀,会给周围6个亲友带来心理创伤和影响。预防自杀、帮助自杀者亲友,成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另一项重头任务。 专业人士和自杀者亲友们,正在共同努力,用心来书写这样一本生命的说明书。

  承受失去与面对哀伤由于大环境的原因,多数人觉得家里出了自杀者是件很丢面子的事情,会出现极度自责、内疚、痛苦等心理反应。亲属往往无法正常地宣泄哀伤,甚至会通过开水龙头、开音响,来掩盖自己哭泣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亲友自己往往很难从哀伤与创伤中走出来。 为了对自杀者亲友的哀伤和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从2002年10月开始,先后通过媒体、医院门诊、热线电话等渠道联系到自杀者的亲属,为轻生者及亲友提供免费心理情感支持活动。两年多以来,亲友小组已经进行了二十几期,近百个经历过自杀的家庭成员,在小组活动中舒缓哀伤,走出创伤,重建生活。亲友小组的组织方式每个支持小组的活动周期一般为4~ 6次,在正式活动之前,组员需要签署协议,保证对别人分享的信息保密。

  小组活动的过程和主题:第1次主题:沟通通过自我介绍和游戏达到彼此熟悉了解。因为参与者在自己的生活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所以在活动中要让他们自己参与选择。第2次主题:探讨自杀的原因,帮助亲友缓解强烈的自责感和内疚感 在轻生者离去后,很多亲人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自杀”。由于在小组中也有本人曾经自杀的组员,因此会通过组员彼此的分享来帮助亲友了解自杀原因。

  第3~5次主题:再认识悲伤 当亲人去世后,哀伤要经历4~5个阶段,通过组员讲自己的故事,让大家在一起探讨创伤、丧失及悲伤的过程,组员互相支持,共同走过哀伤的阶段。在这阶段也进行关于抑郁的讨论。自杀未遂者和自杀者亲友往往缺少对抑郁症知识的了解,通过活动,大家可以了解到抑郁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而不是由于抑郁者本人无能或性格问题。最后1次户外活动的主题:放飞希望 小组的最后一次活动一般为户外活动,根据不同的活动形式设定主题。可以在春天种树、放风筝;也可以在秋天采摘、体验农家生活等,目的就是要参加者认识生命就是在经历了四季的风霜雨雪后才能见到彩虹,才能更坚强。



  小组故事: 破茧而出的心2004年12月25日亲友小组在地坛公园的蝴蝶园举办圣诞联欢。蝴蝶园的园主讲述了蝴蝶的生命过程,特别提到必须是蝴蝶用自己的力量冲破茧子,如果是他人用外力剪破茧子,反而会造成伤害。蝴蝶的故事和亲友们自己的生命过程一样,在经历种种痛苦、挣扎之后也可以破茧而出。小组参加人数:每组6~10个人,最多不超过12人。活动时间间隔:实际操作中从1周到 1个月不等。在亲人刚刚去世期间,要根据其哀伤程度考虑其间隔时间的疏密,一般1周~10天是比较合适的。





 <b> 心理危机干预能为我们做什么

</b>

  TH:不久以前,发生了包头空难、海啸等突发性的危机,我们在处理灾难时,应采取什么样的干预措施呢?

  P:在灾难之后,首先需要对受灾人群的心理状态进行普查,看哪些人正处于严重的心理危机中。有的人承受能力强,而对有的人,则是一个非常大的创伤,需要进行心理干预,马上对其进行安慰,让他们把所见所闻和不良情绪诉说出来,严重的需要服用安定等药物来稳定情绪。 除了当时立刻的干预,灾难之后有的人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比如失眠、多梦、抑郁等。因此在灾难发生后两年之内,每6个月就应进行一次普查和评估,对有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需要进行长期的干预治疗。

  TH:在<u>发达</u>国家,预防心理危机的系统是怎样的?

  P:美国在自杀和心理危机干预领域最大的一个力量,就是自杀者亲友组织。他们有的自己组成小组、团体,彼此帮助支持,并邀请专家的参与。有的则能说服政府对心理健康工作给予赞助。美国不同的州和地区都有自己的心理干预计划,并实现了资源共享。北美(美国和加拿大) 200多部危机干预热线都使用同一个热线号码,如果有人来求助,则从最接近的电话开始转接,如果不能接听,马上就会转移到临近地区的下一部电话,以保证迅速的、高质量的心理服务。

  TH:国内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正在进行什么样的计划呢?

  P: 我们中心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正在进行人员素质培训和技术更新,从事自杀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志愿者需要经过6个月的培训,但只有1/2到1/3的人能通过培训。我们还准备在6个月之后在全国建立10个合作的点儿,连上10个热线,申请一个全国通用的3位数的心理危机干预号码,保证任何人、任何地方,都能接受高水平的心理咨询服务。

  TH:做咨询工作对自己有哪些影响? 平常您是怎么调整自己的?

  P:在我们的热线咨询中,接到的骚扰电话不少。有的咨询员一连能接到5个骚扰电话,受到骚扰后接下一个电话还能不能非常耐心?所以我们建立了督导机制,每个咨询员都能通过督导进行心理疏导。 高水平的心理治疗师都应当学会自我的心理调整技术。国外的临床心理学家在取得执照之前,自己需要接受1~2年的心理治疗,我就接受了两年。 我一般通过锻炼身体,看电影,听音乐,和爱人谈心来调节自己。我能够有技巧地调整自己,不会因自己的问题影响到工作,也不会因工作影响到自己。对于心理健康的人,应当知道什么情况下该寻找帮助。如果我自己真的需要帮助,我也会向别的心理学家求助。

  TH:那么,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求助心理医生呢?

  P:一般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但如果情绪低落连续比较长的时间,譬如2周以上;并影响社会功能,如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以及料理家庭的能力都明显下降,那就值得重视,需要去求助心理医生。 求助不是弱者的表现,心理健康的人应当知道什么情况下该寻求帮助。

  不管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如果影响正常生活超过两周,就应该求助。



 <b> 关注PTSD,关注女性

</b>

  灾难事件带给人们的心理危机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这些心理阴影会潜伏下来,造成长期的、甚至永久性的心理创伤。这个心中的暗疾,随时可能诱发存在于记忆中的创伤经验,逐步蔓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b>有4类人群容易患上PTSD: </b>

  一类是“虎口脱险”的幸存者,美国“9·11”事件中,就有近三分之一的幸存者患上了此症。一类是死难者家属及朋友,他们都会经历相似的心理历程:震惊、否认、怀疑、恐惧、愤怒、痛苦。 一类是前线救援者、媒体工作者等事后介入现场的人群。 最后一类是敏感、易感人群,特别是女性,他们透过二手消息或经由媒体得到讯息,虽然人不在事发现场,但由于比较敏感,所以也像亲历其境般感到不安,出现创伤后的应激反应。

  研究表明,在经历了猛烈的创伤或目睹一场大灾难后,有 5%~10%的人会患上夜游症、情绪失控、神经衰弱和其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对创伤性事件经历者进行不同时期的心理干预可以减轻他们不良反应的程度。

  面对灾后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创伤后症候群,如何能平息他们心中的“灾难”,引导他们从灾后的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帮助他们控制化解极度悲伤的情绪,针对群体或者个体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救援,正在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其实,不只是在灾难中,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负面事件,有时甚至都不是亲历,不过是看到、听到、感到,都可能会伤害到我们易感的心。

  作为女性,回避和否认这些负面事件,抑制和忽略这些负面情绪,只会使我们沉入心理黑洞,更加无助。当我们了解了灾难和危机对心理的影响、以及我们可以如何去做的时候,女性的敏感、温柔、包容,会成为一种巨大的生命能量。

  令编辑特别感动的是,这次我们采访的对海啸、空难等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专家,几乎都是女性。她们用女性的感性与智慧,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来自心理危机干预第一线的故事。

让回家的日子不再有噩梦



 <b> 海啸幸存者:让回家的日子不再有噩梦 </b>

  经历海啸后,幸存者的内心世界也如同被海啸入侵的海滩一样,混乱不堪。面对灾后的废墟,人们会清理现场,掩埋逝者,重建正常生活。而灾后的内心世界也需要清理。心理重建的重要一步,就是帮助经历者整理自己的经历、感受、症状,进而找到积极的应对方式,从灾难的影响中走出来。  

  事件回放2004年12月24日,杭州旅行团一行27人出发前往泰国普吉岛。 26日上午,旅行团从普吉岛前往披披岛,上岸时遭遇海啸,导游带领大家和海啸进行了一场生死赛跑,先是跑向附近三层楼高的酒店躲避,在海水退后,又一起撤到酒店后的山上,并在露天过了一晚。当时有游客受伤,还有两名游客失踪。 28日上午,整个旅行团26名游客在导游带领下回到上海浦东机场,一个也没有少。当天下午,全团安全返回杭州。   

  海啸之后,很多国家都派出了自己的心理专家前往现场进行心理干预。杭州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对归来的杭州游客进行了心理干预。  

  海啸后的心理反应 “和《后天》里一模一样。”

  回国后休息了一两天,杭州游客就上班了,他们基本都是同一个单位的。但是上班之后,领导发现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各种异常情况,比如:

  工作效率下降

  紧张,不放松,注意力不集中

  说话走神,反应迟缓

  过度敏感,比如听到电话铃声、外面声响等就受惊

  不能独处一室

  单位决定为大家求助心理学家。

  集体干预: 这口气一定要叹出来

  杭州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专家们预料这些游客会出现灾难后急性心理反应,正要和他们联系时,也得知这些游客非常需要心理服务,双方不谋而合,当晚中心就立刻制定了一个方案,就是按照国际上通用的CISD(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方法,即紧急事件后集体心理晤谈法,对杭州游客进行心理干预。 对于这20多名游客,分了三个组。每个小组有两名咨询师。

  进行这个晤谈大约两个半小时。看似简单,但其实中间有很多技巧,对咨询师的要求很高,因为咨询师必须要掌握整个场面的氛围。在说到当时的情景时,有的人可能会情绪非常激动,必须要控制好,如果处理得不好,会影响到其他人。



  干预结束后,大多数人表示,心理的压抑感缓解了很多,消除了莫名的恐慌。一周后尚有3、4位反应较大者需要进一步的心理辅导。

  集体心理晤谈的6步骤CISD方法是对受到突发事件的群体进行紧急干预的方法。进行CISD的最佳时间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48~72小时之间。前面留出的48小时是给人身体自然的应对机制起作用。在 48~72小时之间,突发事件依然保持在人注意的中心,这时进行干预可以帮助人获得对当时情况的清晰图景(而非经过情感作用放大的图景),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身心反应,避免不良应对方式,减少突发事件产生的心理伤害。

  <b>CISD的标准程序分为6个步骤</b>

  介绍期小组成员彼此自我介绍。专家在这时会介绍活动的原则。

  解释期专家会让每个人分享,在事件现场,当时发生这个情况,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让事情回放。

  感受期每个人分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在这个阶段,有的人会回避,因为这是一段非常痛苦的回忆。但还是要求每个人要谈出来。

  症状期通过讨论明确每个人痛苦的症状是什么。比如有什么样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什么样的行为反应(如不能独处)等。

  辅导期由于每个人的适应能力不同,这个阶段是让人区分哪些反应是正常的、合理的,哪些反应是过度的。突发事件后一月内出现的对事件的敏感反应,被动的回忆,情绪变得烦躁或者抑郁,和人疏远等,属于突发事件后的一般反应。但如果说一月后这些反应没有减弱,则是过度了。对于这些心理反应,转移注意力,培养兴趣,计划自己一天的工作,和亲人沟通自己的感觉,或者求助心理医生,都是积极的应对方式。但如果通过喝酒等方式来对付心理反应,或者强制压抑就不是好的应对方式。

  总结期 总结整个访谈的过程,回答组员的问题,提供后续服务的保证。  



  <b>把一切阴影剥离开

</b>

  空难亲属和救援者把一切阴影剥离开

  创伤后的典型应激反应一般包括:

  闯入性回忆:不是主动的回忆,而是突然的、被动的回忆,这种回忆一出现,让人感到非常激动、恐怖震惊。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也可能出现噩梦,不一定是这个事件的梦,也可能会是被人追杀。

  和事件有关的反应:比如经历海啸的人,可能听到风声、雨声就会有惊觉反应。

  我治疗过这样一个妈妈,2000年孩子出生不久就夭亡了,后来她又生了一个孩子,现在已经3岁了。可是孩子稍有风吹草动她就非常焦虑,就会想到孩子会死。这种焦虑已经严重影响到她的健康和生活。这就是一种创伤后的反应。

  当年,她第一个孩子过世时,她曾经有半年的时间没出家门。尽管如此,她说当时自己“没有想到要看心理医生。”

  <b>灾后心理干预不是奢侈品 </b>

  去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海啸,让整个世界陷入猝不及防的震惊与哀伤中。对灾后心理干预反应最快的是泰国政府。12月28日,海啸发生的第3天,政府组织了专门的心理卫生医疗队进入灾区。

  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也有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先后进入灾区。澳大利亚对返回的救援人员安排了与心理专家会谈。世界卫生组织向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派出专家,全面估计灾后心理健康的需求。

  很多人有一个挺普遍的概念,觉得心理干预在初期没什么可做的,要等救援工作完成之后,才轮到精神卫生工作者出场。而此次海啸事件中,许多专家反复强调:灾后心理干预不是可先也可后、可有也可无的“奢侈品”,而应该伴随着整个救助过程,在救援一启动就开始进行的。比如,在救援人员进入灾区前就应该有一些心理准备,不然很容易在面临废墟、尸体等等惨况时不知如何应付。

  专家甚至建议,有条件的话,每一支派往灾区的救援队伍都应该配备精神卫生人员。尽管救援人员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但如能及时干预,比如每天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做一个简单的集体晤谈,可能避免很多心理问题。

  为了预防灾后瘟疫,泰国政府一度大批处理了死难者的尸体。 CNN甚至反复出现这样的电视画面:推土机将成堆的尸体推入大坑中掩埋。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认为,这对死难者、失踪者的亲人,以及幸存者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是难以估计的。在世卫专家的建议下泰国政府更正了这样的做法。  



  专家强调,当政府协调、安排整个救援工作时,应该有精神卫生人员的参与。如果心理健康的问题受到忽略,可能会在灾难后继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合理的反应时间:遇到灾难、亲人意外死亡等事情,对人会是很大的打击。一个月之内经常想到、悲伤、哭泣都是正常的。如果一个月之后反应还很严重,则需要寻求心理帮助。如果不及时处理,随着时间的延续,灾难的影响也一直会延续,处理的难度也会增加。

  事件回放:2004年11月21日8时20分,由包头飞往上海的Mu5210航班起飞后不久在包头机场附近的南海公园坠毁。机上47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8时24分,包头消防队接到报警,开始进行救火和打捞工作。有1000多名公安、武警参加了行动。 2004年11月23日,根据11.21空难 事故调查组新闻发布,约300名遇难者亲属已经抵达包头。

  空难后的心理反应:遇难者家属的反应:否认,震惊,麻木,痛苦,愤怒…… 救援人员的反应:恐惧,悲伤,烦躁,工作倦怠…… 对这些心理反应需进行及时的干预。

  干预的过程:11.21包头空难发生当天中午12:00心理干预专家组接到通知,临危受命,下午1:20分出发,2:30赶到现场,开始启动心理干预。第2天,11月22日,心理干预组印发宣传单分发给所有参与救援工作的人员,上面有心理干预组所有人的手机号,随时待命。在心理康复科原来住院治疗的病人全部转移到其他病区,腾出病房准备处理紧急情况。所有的直系亲属,都要在房间里做一对一的干预,这个过程短则四五十分钟,长则两个小时。旁系亲属们是一对多,在走廊上、在大厅里,经常要随时随地交谈。武警官兵和工作组的人员也有心理上的反应,主要是群体的干预。10天之内,心理干预组马不停蹄地从一家赶往另一家,从一处赶往另一处。经过这10天,有人嗓子都哑了。对亲属进行心理干预在得知噩耗的最初,人的反应往往是否认、震惊和麻木。在下一个阶段,则是痛苦、绝望等极为强烈和痛苦的情绪。心理干预的目的,就是帮助亲属们达到第三个阶段,即情感上对事实的接纳和生活中良好的适应。

  个案: 如何把坏消息妥善告诉家属谁愿意去报丧呢?告知亲属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其中最困难的一个,是一名70多岁的老人,她在空难中失去了和自己感情最好的长子。老人身体不好,心脏有问题,大家都担心知道情况之后老人承受不住出意外。空难组不敢去说,工作组不敢去说,医务组不敢去说,最艰巨的任务留给了我们。经过详细的计划,我花了4天的时间和老人沟通,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情感上的准备我开始是告诉老人,他的儿子身体有些不好,然后每天逐渐加重事情的严重程度,第二天就是病很严重,第三天是需要抢救。老人是那种心理防御很强的人,当我在和她谈到这些不好的事情时,老人总是把话题转移到别的地方。所以当时我觉得最痛苦的事就是不得不一次次把她拉回来,让她面对现实。后来老人有点接受了,让亲属“冲一冲”,还开始考虑后事。这样让老人慢慢从情感上做好儿子有可能会离去的准备。  

  认知上的准备在交谈中,我在不断地铺垫,让老人感觉到自己的力量。这位老人平时是全家的主心骨,在交谈中不断强化这一点,从老人平时操持全家的能力,唤起她的自我效能感与责任感。这种认知是当老人得知噩耗之后让自己坚强起来的支持力量。

  身体上的准备我们从医疗上、饮食上,给予老人最好的条件,还适当给予了一些药物帮助老人在这几天都能睡好觉。第4天,在老人吃过早饭,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才告诉老人噩耗。当时门外医务组都在待命,随时准备抢救。 由于前期做了充分的工作,老人接受了儿子已经不在了的事实。到后来还表示要照顾好比自己年龄大的老伴,管好这个家。 鼓励倾诉,给予支持悲伤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如果压在心底会对人产生巨大的伤害。开始的否认、麻木虽然使人暂时平静,但却延迟了人对现实的接受。

  一定要哭出来在遭遇创伤的当时充分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是一种需要鼓励的应对方法。记得有一个妻子,一直不哭,<u>眼睛</u>通红,喉结老在一上一下,好像泪在往肚子里咽。我们赶到她那里后,经过一再的安慰、鼓励、劝说,她终于哭了出来。她哭出来后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哭过之后,她开始向我们倾诉,讲自己和丈夫之间的感情是多么好,丈夫如何关心她,还给我看她的丈夫临上飞机前给她发的短信,上面写的是“我已经上飞机了,马上就会起飞,很快就会到了。你和孩子怎么样?我爱你们。”经过这样的哭泣和倾诉之后,她的情绪平稳了很多。

  找到新的支撑点在经历了创伤之后,人需要同时面对现实中的的种种问题。帮助创伤者树立信心,看到希望,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的剧变。 有的妻子平时很依赖丈夫,丈夫不在了除了感到悲痛,还会觉得自己无力承担家庭责任。比如一个妻子,怀抱只有两岁的孩子,几近崩溃。我会挖掘她的潜能,让她看到自己的能力和长处,告诉她:“很多经历灾难的母亲都非常坚强,你也能行。”说过之后,停下来看她的反应,再继续给她支持。



  借助情感支持系统的力量我们给直系亲属做工作的另一个办法就是通过旁系亲属。比如有一个母亲失去了自己的独子,是两个侄子陪着来的,我就要先告诉两个侄子,一定要让老太太感到她虽然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但还可以依靠你们。

  社会支持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起到我们起不到的作用。对救援人员的心理干预救援人员往往会体会到复杂的情绪。当他们对自身的心理反应缺乏了解时,心理上的困扰会更大。对他们的干预是让他们认识自己的反应,调整心态,以完成任务为注意力的核心,减少情绪上的卷入。

  <b>这种心理剥离主要是从3方面进行:</b>

  减少视觉接触工作人员一旦离开工作现场,杜绝继续谈论,也禁止看电视,因为电视上在不停地放空难的场面。(对于驾驶员,如果遇到交通事故,最好视线离开车祸现场,不要盯着看)

  把负面刺激中性化,减少情感联结一个刺激有多可怕,取决于人的理解,特别是情感联结。我们对工作人员强调这是一项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达到目标就好,不要陷在里面。不要去想死者如何悲惨,他经历了什么情况等等,减少和死者的情感联结。因为这不是救援人员的工作,也不是他们能够改变的。这样可以让他们把经历的负面刺激中性化。后来工作组的人去吊唁遇难者,陪亲属去太平间认领死者,都能顺利进行下去。官兵反映:“感觉舒服多了。”

  强调不幸事件的偶然性当人过度把自己和负面事件联结的时候,就会扩大化,觉得这就是世界的全部。在干预中我常常让他们去想,在事发当时,商场里的人在干什么?街道上的人在干什么?他们都在正常生活。强化   

  不幸事件是偶然的,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同不幸事件剥离开。干预者自己的心理剥离: “进得去,也出得来”在干预过程中我们要和亲属共情,投入到亲属的情感里面,甚至会和她们一起哭。但我们知道我们需要控制自己,情感不能陷得太多,还要掌握整个场面,帮助他们学会控制。但干预结束后有时我们的情绪会有一定影响,我们干预小组会自己安排时间互相督导,将“心理垃圾”及时倾倒掉。但每次从亲属住的宾馆一出来,我们会立刻开始说无关的话,甚至要开开玩笑,比如这家宾馆的地毯好不好看,电梯快不快之类的,不再谈刚才的事情。这样我们才能去做下一个干预,要不然不要说连续做10天,做一两天就要情感枯竭了。心理医生的建议:为自己做点什么 空难做干预时,我常对工作组的人说,你们要为自己做点什么,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工作每天接触的都是负面的东西,要学会了把自己从身边所有的不快乐剥离开,收回自己。其实,面对灾难更能看出一个人自我的强度。人是要有自我的,一个强大的自我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危机。 为自己做点什么吧,从现在开始。  

 <b> 绘画治疗:给右脑疗伤

</b>

  孟沛欣 心理学博士,艺术治疗师,现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主要从事绘画艺术与心理发展方面的研究。

  画出你的伤痛画出你的心情面对伤痛的你,我和你一样,无言以对 但,我愿帮助你“画掉”心灵的苦痛重建生活的秀美与明丽图景。这时的绘画不是审美意义上的,而是心理意义上的。绘画者面对自己的作品,会不自觉地回忆到灾难场面。而此时的回忆是安全的,不同于创伤性反应中的“闪回”。 绘画是一种离心灵很近的过程,对生理和心理都有独特的影响。绘画创作、绘画作品本身,以及将绘画作品用言语表达出来,都能起到得天独厚的心理治疗效果。经历创伤的人,右脑中往往印刻着很多的灾难图景与情绪,而绘画治疗则可以作用于右脑,起到不同于言语性的治疗方法的作用。用左脑的钥匙打不开右脑的锁创伤的治疗是一门独立的、极其专业的学科。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有认知疗法、行为疗法、暴露疗法等,而绘画治疗对于治疗创伤也独有疗效。为什么我们从理性上接受了一切,可就是走不出来?因为创伤印刻在我们的右脑,思维的左脑其实力不从心。这时用语言去劝说对方脱离痛苦往往不够。

  美国心理学家Ley说:“用左脑的钥匙打不开右脑的锁”。 我们大脑的左半球主管逻辑、推理、演算、判断,是依靠言语来进行的。右脑主管视觉经验,如颜色、线条、节奏等,直接处理图像信息,以视知觉进行思维。创伤反应带来的最严重的痛苦是情绪困扰,灾难性画面透过视觉作用于人的情感。因此针对右脑进行情绪调节则是一种有效的出路。重回灾难现场,而后复元在绘画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创造安全的气氛,陪伴经历者一点点接近创伤性场面,并借助适当的绘画材料用视觉图像直接呈现出反复闯入的灾难情景。这时的绘画作品不是审美意义上的,而是心理意义的。绘画者面对自己的作品,会不自觉回忆到灾难场面,而此时的回忆是安全的,不同于创伤性反应中地“闪回”,部分情绪可以被唤起,通过一次次的讲述,逐渐使得创伤性画面远离现实、不具伤害性,受伤者能够分清现实与想象,渐渐从严重的情绪体验中脱离出来。心理的困扰借此得到一定程度的处理。



  有经验的治疗师还会再结合其他的心理治疗方式,经过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情绪宣泄、认知重建等一系列复杂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治疗技术,使患者有机会得到康复,尽快重返现实生活。这位病人在遭遇创伤之后,心理发生障碍,住院期间,我对她进行了绘画治疗。看得出,最初住院期间的感受是相当痛苦的,形同囚徒。面对多彩的颜料盒,病人只愿使用黑色来表达自己。经过治疗师的耐心说服才安心留下来治疗并坚持服药。相应的问题呈现出来,治疗契机就出现了。

  3个月后,患者有一次自发地给自己画出了红色衣服,站在窗前,一副充满期待的神情。画面构图稳定,人物情绪饱满,色彩温馨,线条流畅。与前一幅相比,差异显著,看得出心境已然变化。这是一棵生命之树,代表自己的生命能量。树的形象,枝繁叶茂,生命旺盛,我们有目共睹。作者以树为意象,表达人生的向往。 这幅春意盎然的作品竟然出于隆冬季节。 途中的人物,手插衣袋,口衔枝条,悠然惬意,无忧无虑。作者没有因身患心理疾病自卑绝望,正确面对现实和未来,去除负面的自我概念,重建了健康的自我。绘画是我自己舒缓压力、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在绘画中,我“画掉”了很多自己内心的负担,而都市生活的喧嚣、忙乱也在绘画之中退却了。每每回忆儿时的记忆,出现在脑海的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单纯的天色与旷野,只有两种颜色。当再次回到现实,感到整个人的更新。

  当代的女性,身肩重任。爱情要浇灌、子女要抚育、双亲要照顾、个人要成长。真想找个角落躲一躲。这个角落不豪华,也不要艳阳高照。让电脑长起蛛网,让卷宗落满灰尘。我想给心做个瑜伽。热望在心里涨满,生命向体外勃发,上下求索的我,无以表达,捡起画笔,就让它化成三原色。用红黄蓝的绚丽,宣泄我满心的激越。用和谐的色调,沉淀我身心智慧。在一个无人的下午找个开阔地, 与树林共呼吸,与夏虫同嬉戏。让心灵有氧。

 <b> 轻生者亲友一起推开下一扇窗

</b>

  轻生: 很多产品都有说明书。但当我们来到世间的时候,并没有带上一本说明书,我们的人生很多时候也是在迷茫中度过。而当我们遭遇危机的时候,就会更加困惑。研究表明,一个人自杀,会给周围6个亲友带来心理创伤和影响。预防自杀、帮助自杀者亲友,成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另一项重头任务。 专业人士和自杀者亲友们,正在共同努力,用心来书写这样一本生命的说明书。

  承受失去与面对哀伤由于大环境的原因,多数人觉得家里出了自杀者是件很丢面子的事情,会出现极度自责、内疚、痛苦等心理反应。亲属往往无法正常地宣泄哀伤,甚至会通过开水龙头、开音响,来掩盖自己哭泣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亲友自己往往很难从哀伤与创伤中走出来。 为了对自杀者亲友的哀伤和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从2002年10月开始,先后通过媒体、医院门诊、热线电话等渠道联系到自杀者的亲属,为轻生者及亲友提供免费心理情感支持活动。两年多以来,亲友小组已经进行了二十几期,近百个经历过自杀的家庭成员,在小组活动中舒缓哀伤,走出创伤,重建生活。亲友小组的组织方式每个支持小组的活动周期一般为4~ 6次,在正式活动之前,组员需要签署协议,保证对别人分享的信息保密。

  小组活动的过程和主题:第1次主题:沟通通过自我介绍和游戏达到彼此熟悉了解。因为参与者在自己的生活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所以在活动中要让他们自己参与选择。第2次主题:探讨自杀的原因,帮助亲友缓解强烈的自责感和内疚感 在轻生者离去后,很多亲人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自杀”。由于在小组中也有本人曾经自杀的组员,因此会通过组员彼此的分享来帮助亲友了解自杀原因。

  第3~5次主题:再认识悲伤 当亲人去世后,哀伤要经历4~5个阶段,通过组员讲自己的故事,让大家在一起探讨创伤、丧失及悲伤的过程,组员互相支持,共同走过哀伤的阶段。在这阶段也进行关于抑郁的讨论。自杀未遂者和自杀者亲友往往缺少对抑郁症知识的了解,通过活动,大家可以了解到抑郁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而不是由于抑郁者本人无能或性格问题。最后1次户外活动的主题:放飞希望 小组的最后一次活动一般为户外活动,根据不同的活动形式设定主题。可以在春天种树、放风筝;也可以在秋天采摘、体验农家生活等,目的就是要参加者认识生命就是在经历了四季的风霜雨雪后才能见到彩虹,才能更坚强。



  小组故事: 破茧而出的心2004年12月25日亲友小组在地坛公园的蝴蝶园举办圣诞联欢。蝴蝶园的园主讲述了蝴蝶的生命过程,特别提到必须是蝴蝶用自己的力量冲破茧子,如果是他人用外力剪破茧子,反而会造成伤害。蝴蝶的故事和亲友们自己的生命过程一样,在经历种种痛苦、挣扎之后也可以破茧而出。小组参加人数:每组6~10个人,最多不超过12人。活动时间间隔:实际操作中从1周到 1个月不等。在亲人刚刚去世期间,要根据其哀伤程度考虑其间隔时间的疏密,一般1周~10天是比较合适的。





 <b> 心理危机干预能为我们做什么

</b>

  TH:不久以前,发生了包头空难、海啸等突发性的危机,我们在处理灾难时,应采取什么样的干预措施呢?

  P:在灾难之后,首先需要对受灾人群的心理状态进行普查,看哪些人正处于严重的心理危机中。有的人承受能力强,而对有的人,则是一个非常大的创伤,需要进行心理干预,马上对其进行安慰,让他们把所见所闻和不良情绪诉说出来,严重的需要服用安定等药物来稳定情绪。 除了当时立刻的干预,灾难之后有的人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比如失眠、多梦、抑郁等。因此在灾难发生后两年之内,每6个月就应进行一次普查和评估,对有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需要进行长期的干预治疗。

  TH:在<u>发达</u>国家,预防心理危机的系统是怎样的?

  P:美国在自杀和心理危机干预领域最大的一个力量,就是自杀者亲友组织。他们有的自己组成小组、团体,彼此帮助支持,并邀请专家的参与。有的则能说服政府对心理健康工作给予赞助。美国不同的州和地区都有自己的心理干预计划,并实现了资源共享。北美(美国和加拿大) 200多部危机干预热线都使用同一个热线号码,如果有人来求助,则从最接近的电话开始转接,如果不能接听,马上就会转移到临近地区的下一部电话,以保证迅速的、高质量的心理服务。

  TH:国内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正在进行什么样的计划呢?

  P: 我们中心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正在进行人员素质培训和技术更新,从事自杀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志愿者需要经过6个月的培训,但只有1/2到1/3的人能通过培训。我们还准备在6个月之后在全国建立10个合作的点儿,连上10个热线,申请一个全国通用的3位数的心理危机干预号码,保证任何人、任何地方,都能接受高水平的心理咨询服务。

  TH:做咨询工作对自己有哪些影响? 平常您是怎么调整自己的?

  P:在我们的热线咨询中,接到的骚扰电话不少。有的咨询员一连能接到5个骚扰电话,受到骚扰后接下一个电话还能不能非常耐心?所以我们建立了督导机制,每个咨询员都能通过督导进行心理疏导。 高水平的心理治疗师都应当学会自我的心理调整技术。国外的临床心理学家在取得执照之前,自己需要接受1~2年的心理治疗,我就接受了两年。 我一般通过锻炼身体,看电影,听音乐,和爱人谈心来调节自己。我能够有技巧地调整自己,不会因自己的问题影响到工作,也不会因工作影响到自己。对于心理健康的人,应当知道什么情况下该寻找帮助。如果我自己真的需要帮助,我也会向别的心理学家求助。

  TH:那么,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求助心理医生呢?

  P:一般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但如果情绪低落连续比较长的时间,譬如2周以上;并影响社会功能,如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以及料理家庭的能力都明显下降,那就值得重视,需要去求助心理医生。 求助不是弱者的表现,心理健康的人应当知道什么情况下该寻求帮助。

  不管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如果影响正常生活超过两周,就应该求助。



 <b> 关注PTSD,关注女性

</b>

  灾难事件带给人们的心理危机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这些心理阴影会潜伏下来,造成长期的、甚至永久性的心理创伤。这个心中的暗疾,随时可能诱发存在于记忆中的创伤经验,逐步蔓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b>有4类人群容易患上PTSD: </b>

  一类是“虎口脱险”的幸存者,美国“9·11”事件中,就有近三分之一的幸存者患上了此症。一类是死难者家属及朋友,他们都会经历相似的心理历程:震惊、否认、怀疑、恐惧、愤怒、痛苦。 一类是前线救援者、媒体工作者等事后介入现场的人群。 最后一类是敏感、易感人群,特别是女性,他们透过二手消息或经由媒体得到讯息,虽然人不在事发现场,但由于比较敏感,所以也像亲历其境般感到不安,出现创伤后的应激反应。

  研究表明,在经历了猛烈的创伤或目睹一场大灾难后,有 5%~10%的人会患上夜游症、情绪失控、神经衰弱和其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对创伤性事件经历者进行不同时期的心理干预可以减轻他们不良反应的程度。

  面对灾后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创伤后症候群,如何能平息他们心中的“灾难”,引导他们从灾后的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帮助他们控制化解极度悲伤的情绪,针对群体或者个体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救援,正在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2 18: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理干预完全必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4-12-27 03:16 , Processed in 0.0733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