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回复: 0

创业用人的“不二法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2 18: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上最常用、最需要的学问恐怕就是识人、用人学问了。同时,企业对人的管理也要审时度势,宽严有度。该管的要管、不该管的事就不要管。要“一半清醒一半醉”。要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是决策水平和人才素质的竞争。



  企业的拥有者怎样选好人、用好人,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企业的骨干力量形成一个团结合作、奋发向上的优秀团队,这是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乘风破浪、胜利前进的关键。



  世界上最常用、最需要的学问恐怕就是识人、用人学问了。



  毛**曾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就是出主意、用干部。很多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清末名臣曾国藩在识人、用人的问题上可以说是研究了一生。还写了一部人学专著《冰鉴》。一部浩如烟海的《二十五史》和司马光主笔的《资治通鉴》都是通过大量的历史事件,总结识人、用人和因而成败得失的记录。但是,这门最需要、最常用的学问,又是最深奥、最难学、变化多端、难以把握的学问。古今中外很多大人物因用人而成功或因用人而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而其中很多事情往往坏在他最亲近、最相信的身边人身上。“除了上帝、相信自己”成了一些人的名言。



  但是,要做成一件大一点的事情,不可能事必躬亲。必须用人。不少人就认为“自己的亲人最可靠”,“打虎还是亲兄弟,上阵还是父子兵”。这种思想就使不少家族式企业应运而生。可是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家族企业也会在内部产生这样哪样的问题,进而危及企业的生存或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因而,识人、选人、用人就成了企业家们必须认真研究的学问了。



  企业用人向来没有一定的模式。都是根据企业、人员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条件不同、两个企业用同一种方法去用人可能有的成功而有的失败。所以正象我前面帖子里提到的,企业的用人即要讲原则性又要讲灵活性。同时,由于中国的国情限制,很多事情是能说不能做或能做而不能说的。用人问题因为涉及到“权谋”、“道德”等问题,说者大都讳莫如深。因而,在下也只能将有些共性的东西与网友们在这里浅议:



  1.掌握企业的初创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用人的不同标准和方法。初创期要的是“跨马能够闯天下”的人才。而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就需要“提笔能够定太平”的人物了。正如毛**所说的,开始你是革命的动力,到了一定的时期,你就可能成为革命的阻力或对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有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不断地“吐故纳新”,淘汰哪些个相形见拙的人员,企业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种“吐故纳新”有时是残酷的,但是却是企业发展所必须的。对于创业时的“开国元勋”可以用金钱、股份、闲职去安抚,却不可以为了这些人的情绪和“面子”而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2.切不可“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所谓“大马拉小车”就是小企业用了大才之人。如三国的庞统当了知县,非百里之才到任后终日饮酒作乐,消极怠工。但是,“大马”一旦跑起来小车就有被颠覆或摧毁的危险。“小马拉大车”虽然没有这个危险性,但是,由于“小马”气力太小,拉而不动,企业也就无法前进。因而,多深的水养多大的鱼是企业选人用人的明智选择。



  3.世上的人虽然是各种各样,但是,以企业家用人的眼光去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可以信任而不可大用者。这是哪些个忠厚老实但本事不大的人;二是可用而不可信者,这是哪些个有些本事但私心过重,为了个人利益而钻营弄巧、甚至不惜出卖良心的人;三是可信而又可用的人。作为企业家,都想找到第三种人。但是这种人不易识别往往与用人者擦肩而过。为了企业的发展,企业家各种人物都要用。只要在充分识别的基础上恰当使用,扬长避短,合理配置,就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作用。



  4.对员工万万不可太苛。该给员工的工资、福利、奖励一定要言必信、行必果。对有突出贡献的要舍得给票子、给位子,千万不要吝啬。真正做到奖得眼红、罚得心痛才能收到恩威并重的效果。同时也要切记莫受个别员工的蒙蔽。因为管理和被管理始终是对立的,为了某种利益或者是为了取得你的信任和欢心,被管理者往往会自觉不自觉的说出某些假话来蒙蔽你。你千万不要信以为真。最好多问几个“为什么”。因为这些人因此获得利益后,不仅不会感谢你,而背后会笑你是个“笨蛋”或“假帽”。



  5.不要计较下属的缺点和小错。作为企业用人,不是在寻求圣人、贤人,而是寻求对企业有用的人。员工中尽管有的人有这样哪样的毛病,只要不危害企业的利益,不必过分关注和追究。西汉的陈平投靠刘邦后,就有人告他的状。说他在家时与他嫂子私通,投靠项羽不被重用,投靠汉王后又收受贿赂等等。刘帮找到陈平问清情况。陈平说:这些事都有。我哥死后为了侄子我娶了嫂嫂,项羽不重用我我才离他而去,到你这里你没发报酬我只好收礼养家。我可帮你打天下但我不是圣贤,你要找圣贤我可以辞职。刘邦还是把他留下了。后来当了丞相。在保汉室、灭诸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6.尊重人的本性,不要追求员工们对企业的绝对忠诚。记得马克思曾说过:人的各种活动,都是为了追求最大利益。你和你的员工走到一起都是为了追求个人的物资利益或精神利益。虽然其中有感情、友情的成分,但在根本利益发表冲突时,感情、友情就会被冲淡。山盟海誓的夫妻还能“大难来时各自飞”,某些员工口头上对企业的忠诚只可一笑了之,不可信以为真。要宽严相济、威恩并施,用物资和精神利益最大限度的调动积极性。



  7.大胆放权,分级管理。企业稍有发展后,就要采取分级管理。多当裁判员、少当运动员,切莫事事亲自过问。这样,一可以满足中层人员的权力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可以客观公正地处理企业出现的各种问题,防止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三是可以躲过与员工的直接对立,让中层唱黑脸,你唱红脸,以显示你的“宽厚仁慈”之心……



  8.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在目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选人用人就有了很大的可选择性。因而选人用人时,在同等条件下,最好选择哪些经济条件较差,生活困难、急需工作的人。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这些人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大多都能令企业满意。



  9.小事糊涂,大事聪明。作为一个中小企业的老板,关键的技术、主要的客户、原材料和产品的购销网络一定要亲自掌握,定期或不定期的亲自参与。千万不可被一,二个人所控制,否则,一旦有所意外被卡住脖子就后悔不已了。



  10.常用者多批评,短用者多表彰。要外松内紧的考察下属。凡是准备长期使用或准备提拨的员工,要多多指出他们的缺点,使之适应企业;对不准备常用的员工,则要多多地表彰,为“好聚不如好散”作准备。考察员工,切不可象党的组织部门哪样大张旗鼓。要明松暗紧,考察于无形之中。尤其是其对父母,落难者和对犯错误的同事的态度,往往能看出一个人是好心或是坏心、是君子还是小人。如果一个人对父母和落难者毫无孝顺、同情之心,企业若有意外,这种人是依靠不住的。



  11.提拨重用员工不要论资排辈,要以知识、能力和对企业的贡献而定。在同等条件下要把处在底层的员工提上来。比如企业缺一个部门经理,一个一般员工和一个副经理条件相当,你如果把副经理扶正,他会认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你如果提一个员工当经理,他就会感到额外施恩,对企业的忠诚和积极性都会比原来的副经理高得多。虽然原来的副经理会受点影响,但是,这就给许多能力强、资历浅的员工带来了希望。



  同时,企业对人的管理也要审时度势,宽严有度。该管的要管、不该管的事就不要管。要“一半清醒一半醉”。要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是决策水平和人才素质的竞争。



  企业的拥有者怎样选好人、用好人,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企业的骨干力量形成一个团结合作、奋发向上的优秀团队,这是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乘风破浪、胜利前进的关键。



  世界上最常用、最需要的学问恐怕就是识人、用人学问了。



  毛**曾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就是出主意、用干部。很多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清末名臣曾国藩在识人、用人的问题上可以说是研究了一生。还写了一部人学专著《冰鉴》。一部浩如烟海的《二十五史》和司马光主笔的《资治通鉴》都是通过大量的历史事件,总结识人、用人和因而成败得失的记录。但是,这门最需要、最常用的学问,又是最深奥、最难学、变化多端、难以把握的学问。古今中外很多大人物因用人而成功或因用人而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而其中很多事情往往坏在他最亲近、最相信的身边人身上。“除了上帝、相信自己”成了一些人的名言。



  但是,要做成一件大一点的事情,不可能事必躬亲。必须用人。不少人就认为“自己的亲人最可靠”,“打虎还是亲兄弟,上阵还是父子兵”。这种思想就使不少家族式企业应运而生。可是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家族企业也会在内部产生这样哪样的问题,进而危及企业的生存或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因而,识人、选人、用人就成了企业家们必须认真研究的学问了。



  企业用人向来没有一定的模式。都是根据企业、人员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条件不同、两个企业用同一种方法去用人可能有的成功而有的失败。所以正象我前面帖子里提到的,企业的用人即要讲原则性又要讲灵活性。同时,由于中国的国情限制,很多事情是能说不能做或能做而不能说的。用人问题因为涉及到“权谋”、“道德”等问题,说者大都讳莫如深。因而,在下也只能将有些共性的东西与网友们在这里浅议:



  1.掌握企业的初创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用人的不同标准和方法。初创期要的是“跨马能够闯天下”的人才。而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就需要“提笔能够定太平”的人物了。正如毛**所说的,开始你是革命的动力,到了一定的时期,你就可能成为革命的阻力或对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有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不断地“吐故纳新”,淘汰哪些个相形见拙的人员,企业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种“吐故纳新”有时是残酷的,但是却是企业发展所必须的。对于创业时的“开国元勋”可以用金钱、股份、闲职去安抚,却不可以为了这些人的情绪和“面子”而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2.切不可“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所谓“大马拉小车”就是小企业用了大才之人。如三国的庞统当了知县,非百里之才到任后终日饮酒作乐,消极怠工。但是,“大马”一旦跑起来小车就有被颠覆或摧毁的危险。“小马拉大车”虽然没有这个危险性,但是,由于“小马”气力太小,拉而不动,企业也就无法前进。因而,多深的水养多大的鱼是企业选人用人的明智选择。



  3.世上的人虽然是各种各样,但是,以企业家用人的眼光去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可以信任而不可大用者。这是哪些个忠厚老实但本事不大的人;二是可用而不可信者,这是哪些个有些本事但私心过重,为了个人利益而钻营弄巧、甚至不惜出卖良心的人;三是可信而又可用的人。作为企业家,都想找到第三种人。但是这种人不易识别往往与用人者擦肩而过。为了企业的发展,企业家各种人物都要用。只要在充分识别的基础上恰当使用,扬长避短,合理配置,就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作用。



  4.对员工万万不可太苛。该给员工的工资、福利、奖励一定要言必信、行必果。对有突出贡献的要舍得给票子、给位子,千万不要吝啬。真正做到奖得眼红、罚得心痛才能收到恩威并重的效果。同时也要切记莫受个别员工的蒙蔽。因为管理和被管理始终是对立的,为了某种利益或者是为了取得你的信任和欢心,被管理者往往会自觉不自觉的说出某些假话来蒙蔽你。你千万不要信以为真。最好多问几个“为什么”。因为这些人因此获得利益后,不仅不会感谢你,而背后会笑你是个“笨蛋”或“假帽”。



  5.不要计较下属的缺点和小错。作为企业用人,不是在寻求圣人、贤人,而是寻求对企业有用的人。员工中尽管有的人有这样哪样的毛病,只要不危害企业的利益,不必过分关注和追究。西汉的陈平投靠刘邦后,就有人告他的状。说他在家时与他嫂子私通,投靠项羽不被重用,投靠汉王后又收受贿赂等等。刘帮找到陈平问清情况。陈平说:这些事都有。我哥死后为了侄子我娶了嫂嫂,项羽不重用我我才离他而去,到你这里你没发报酬我只好收礼养家。我可帮你打天下但我不是圣贤,你要找圣贤我可以辞职。刘邦还是把他留下了。后来当了丞相。在保汉室、灭诸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6.尊重人的本性,不要追求员工们对企业的绝对忠诚。记得马克思曾说过:人的各种活动,都是为了追求最大利益。你和你的员工走到一起都是为了追求个人的物资利益或精神利益。虽然其中有感情、友情的成分,但在根本利益发表冲突时,感情、友情就会被冲淡。山盟海誓的夫妻还能“大难来时各自飞”,某些员工口头上对企业的忠诚只可一笑了之,不可信以为真。要宽严相济、威恩并施,用物资和精神利益最大限度的调动积极性。



  7.大胆放权,分级管理。企业稍有发展后,就要采取分级管理。多当裁判员、少当运动员,切莫事事亲自过问。这样,一可以满足中层人员的权力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可以客观公正地处理企业出现的各种问题,防止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三是可以躲过与员工的直接对立,让中层唱黑脸,你唱红脸,以显示你的“宽厚仁慈”之心……



  8.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在目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选人用人就有了很大的可选择性。因而选人用人时,在同等条件下,最好选择哪些经济条件较差,生活困难、急需工作的人。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这些人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大多都能令企业满意。



  9.小事糊涂,大事聪明。作为一个中小企业的老板,关键的技术、主要的客户、原材料和产品的购销网络一定要亲自掌握,定期或不定期的亲自参与。千万不可被一,二个人所控制,否则,一旦有所意外被卡住脖子就后悔不已了。



  10.常用者多批评,短用者多表彰。要外松内紧的考察下属。凡是准备长期使用或准备提拨的员工,要多多指出他们的缺点,使之适应企业;对不准备常用的员工,则要多多地表彰,为“好聚不如好散”作准备。考察员工,切不可象党的组织部门哪样大张旗鼓。要明松暗紧,考察于无形之中。尤其是其对父母,落难者和对犯错误的同事的态度,往往能看出一个人是好心或是坏心、是君子还是小人。如果一个人对父母和落难者毫无孝顺、同情之心,企业若有意外,这种人是依靠不住的。



  11.提拨重用员工不要论资排辈,要以知识、能力和对企业的贡献而定。在同等条件下要把处在底层的员工提上来。比如企业缺一个部门经理,一个一般员工和一个副经理条件相当,你如果把副经理扶正,他会认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你如果提一个员工当经理,他就会感到额外施恩,对企业的忠诚和积极性都会比原来的副经理高得多。虽然原来的副经理会受点影响,但是,这就给许多能力强、资历浅的员工带来了希望。



  同时,企业对人的管理也要审时度势,宽严有度。该管的要管、不该管的事就不要管。要“一半清醒一半醉”。要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4-12-28 09:27 , Processed in 0.07898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