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2|回复: 1

宫颈与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9 14: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 width="200" height="127" src="http://www.cmt.com.cn/article/071122/b0401.jpg" border="0" alt="" />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



     近20年来普遍采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的名词代替沿用已久的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这种名词的改变代表了近年来对于宫颈癌前病变概念的改变和认识的提高。高级别CIN(CIN Ⅱ、Ⅲ级)是肿瘤性病变,由CIN发展到浸润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低级别CIN(CIN Ⅰ级)不完全归为肿瘤性病变,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性疾病(如尖锐湿疣、扁平湿疣)常可见CIN Ⅰ级改变。CIN分级取决于鳞状上皮细胞的成熟度、细胞核的改变、核分裂数量及分布。



     随着细胞学的进展,1988年Bethesda工作会议提出了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概念。细胞学二级分类和组织学三级分类的对应关系为:CIN Ⅰ级相当于LSIL,CIN Ⅱ~Ⅲ级相当于HSIL。



   



     CIN病理诊断标准



     CIN Ⅰ级:鳞状上皮的异型增生主要发生在鳞状上皮下1/3(基底层及副基底层);表现为细胞密集,细胞核增大,核圆形或椭圆,形态一致,染色质细,可见数量不多的核分裂,异常核分裂很少;位于上2/3的鳞状上皮仍有成熟和分化,通常表面可见挖空细胞。



     CIN Ⅱ级:鳞状上皮的异型增生主要位于鳞状上皮中下2/3;细胞的大小和形状有中度异型性,核浆比增大,细胞核染色质增粗,核分裂增多,并在中1/3层可看到异型核分裂;上1/3的鳞状上皮仍有成熟和角化,有时可看到挖空细胞。



     CIN Ⅲ级:鳞状上皮异型增生累及全层,细胞边界不清;鳞状上皮上1/3细胞也出现明显异型性,核浆比高,染色质增粗,鳞状上皮层的上1/3可见核分裂,异常核分裂明显增多;基底层细胞不呈栅栏状排列与基底膜垂直,而变为无序排列,极向消失。



     CIN Ⅲ级累及腺体:累及的腺体扩大,腺上皮部分或全部被异型增生鳞状上皮所代替,腺体基底膜完整。



     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二级分类法更适当。但应该强调的是,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治疗,不仅仅是要根据其组织学级别,还应根据病变的面积大小和分布。



     CIN病理鉴别诊断



     湿疣病变:低级别CIN包括湿疣和CIN Ⅰ级。湿疣病变大多数为扁平,仅20%为尖锐或乳头状。湿疣病变保持正常鳞状上皮结构,挖空细胞明显,在中上层细胞易见。高级别CIN鳞状上皮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挖空细胞不明显。有的活检标本组织像不典型,病理诊断为原位癌。子宫全切标本见明显挖空细胞,病理诊断为尖锐湿疣,HPV检测6b、11型阳性。



     不典型不成熟鳞化(AIM)和乳头状不成熟鳞化(PIM):AIM与PIM的名称分别于1983年和1992年提出,与CIN的区别至今观点不统一,部分观点认为与低危型HPV感染相关。免疫组化染色P16和Ki-67有助于鉴别诊断。



     CIN Ⅲ累及腺体与早期浸润癌(微小浸润癌)的鉴别:早期浸润癌诊断标准为浸润深度≤5 mm,浸润宽度≤7 mm。如何来判断早期浸润:①基底膜有破坏是老的概念,现在认为基底膜破坏不是唯一指标,因为炎症细胞浸润也可破坏基底膜;②间质反应是鉴别浸润的重要指标;③上皮—间质交界处肿瘤细胞极性消失;③局灶肿瘤细胞出现明显的分化,呈舌状或出芽伸向间质。



     CIN与浸润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多因素的作用促使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目前公认HPV感染与CIN密切相关,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合并其他感染因素引起细胞生长周期的紊乱,到出现CIN形态学改变约需4~24个月。HPV感染持续作用,病毒整合到细胞内发展为CIN Ⅲ级,约需4个月到5年,进一步发展为浸润癌约需1~25年(Crum,2006)。



     妊娠期妇女CIN病理诊断



     宫颈癌是妊娠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多数宫颈癌为早期病变,孕妇可推迟至胎儿成熟后再治疗,而晚期宫颈癌则需要立即治疗。因此,宫颈活检组织学诊断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至关重要。



     病理组织学诊断的问题是由于妊娠时宫颈活检怕引起流产,因此宫颈取材浅表,组织较小,所以病理诊断较困难。此外,由于妊娠期激素的影响,宫颈鳞状上皮有些异型改变,相似于原位癌,在文献中有报告分娩后鳞状上皮可恢复到正常结构,因此在妊娠期妇女诊断CIN Ⅲ级要谨慎。




     近20年来普遍采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的名词代替沿用已久的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这种名词的改变代表了近年来对于宫颈癌前病变概念的改变和认识的提高。高级别CIN(CIN Ⅱ、Ⅲ级)是肿瘤性病变,由CIN发展到浸润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低级别CIN(CIN Ⅰ级)不完全归为肿瘤性病变,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性疾病(如尖锐湿疣、扁平湿疣)常可见CIN Ⅰ级改变。CIN分级取决于鳞状上皮细胞的成熟度、细胞核的改变、核分裂数量及分布。



     随着细胞学的进展,1988年Bethesda工作会议提出了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概念。细胞学二级分类和组织学三级分类的对应关系为:CIN Ⅰ级相当于LSIL,CIN Ⅱ~Ⅲ级相当于HSIL。



   



     CIN病理诊断标准



     CIN Ⅰ级:鳞状上皮的异型增生主要发生在鳞状上皮下1/3(基底层及副基底层);表现为细胞密集,细胞核增大,核圆形或椭圆,形态一致,染色质细,可见数量不多的核分裂,异常核分裂很少;位于上2/3的鳞状上皮仍有成熟和分化,通常表面可见挖空细胞。



     CIN Ⅱ级:鳞状上皮的异型增生主要位于鳞状上皮中下2/3;细胞的大小和形状有中度异型性,核浆比增大,细胞核染色质增粗,核分裂增多,并在中1/3层可看到异型核分裂;上1/3的鳞状上皮仍有成熟和角化,有时可看到挖空细胞。



     CIN Ⅲ级:鳞状上皮异型增生累及全层,细胞边界不清;鳞状上皮上1/3细胞也出现明显异型性,核浆比高,染色质增粗,鳞状上皮层的上1/3可见核分裂,异常核分裂明显增多;基底层细胞不呈栅栏状排列与基底膜垂直,而变为无序排列,极向消失。



     CIN Ⅲ级累及腺体:累及的腺体扩大,腺上皮部分或全部被异型增生鳞状上皮所代替,腺体基底膜完整。



     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二级分类法更适当。但应该强调的是,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治疗,不仅仅是要根据其组织学级别,还应根据病变的面积大小和分布。



     CIN病理鉴别诊断



     湿疣病变:低级别CIN包括湿疣和CIN Ⅰ级。湿疣病变大多数为扁平,仅20%为尖锐或乳头状。湿疣病变保持正常鳞状上皮结构,挖空细胞明显,在中上层细胞易见。高级别CIN鳞状上皮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挖空细胞不明显。有的活检标本组织像不典型,病理诊断为原位癌。子宫全切标本见明显挖空细胞,病理诊断为尖锐湿疣,HPV检测6b、11型阳性。



     不典型不成熟鳞化(AIM)和乳头状不成熟鳞化(PIM):AIM与PIM的名称分别于1983年和1992年提出,与CIN的区别至今观点不统一,部分观点认为与低危型HPV感染相关。免疫组化染色P16和Ki-67有助于鉴别诊断。



     CIN Ⅲ累及腺体与早期浸润癌(微小浸润癌)的鉴别:早期浸润癌诊断标准为浸润深度≤5 mm,浸润宽度≤7 mm。如何来判断早期浸润:①基底膜有破坏是老的概念,现在认为基底膜破坏不是唯一指标,因为炎症细胞浸润也可破坏基底膜;②间质反应是鉴别浸润的重要指标;③上皮—间质交界处肿瘤细胞极性消失;③局灶肿瘤细胞出现明显的分化,呈舌状或出芽伸向间质。



     CIN与浸润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多因素的作用促使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目前公认HPV感染与CIN密切相关,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合并其他感染因素引起细胞生长周期的紊乱,到出现CIN形态学改变约需4~24个月。HPV感染持续作用,病毒整合到细胞内发展为CIN Ⅲ级,约需4个月到5年,进一步发展为浸润癌约需1~25年(Crum,2006)。



     妊娠期妇女CIN病理诊断



     宫颈癌是妊娠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多数宫颈癌为早期病变,孕妇可推迟至胎儿成熟后再治疗,而晚期宫颈癌则需要立即治疗。因此,宫颈活检组织学诊断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至关重要。



     病理组织学诊断的问题是由于妊娠时宫颈活检怕引起流产,因此宫颈取材浅表,组织较小,所以病理诊断较困难。此外,由于妊娠期激素的影响,宫颈鳞状上皮有些异型改变,相似于原位癌,在文献中有报告分娩后鳞状上皮可恢复到正常结构,因此在妊娠期妇女诊断CIN Ⅲ级要谨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9 14: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宫内膜癌主要的两种类型,内膜样癌(Ⅰ型癌,占80%以上,预后较好)和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Ⅱ型癌,约占5%~10%),各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分子水平的表现。这两种癌的癌前病变各不相同。



   



     Ⅰ型癌的癌前病变



     Ⅰ型癌前病变最早的分子学改变(包括KRAS突变和PTEN功能丧失)可在腺体发生任何形态学变化前检测出来。这些病变最初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的,已被命名为子宫内膜上皮内肿瘤(EIN)。



     EIN的基本诊断标准包括:① 结构:局部间质内腺体过度生长。② 细胞学改变:灶状密集腺体和背景腺体的细胞学表现不同,有不典型增生的腺体改变。③ 体积&gt;1 mm3,最大直径&gt;1 mm。



     EIN与高分化腺癌的鉴别是很困难的。从细胞学特征难以区别,目前认为有无间质反应是鉴别的重要依据。Kurman等(1994年)提出判断浸润的主要形态指征有以下几点:① 腺体不规则浸润伴有间质反应。与正常增殖期内膜间质细胞的区别是细胞为梭形,胞浆红染,而增殖期间质细胞为卵圆形,胞浆空或嗜碱性。② 腺体融合,单个腺体之间无间质分隔,腺体互相连接形成一复杂“迷宫”样结构。有的腺体上皮搭桥或“出芽”,有的表现为“背靠背”。WHO(2003年)提出一种以腺体拥挤融合、间质消失为特征的新的间质侵袭方式,称为扩张性侵袭。这一新概念的引入可以减少Ⅰ型癌的漏诊。③ 复杂的乳头状结构。有的乳头中央有少量纤维分枝,有的乳头中央纤维、血管轴心非常纤细,几乎看不到血管,呈绒毛管状结构。④内膜广泛鳞状上皮化生伴有核异型,超过2 mm2区域。



     关于内膜增生与内膜癌的关系,一般认为不典型增生是Ⅰ型癌的“前驱病变”。Ferenzy和Beergeron等(1989年)对子宫内膜增生病例进行了随访,随访1~26.7年,癌变率在非典型增生中为33%,而在无非典型增生病变中为0。Kurman等(1985年)报告170例未经治疗的内膜非典型增生病例,随访26年,约25%进展为Ⅰ型癌。



<img width="200" height="47" src="http://www.cmt.com.cn/article/071122/b040202.jpg" border="0" alt="" />     Ⅱ型癌的癌前病变



     对于UPSC癌前病变的认识尚不一致。UPSC预后差,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对于UPSC癌前病变的认识非常重要。



     早期UPSC的名称



     子宫内膜上皮内癌(EIC)一词被作为UPSC的“前驱病变”(原位型UPSC)。这种暂定的UPSC前驱病变,现今被WHO分类称为浆液性EIC(Serous EIC),最初由Sherman于1992年提出,并由Ambros等于1995年开始正式使用。几乎同时,Spiegel等(1995年)将这种病变描述为子宫内膜原位癌(ECIS)。EIC或ECIS的定义是形态等同于UPSC的明显恶性的肿瘤细胞取代子宫内膜表面上皮或腺体,而没有肌层和间质侵犯。两者的概念不完全相同,ECIS的诊断名称未被广泛采用。在活检病理诊断中,仅根据形态学表现难以区分内膜高度不典型增生与原位癌。同时由于子宫内膜正常组织与宫颈不同,它没有基底膜,而腺体有基底膜,因此,子宫内膜腺体原位癌是存在的。子宫内膜癌间质浸润而没有肌层浸润,称为内膜内的子宫内膜癌。



     子宫表面癌(USC或SSC)与EIC的含义基本相同,患者预后也相似,不同之点是USC内膜间质局部有浸润,分期为Ⅰ期或ⅡA期。



     Wheeler等(2000年)把EIC和USC肿瘤直径≤1 cm的病例统称为子宫微小浆液性癌(MUSC)。他们认为EIC不同于其他部位的原位癌,它可能表现为子宫内膜局部没有浸润现象,而有子宫外的病变存在,是一种特殊的临床分期。用EIC和USC不能完全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可能误导临床医师认为此瘤仅仅是内膜表面的癌,因此推荐用MUSC的名称,有指导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意义。



     Zheng等(2004年)提出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EmGD)的概念,作为静止的良性腺体和浆液性EIC之间的过渡类型。



     EIC病理组织学特征



     扁平的EIC:表面上皮或腺上皮含恶性上皮细胞仅1~2层。



     多层的EIC:表面上皮或腺上皮含恶性上皮细胞5层以上。



     微乳头突起:乳头形成1~2 mm突起,含有被以恶性细胞的纤维血管轴心,有时形成肉眼上可见到的外生性肿物,组织学为UPSC;细胞极向消失,呈多角形,有鞋钉细胞(hobnail cell),胞浆红染,核大,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EIC癌细胞累及萎缩的内膜腺体,癌细胞插入基底细胞与表面上皮细胞之间,形成相似于乳腺导管Paget病样蔓延。



     EIC生物学行为



     相当数量的EIC或ⅠA期UPSC同时伴有子宫外的病变,且具有高复发率,均不支持它仅仅是一种上皮内癌(原位型UPSC)。



     EmGD与EIC的关系



     EmGD与浆液性EIC之间以及浆液性EIC与UPSC之间常有形态学过渡,而EmGD与UPSC之间没有直接过渡(在UPSC病例中,EmGD常为多灶状)。除密切相连外,EmGD的细胞学非典型性尚达不到浆液性EIC。EmGD的p53和MIB-1增生指数低于浆液性EIC而高于静止的良性内膜。EmGD常显示多个染色体部位,尤其是17p(TP53)和1p杂合性缺失。此外,在分子学对应研究中,EmGD与浆液性EIC或UPSC具有一致的杂合性缺失。



     有的作者提出UPSC发生模型:静止内膜—EmGD—浆液性EIC—UPSC,根据这个模型,p53改变是一个早期事件,累及EmGD、浆液性EIC、UPSC。p53免疫组化染色和p53突变分析有助于UPSC的早期发现。Soslow等(1998年)研究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4v6表达在高级别子宫内膜癌,在浆液性癌则丢失。钙黏蛋白E(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可能与浆液性癌子宫外沉积有关。



     有关临床治疗的探讨



     目前公认的是,EIC、MUSC患者的预后取决于是否存在子宫外病变,无子宫外病变即使不加放化疗,患者预后仍良好,反之,子宫外病变即使仅在显微镜下见到,患者预后亦很差。



     至于现在提出的新名称EmGD的临床意义仍需进一步探讨,因其可能是良性或低度恶性,乃至于是肯定的恶性。这有待于观察EmGD是否为UPSC的真正的前驱病变。作者曾见1例绝经后出血的患者刮宫,内膜病理诊断为EmGD,临床行阴式全子宫及附件切除,子宫切除标本仍为EmGD,同时见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卵巢表面微小UPSC(直径&lt;1 mm),术后3个月复查盆腔未见异常,术后10个月复查发现血性腹水,腹水涂片中查见癌细胞(图7~9)。从该患者的发展过程,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病理诊断为EmGD,临床手术是否需要腹腔探查,术中和术后是否需要腹腔化疗?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Ⅰ型癌的癌前病变



     Ⅰ型癌前病变最早的分子学改变(包括KRAS突变和PTEN功能丧失)可在腺体发生任何形态学变化前检测出来。这些病变最初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的,已被命名为子宫内膜上皮内肿瘤(EIN)。



     EIN的基本诊断标准包括:① 结构:局部间质内腺体过度生长。② 细胞学改变:灶状密集腺体和背景腺体的细胞学表现不同,有不典型增生的腺体改变。③ 体积&gt;1 mm3,最大直径&gt;1 mm。



     EIN与高分化腺癌的鉴别是很困难的。从细胞学特征难以区别,目前认为有无间质反应是鉴别的重要依据。Kurman等(1994年)提出判断浸润的主要形态指征有以下几点:① 腺体不规则浸润伴有间质反应。与正常增殖期内膜间质细胞的区别是细胞为梭形,胞浆红染,而增殖期间质细胞为卵圆形,胞浆空或嗜碱性。② 腺体融合,单个腺体之间无间质分隔,腺体互相连接形成一复杂“迷宫”样结构。有的腺体上皮搭桥或“出芽”,有的表现为“背靠背”。WHO(2003年)提出一种以腺体拥挤融合、间质消失为特征的新的间质侵袭方式,称为扩张性侵袭。这一新概念的引入可以减少Ⅰ型癌的漏诊。③ 复杂的乳头状结构。有的乳头中央有少量纤维分枝,有的乳头中央纤维、血管轴心非常纤细,几乎看不到血管,呈绒毛管状结构。④内膜广泛鳞状上皮化生伴有核异型,超过2 mm2区域。



     关于内膜增生与内膜癌的关系,一般认为不典型增生是Ⅰ型癌的“前驱病变”。Ferenzy和Beergeron等(1989年)对子宫内膜增生病例进行了随访,随访1~26.7年,癌变率在非典型增生中为33%,而在无非典型增生病变中为0。Kurman等(1985年)报告170例未经治疗的内膜非典型增生病例,随访26年,约25%进展为Ⅰ型癌。



<img width="200" height="47" src="http://www.cmt.com.cn/article/071122/b040202.jpg" border="0" alt="" />     Ⅱ型癌的癌前病变



     对于UPSC癌前病变的认识尚不一致。UPSC预后差,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对于UPSC癌前病变的认识非常重要。



     早期UPSC的名称



     子宫内膜上皮内癌(EIC)一词被作为UPSC的“前驱病变”(原位型UPSC)。这种暂定的UPSC前驱病变,现今被WHO分类称为浆液性EIC(Serous EIC),最初由Sherman于1992年提出,并由Ambros等于1995年开始正式使用。几乎同时,Spiegel等(1995年)将这种病变描述为子宫内膜原位癌(ECIS)。EIC或ECIS的定义是形态等同于UPSC的明显恶性的肿瘤细胞取代子宫内膜表面上皮或腺体,而没有肌层和间质侵犯。两者的概念不完全相同,ECIS的诊断名称未被广泛采用。在活检病理诊断中,仅根据形态学表现难以区分内膜高度不典型增生与原位癌。同时由于子宫内膜正常组织与宫颈不同,它没有基底膜,而腺体有基底膜,因此,子宫内膜腺体原位癌是存在的。子宫内膜癌间质浸润而没有肌层浸润,称为内膜内的子宫内膜癌。



     子宫表面癌(USC或SSC)与EIC的含义基本相同,患者预后也相似,不同之点是USC内膜间质局部有浸润,分期为Ⅰ期或ⅡA期。



     Wheeler等(2000年)把EIC和USC肿瘤直径≤1 cm的病例统称为子宫微小浆液性癌(MUSC)。他们认为EIC不同于其他部位的原位癌,它可能表现为子宫内膜局部没有浸润现象,而有子宫外的病变存在,是一种特殊的临床分期。用EIC和USC不能完全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可能误导临床医师认为此瘤仅仅是内膜表面的癌,因此推荐用MUSC的名称,有指导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意义。



     Zheng等(2004年)提出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EmGD)的概念,作为静止的良性腺体和浆液性EIC之间的过渡类型。



     EIC病理组织学特征



     扁平的EIC:表面上皮或腺上皮含恶性上皮细胞仅1~2层。



     多层的EIC:表面上皮或腺上皮含恶性上皮细胞5层以上。



     微乳头突起:乳头形成1~2 mm突起,含有被以恶性细胞的纤维血管轴心,有时形成肉眼上可见到的外生性肿物,组织学为UPSC;细胞极向消失,呈多角形,有鞋钉细胞(hobnail cell),胞浆红染,核大,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EIC癌细胞累及萎缩的内膜腺体,癌细胞插入基底细胞与表面上皮细胞之间,形成相似于乳腺导管Paget病样蔓延。



     EIC生物学行为



     相当数量的EIC或ⅠA期UPSC同时伴有子宫外的病变,且具有高复发率,均不支持它仅仅是一种上皮内癌(原位型UPSC)。



     EmGD与EIC的关系



     EmGD与浆液性EIC之间以及浆液性EIC与UPSC之间常有形态学过渡,而EmGD与UPSC之间没有直接过渡(在UPSC病例中,EmGD常为多灶状)。除密切相连外,EmGD的细胞学非典型性尚达不到浆液性EIC。EmGD的p53和MIB-1增生指数低于浆液性EIC而高于静止的良性内膜。EmGD常显示多个染色体部位,尤其是17p(TP53)和1p杂合性缺失。此外,在分子学对应研究中,EmGD与浆液性EIC或UPSC具有一致的杂合性缺失。



     有的作者提出UPSC发生模型:静止内膜—EmGD—浆液性EIC—UPSC,根据这个模型,p53改变是一个早期事件,累及EmGD、浆液性EIC、UPSC。p53免疫组化染色和p53突变分析有助于UPSC的早期发现。Soslow等(1998年)研究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4v6表达在高级别子宫内膜癌,在浆液性癌则丢失。钙黏蛋白E(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可能与浆液性癌子宫外沉积有关。



     有关临床治疗的探讨



     目前公认的是,EIC、MUSC患者的预后取决于是否存在子宫外病变,无子宫外病变即使不加放化疗,患者预后仍良好,反之,子宫外病变即使仅在显微镜下见到,患者预后亦很差。



     至于现在提出的新名称EmGD的临床意义仍需进一步探讨,因其可能是良性或低度恶性,乃至于是肯定的恶性。这有待于观察EmGD是否为UPSC的真正的前驱病变。作者曾见1例绝经后出血的患者刮宫,内膜病理诊断为EmGD,临床行阴式全子宫及附件切除,子宫切除标本仍为EmGD,同时见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卵巢表面微小UPSC(直径&lt;1 mm),术后3个月复查盆腔未见异常,术后10个月复查发现血性腹水,腹水涂片中查见癌细胞(图7~9)。从该患者的发展过程,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病理诊断为EmGD,临床手术是否需要腹腔探查,术中和术后是否需要腹腔化疗?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4-12-22 01:44 , Processed in 0.0654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