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9|回复: 1

感受德国医院与医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9 14: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德国医疗的先进是有目共睹的,世界上最早开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就是德国。1883年,经铁血宰相俾斯麦发起,德国颁布了《医疗保险法》.今天,德国的社会福利费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占到30%以上。而St. Mauritius治疗中心尽管属于专科性质医院,也显示出科学的构架、先进的理念和有效的医疗。

        总体来看,德国及欧洲的医院与我们有很多不一样。中国的医院一般都在显眼的地方立起红十字让你能看到。德国的医院基本就让你见不到。“生病就应该上医院”这句话在中国是正确的,但在德国就不是完全如此了。德国的医院一般只接受急诊的病人,而且,医生也不是坐在医院里,等候前来看病的病人。德国看病,应当先去诊所,即所谓的Arztpraxis,而不是直接去医院(Krankenhaus)。

        Hausarzt就相当于一个专门为你负责的总医生,可称作“家庭医生”。 也就是说,不管有什么病,你先直接去找你的Hausarzt。 小病小痛当然马上就可以由你的Hausarzt解决。但如果你的Hausarzt自己解决不了,他就会建议你去找具体科别的医生。他还会帮你联系医生,帮你安排好Termin。一般的德国人都会就近选择。我居住的地区由于是德国两大富人区之一,老年人口也比较多,私人诊所随处可见。

        在德国的医院,医生、护士、护理员,各行其职;开刀的,打针的,送饭端茶的,各干各的,谁也不为谁代劳。德国人的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的特点体现在操作上。我的指导老师之一Hartel医生在每次进行操作前,护士都作充分地准备。之后,他也仔细阅读病历、问讯病人,耐心的程度,都由你不得不相信他对你的认真负责。

        病房的布置并不华丽,但温馨、清雅。护士常为为患者整理衣橱和杂物,每天送饭和其他护理。另外有两件看似小小的事,却让我感叹。一是每人床前带活动轮子的小柜,它的抽屉、橱门都可以从内外两侧开用。这样,病人与家属都可以方便地取东西。而在侧面可升降的活动桌面更是方便灵活,像我们不能下床的病人,吃饭时只需要小柜转一下,高低调好,就是一张舒适的桌子了。二是,对于老年病人,上厕所也是头痛的事,而这里却解决得这么好:一个带轮子的手推椅,座椅分两层,将上层掀开后,下层就是中间有如马桶口大小造型一样的孔的座椅。这样,不用劳驾病人起身,将你推到马桶上对准,再将椅子后轮固定,你尽可以安安心心地方便啦!如果你一点不能下床,则用“Topf”——竟与我们平时做菜用的同名——这种不锈钢制、宽边的、有柄有盖的扁马桶,真与锅子很像呢!用完后放入一个专用的消毒柜,二次按钮,下次放心用就好了。

     长期以来德国医生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全德每年民意调查都位居最受人尊敬职业的头两位。但这里的医生工作强度非常大,从早晨到下午两点一直干下来,让很多中国医生吃不消。并且他们的工作也使全身投入的,绝没有办私事和打私人电话聊天的。在这里,任何与工作不相关的举止都显得刺眼。至于下班的时间更是不确定,特别是住院大夫连轴干的时候也有,主治和主任也随叫随到。因此,我推算如果按小时计算工资,与其他行业比,医生的恐怕高不到哪去。投入的工作甚至可以影响到私人生活,据私下了解,医生中很多是单身。但我没有听到医生抱怨自己的工作,只是有一天一位小大夫对我说,每天跟保险公司交涉患者问题令他心烦。

        医生如此受到患者和家属的尊重,这与他们及其保护患者和有责任感很有关系。比如他们十分注意消毒手,以防感染患者,并全院性的进行讲座、教育;在于患者交谈时的任何动作、眼神和语气都透射出关爱和理解,常常是面对面亲切、和蔼的交流,并不急匆匆,而且他们的谈话不仅仅是病情,Krankenhaus Elbrochi医院老年科主任Dr. F. Richer认为老年患者尤其不愿意医生总是谈论它的病情,而更愿意向朋友一样地交流其他的话题,并表示出关爱;等等。与我们不同的,是这里的医生鼓励患者活动和作各种运动、音乐、机械治疗,并不把他们限制在床上。看来我们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技术,还有敬业精神、科学理念和自身修养。但是医疗纠纷也是有的,但有正常解决的渠道,没有见过发生争吵和打闹的。

        不论是主任还是主管医生,都以姓名尊称自己患者,除了医疗问题,对于患者的生活情况他们也十分了解。每周有两次病历讨论,护士和治疗师也参加,其中对于患者生活自理性的评估占很重要的位置。此外的讨论还有每周五的各病房大夫参加的,每个人都发言,提出问题或周末要处理的患者情况,有时也会意见分歧,但常常以幽默的玩笑化解。而周四中午是纯理论学习,并供应汉堡和汤,形成了良好和轻松的学术氛围。因此,尽管这里的规模不大,但有着临床、教学和科研一体的框架。

        Hartel医生,作为一名老年科主治医生,除了负责两个病区(80多张床位)外,还兼任超声室、动态血压和心电图检测室、以及内窥镜室的工作,除了有两名护士协助外,全院的气管镜、胃镜、心脏和腹部超声都是他独立完成。另外经皮内镜下的造瘘和胃管也是主要的操作者。真可谓“十八班兵器”样样精通。其实,德国很多医院的医生都亲自为患者做各种检查,这使他们不仅掌握了多样技能,还更好地诊断与处理患者。

        在来St. Mauritius治疗中心第一天,我不无玩笑地质疑Woelki主任:“只是为数不多的医务人员,为何敢称提供20多种语言的服务?”Woleki主任坚信不移,但也笑着说,可惜没有中文。确实,医院工作人员组成是来自不同民族的。而韩裔的护士长,菲裔的护士、伊朗裔医生和俄罗斯裔医生对于我的到来,更有着亲切感,并且有许多话题。他们的友好增添了进修生活的情趣。


        总体来看,德国及欧洲的医院与我们有很多不一样。中国的医院一般都在显眼的地方立起红十字让你能看到。德国的医院基本就让你见不到。“生病就应该上医院”这句话在中国是正确的,但在德国就不是完全如此了。德国的医院一般只接受急诊的病人,而且,医生也不是坐在医院里,等候前来看病的病人。德国看病,应当先去诊所,即所谓的Arztpraxis,而不是直接去医院(Krankenhaus)。

        Hausarzt就相当于一个专门为你负责的总医生,可称作“家庭医生”。 也就是说,不管有什么病,你先直接去找你的Hausarzt。 小病小痛当然马上就可以由你的Hausarzt解决。但如果你的Hausarzt自己解决不了,他就会建议你去找具体科别的医生。他还会帮你联系医生,帮你安排好Termin。一般的德国人都会就近选择。我居住的地区由于是德国两大富人区之一,老年人口也比较多,私人诊所随处可见。

        在德国的医院,医生、护士、护理员,各行其职;开刀的,打针的,送饭端茶的,各干各的,谁也不为谁代劳。德国人的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的特点体现在操作上。我的指导老师之一Hartel医生在每次进行操作前,护士都作充分地准备。之后,他也仔细阅读病历、问讯病人,耐心的程度,都由你不得不相信他对你的认真负责。

        病房的布置并不华丽,但温馨、清雅。护士常为为患者整理衣橱和杂物,每天送饭和其他护理。另外有两件看似小小的事,却让我感叹。一是每人床前带活动轮子的小柜,它的抽屉、橱门都可以从内外两侧开用。这样,病人与家属都可以方便地取东西。而在侧面可升降的活动桌面更是方便灵活,像我们不能下床的病人,吃饭时只需要小柜转一下,高低调好,就是一张舒适的桌子了。二是,对于老年病人,上厕所也是头痛的事,而这里却解决得这么好:一个带轮子的手推椅,座椅分两层,将上层掀开后,下层就是中间有如马桶口大小造型一样的孔的座椅。这样,不用劳驾病人起身,将你推到马桶上对准,再将椅子后轮固定,你尽可以安安心心地方便啦!如果你一点不能下床,则用“Topf”——竟与我们平时做菜用的同名——这种不锈钢制、宽边的、有柄有盖的扁马桶,真与锅子很像呢!用完后放入一个专用的消毒柜,二次按钮,下次放心用就好了。

     长期以来德国医生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全德每年民意调查都位居最受人尊敬职业的头两位。但这里的医生工作强度非常大,从早晨到下午两点一直干下来,让很多中国医生吃不消。并且他们的工作也使全身投入的,绝没有办私事和打私人电话聊天的。在这里,任何与工作不相关的举止都显得刺眼。至于下班的时间更是不确定,特别是住院大夫连轴干的时候也有,主治和主任也随叫随到。因此,我推算如果按小时计算工资,与其他行业比,医生的恐怕高不到哪去。投入的工作甚至可以影响到私人生活,据私下了解,医生中很多是单身。但我没有听到医生抱怨自己的工作,只是有一天一位小大夫对我说,每天跟保险公司交涉患者问题令他心烦。

        医生如此受到患者和家属的尊重,这与他们及其保护患者和有责任感很有关系。比如他们十分注意消毒手,以防感染患者,并全院性的进行讲座、教育;在于患者交谈时的任何动作、眼神和语气都透射出关爱和理解,常常是面对面亲切、和蔼的交流,并不急匆匆,而且他们的谈话不仅仅是病情,Krankenhaus Elbrochi医院老年科主任Dr. F. Richer认为老年患者尤其不愿意医生总是谈论它的病情,而更愿意向朋友一样地交流其他的话题,并表示出关爱;等等。与我们不同的,是这里的医生鼓励患者活动和作各种运动、音乐、机械治疗,并不把他们限制在床上。看来我们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技术,还有敬业精神、科学理念和自身修养。但是医疗纠纷也是有的,但有正常解决的渠道,没有见过发生争吵和打闹的。

        不论是主任还是主管医生,都以姓名尊称自己患者,除了医疗问题,对于患者的生活情况他们也十分了解。每周有两次病历讨论,护士和治疗师也参加,其中对于患者生活自理性的评估占很重要的位置。此外的讨论还有每周五的各病房大夫参加的,每个人都发言,提出问题或周末要处理的患者情况,有时也会意见分歧,但常常以幽默的玩笑化解。而周四中午是纯理论学习,并供应汉堡和汤,形成了良好和轻松的学术氛围。因此,尽管这里的规模不大,但有着临床、教学和科研一体的框架。

        Hartel医生,作为一名老年科主治医生,除了负责两个病区(80多张床位)外,还兼任超声室、动态血压和心电图检测室、以及内窥镜室的工作,除了有两名护士协助外,全院的气管镜、胃镜、心脏和腹部超声都是他独立完成。另外经皮内镜下的造瘘和胃管也是主要的操作者。真可谓“十八班兵器”样样精通。其实,德国很多医院的医生都亲自为患者做各种检查,这使他们不仅掌握了多样技能,还更好地诊断与处理患者。

        在来St. Mauritius治疗中心第一天,我不无玩笑地质疑Woelki主任:“只是为数不多的医务人员,为何敢称提供20多种语言的服务?”Woleki主任坚信不移,但也笑着说,可惜没有中文。确实,医院工作人员组成是来自不同民族的。而韩裔的护士长,菲裔的护士、伊朗裔医生和俄罗斯裔医生对于我的到来,更有着亲切感,并且有许多话题。他们的友好增添了进修生活的情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9 14: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 src="images/smilies/smile.gif" smilieid="1" border="0" alt=""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4-12-22 21:52 , Processed in 0.0602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