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2|回复: 1

桂枝茯苓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9 13: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庭医药》  桂枝茯苓丸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公元前206年)。本方是活血化淤、消(包块)的名方。不仅为治疗淤血肿块提供了有效的方药,而且在理论上给人们治疗淤血块以启迪。  ◆ 桂枝茯苓丸最初用于治疗因包块引起的妊娠胎动不安。

  ◆ 凡妇人经、胎、产之疾属淤血阻滞胞宫者,皆可用本方祛淤消。

  ◆ 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子宫内膜炎、附件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属淤血阻滞者。

  ◆ 应用本方的要点是:妇人小腹宿有包块,腹痛拒按,或下血色晦暗而有淤块,舌质紫暗,脉沉涩。

  桂枝茯苓丸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公元前206年)。本方是活血化淤、消(包块)的名方。不仅为治疗淤血肿块提供了有效的方药,而且在理论上给人们治疗淤血块以启迪。今天,桂枝茯苓丸仍广泛运用于多种病症,并有数个厂家生产的中成药在市面上销售,属于国家基本药物、非处方药、医保乙类。

  【古代用法】

  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去皮、尖)、芍药各等分。上五味,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1丸,无效加至3丸。

  【现代用法】

  多作汤剂,上5味各9克,水煎服;也可作蜜丸,上5味各等分,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克粉末加炼蜜90~110克,制成大蜜丸,每日服3~5克。中成药用法为:蜜丸,6克/粒,l粒/次,1~2次/日;浓缩丸,0.22克/粒,6粒/次,2次/日。

  【功能】活血化淤,缓消块。

  【主治】淤血留结胞宫。妇女妊娠后漏下不止、胎动不安。或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

  活血化淤消散包块

  在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说:“妇人素有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血不(音胚,指凝聚的血——编者注)也。所以血不止者,其不去故也,当下其,桂枝茯苓丸主之。”这段有关桂枝茯苓丸的记载颇难理解。古人也曾指出:“此条文意不纯,其中必有缺文。”从整体来看,这段文字表达了这样的意思:(1)因病(腹腔中有包块的疾病)而引起妊娠胎动不安,漏下不止者,应当治疗病,去则胎安;(2)有病可导致下血不止;(3)桂枝茯苓丸具有活血化淤、消散症块的功能。

  后世应用本方,不仅限于妊娠。凡妇人经、胎、产之疾属淤血阻滞胞宫者,皆可用之。

  桂枝茯苓丸虽有活血消作用,但并非所有淤血肿块之症都可以用本方治疗而取得满意效果。从文献记载及临床应用来看,本方多用于妇科,作用部位侧重在小腹、胞宫。临床应用本方的要点是:妇人小腹宿有块,腹痛拒按,或下血色晦暗而有淤块,舌质紫暗,脉沉涩。

  活血为主消补并用

  方中桂枝性温味辛,能通血脉消淤血,又能利小便、助气化而行津液。淤血内停必伴有痰湿阻滞,用茯苓渗湿利尿,化痰行水,补脾安胎。桂苓合用以加强化淤消之力。丹皮、桃仁能活血化淤消。芍药,缓急止痛,安胎。白蜜能缓和诸药破泄之力。诸药相合,共奏活血化淤,缓消块之效。

  本方以桂枝茯苓命名,意在启迪人们要深入理解淤血块的形成及本方药物配伍的深刻含义。淤血块的形成与气、血、痰、湿有着密切的关系。气滞、血淤、痰凝湿阻是形成块的基本病理变化,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这就是为什么本方以桂枝茯苓为主药而命名之。桂枝茯苓丸的药物配伍有以下三个特点:

  1、活血与祛湿同用,以活血为主;

  2、活中寓养,消补并用,寓补于消;

  3、量小,蜜丸,渐消缓散。

  现代应用抗炎散肿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本方有镇静、镇痛、抗炎等作用,能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和血肿包块的消散。

  临床报道中,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的病症十分广泛,涉及的病种有内、外、妇、五官、皮肤等科病症。但究其中医辨证,多与淤血有关,以妇科病症为主。常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附件炎、月经不调、痛经、流产后阴道出血、子宫肌瘤、宫外孕、卵巢囊肿、不孕症等。亦有用于非妇科病症者,如术后肠粘连、甲状腺肿、前列腺肥大、肝脾肿大等属于血淤湿阻之证者。

  【注意事项】

  1、妊娠胎动不安、漏下不止者,需经医师诊断认可后服用,以免误用伤胎。

  2、本方作用虽为缓消块,但毕竟是破淤之剂,且临床应用多有加减。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3、少数病例服用桂枝茯苓丸后可出现轻度腹胀,甚至便秘。可在医生指导下对症处理,考虑是否停药。


  ◆ 凡妇人经、胎、产之疾属淤血阻滞胞宫者,皆可用本方祛淤消。

  ◆ 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子宫内膜炎、附件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属淤血阻滞者。

  ◆ 应用本方的要点是:妇人小腹宿有包块,腹痛拒按,或下血色晦暗而有淤块,舌质紫暗,脉沉涩。

  桂枝茯苓丸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公元前206年)。本方是活血化淤、消(包块)的名方。不仅为治疗淤血肿块提供了有效的方药,而且在理论上给人们治疗淤血块以启迪。今天,桂枝茯苓丸仍广泛运用于多种病症,并有数个厂家生产的中成药在市面上销售,属于国家基本药物、非处方药、医保乙类。

  【古代用法】

  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去皮、尖)、芍药各等分。上五味,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1丸,无效加至3丸。

  【现代用法】

  多作汤剂,上5味各9克,水煎服;也可作蜜丸,上5味各等分,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克粉末加炼蜜90~110克,制成大蜜丸,每日服3~5克。中成药用法为:蜜丸,6克/粒,l粒/次,1~2次/日;浓缩丸,0.22克/粒,6粒/次,2次/日。

  【功能】活血化淤,缓消块。

  【主治】淤血留结胞宫。妇女妊娠后漏下不止、胎动不安。或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

  活血化淤消散包块

  在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说:“妇人素有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血不(音胚,指凝聚的血——编者注)也。所以血不止者,其不去故也,当下其,桂枝茯苓丸主之。”这段有关桂枝茯苓丸的记载颇难理解。古人也曾指出:“此条文意不纯,其中必有缺文。”从整体来看,这段文字表达了这样的意思:(1)因病(腹腔中有包块的疾病)而引起妊娠胎动不安,漏下不止者,应当治疗病,去则胎安;(2)有病可导致下血不止;(3)桂枝茯苓丸具有活血化淤、消散症块的功能。

  后世应用本方,不仅限于妊娠。凡妇人经、胎、产之疾属淤血阻滞胞宫者,皆可用之。

  桂枝茯苓丸虽有活血消作用,但并非所有淤血肿块之症都可以用本方治疗而取得满意效果。从文献记载及临床应用来看,本方多用于妇科,作用部位侧重在小腹、胞宫。临床应用本方的要点是:妇人小腹宿有块,腹痛拒按,或下血色晦暗而有淤块,舌质紫暗,脉沉涩。

  活血为主消补并用

  方中桂枝性温味辛,能通血脉消淤血,又能利小便、助气化而行津液。淤血内停必伴有痰湿阻滞,用茯苓渗湿利尿,化痰行水,补脾安胎。桂苓合用以加强化淤消之力。丹皮、桃仁能活血化淤消。芍药,缓急止痛,安胎。白蜜能缓和诸药破泄之力。诸药相合,共奏活血化淤,缓消块之效。

  本方以桂枝茯苓命名,意在启迪人们要深入理解淤血块的形成及本方药物配伍的深刻含义。淤血块的形成与气、血、痰、湿有着密切的关系。气滞、血淤、痰凝湿阻是形成块的基本病理变化,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这就是为什么本方以桂枝茯苓为主药而命名之。桂枝茯苓丸的药物配伍有以下三个特点:

  1、活血与祛湿同用,以活血为主;

  2、活中寓养,消补并用,寓补于消;

  3、量小,蜜丸,渐消缓散。

  现代应用抗炎散肿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本方有镇静、镇痛、抗炎等作用,能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和血肿包块的消散。

  临床报道中,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的病症十分广泛,涉及的病种有内、外、妇、五官、皮肤等科病症。但究其中医辨证,多与淤血有关,以妇科病症为主。常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附件炎、月经不调、痛经、流产后阴道出血、子宫肌瘤、宫外孕、卵巢囊肿、不孕症等。亦有用于非妇科病症者,如术后肠粘连、甲状腺肿、前列腺肥大、肝脾肿大等属于血淤湿阻之证者。

  【注意事项】

  1、妊娠胎动不安、漏下不止者,需经医师诊断认可后服用,以免误用伤胎。

  2、本方作用虽为缓消块,但毕竟是破淤之剂,且临床应用多有加减。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3、少数病例服用桂枝茯苓丸后可出现轻度腹胀,甚至便秘。可在医生指导下对症处理,考虑是否停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9 1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茯苓丸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公元前206年)。本方是活血化淤、消(包块)的名方。不仅为治疗淤血肿块提供了有效的方药,而且在理论上给人们治疗淤血块以启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4-12-22 12:11 , Processed in 0.0569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