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0|回复: 1

“咨询”15年前曾有病毒性心肌炎史,治疗2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5 01: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年前曾有病毒性心肌炎史,治疗20天后出院。其后多次动态心电图诊断有频发室早,2004年2月查出早博次数18000多次,二联律5000多次,并伴三联律,后治愈。2005年8月早博4857次,成对6次,二联律2314次,经查属右心室流道引发早博。做心导管消融术,于手术第三天作动态心电图查早博1780次,二联律55次。请问此手术是否成功?心导管消融术的成功鉴定标准是什么?还需要那些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5 01: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介入性心脏病学是一门以心导管术作为基础,对心血管疾病进行创伤性较小的治疗干预,在近20年来有着令人瞩目的飞跃发展,成为完整的介入性心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药物疗法、外科手术一起,作为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为冠心病、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和大血管病变等,开辟了一条新的、甚至更为理想的途径.

室性早搏(或室性期前收缩)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人群相当广泛,包括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室性早搏的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从无症状,轻微心悸不适,到早搏触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致晕厥或黑矇,且其临床症状与预后并无平行关系。

治疗室性早搏依赖于是否有心律失常相关的症状及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对确有症状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首先应予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无效者予以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由于负作用较小而作为最常用的一线药物,其治疗主要目的在于减轻症状,而不是早搏的完全控制。如上述药物治疗无效可干脆放弃药物治疗。对于少数起源于特殊部位的早搏(如右室流处道),在一线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射频消融治疗。


室性早搏(或室性期前收缩)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人群相当广泛,包括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室性早搏的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从无症状,轻微心悸不适,到早搏触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致晕厥或黑矇,且其临床症状与预后并无平行关系。

治疗室性早搏依赖于是否有心律失常相关的症状及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对确有症状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首先应予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无效者予以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由于负作用较小而作为最常用的一线药物,其治疗主要目的在于减轻症状,而不是早搏的完全控制。如上述药物治疗无效可干脆放弃药物治疗。对于少数起源于特殊部位的早搏(如右室流处道),在一线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射频消融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5-5-26 06:22 , Processed in 0.0671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