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9|回复: 1

从舌望心 诊断冠心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9 13: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舌诊是中医学独特的诊断方法,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在心血管病的中医辨证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医学的“心”与西医解剖学的心不同,包括了现代医学的循环和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但是通过望舌可以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活动进行初步判断。舌体上血管和神经分布非常丰富,从舌的变化可以判断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



  临床常见心血管病患者多有舌诊的异常改变,多表现为舌质的淡黯、淡紫、紫黯、黯红、紫红等,或有瘀点、瘀斑,舌下络脉多有颜色紫黯、形态迂曲或呈串珠样、葡萄状等。经过活血化瘀治疗,舌质色泽可以逐步改善。



  现代研究也表明,冠心病患者的舌象诊断以舌质的异常改变为主,多表现为紫黯舌(包括瘀斑舌),其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



  ●舌静脉瘀血,血流减慢,血中氧合血红蛋白减少,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血色紫黯而见舌色青紫。



  ●蕈状乳头微循环表现为异型微血管丛、瘀血微血管丛、扩张微血管丛增多,毛细血管变性,少量红血球渗漏,沉积于组织中形成瘀斑。



  ●血细胞聚集,压积增高,流速缓慢,全血黏度增高,血液呈浓、黏、聚状态,微循环呈严重的瘀滞现象。



  ●血小板聚集性增高。



  舌质色泽与舌血管的解剖生理状态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舌血管特别是舌毛细血管的解剖学分布具有特殊性,在微循环中,血液流变性的异常,血液黏稠度的改变也是影响舌质染色的因素。



  通过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舌象研究的一些资料显示,舌浅表血流量以淡红舌最大,暗红舌次之,淡黯舌最小。



  ●黯红舌患者的各项血液循环指标异于正常人,其血液循环优于青紫舌而略低于淡红舌者。



  ●红绛舌是舌组织的毛细血管极度充血的表现,可能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淡白舌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等有形成分以及血浆蛋白均降低,使血液稀释,颜色变淡,血液黏度下降,血浆渗透压降低,致使舌质呈现淡白,舌体浮胖而娇嫩。



  通过外在形体诸窍的状况推测体内脏腑的精气盛衰,这种“司外揣内”的诊察方法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内容。由上述研究可见,舌诊在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辨证诊断和疗效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心脏居于胸腔,虽然不能直接进行望诊,但作为望诊手段的延伸,现代影像检测手段的发展已经使“望诊”深入到机体的内部,使既往不可见的征象得以显现。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开展血瘀证与舌诊关系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些都对探讨心脏结构和循环功能与舌诊之间的关系,揭示其内在机制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心开窍于舌”的理论为通过观察舌微循环间接评价心肌微循环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采用可视光分光法对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进行了活血化瘀治疗前后的可视光舌血氧饱和度的检测,并与健康成人的舌血氧饱和度进行对照,取得了可视光血氧饱和度这一反映血瘀证患者的舌微循环功能状态指标的初步研究结果。进一步将这项研究与心肌缺血梗死患者的心肌声学造影等能客观反映心肌微循环状况的研究进行对照,可望为舌与心之间的关联研究探索一条新的研究途径。可视光分光法舌血氧饱和度检测和心肌声学造影检测可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链接:



  《黄帝内经》论心与舌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主脉……在窍为舌。”



  《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能知五味矣。”



  



  《内经》以后,历代医家对舌与心的关系阐述:



  



  《千金要方》:“舌者心之官,故心气通于舌。”



  杨云峰《临证验舌法》:“舌者,心之苗也。”



  《望舌遵经?望舌诊法提纲》:“心者……其窍开于舌,其经通于舌,舌者心之外候,是以望舌可测其脏腑经络、寒热虚实也。”  



  



  正常生理状态下,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有病变,则从舌体上就可反映出来:



  



  心的阳气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



  心的阴血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



  心火上炎,则舌红,甚至生疮;



  心血痛阻,则舌质黯紫或有瘀斑。




  中医学的“心”与西医解剖学的心不同,包括了现代医学的循环和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但是通过望舌可以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活动进行初步判断。舌体上血管和神经分布非常丰富,从舌的变化可以判断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



  临床常见心血管病患者多有舌诊的异常改变,多表现为舌质的淡黯、淡紫、紫黯、黯红、紫红等,或有瘀点、瘀斑,舌下络脉多有颜色紫黯、形态迂曲或呈串珠样、葡萄状等。经过活血化瘀治疗,舌质色泽可以逐步改善。



  现代研究也表明,冠心病患者的舌象诊断以舌质的异常改变为主,多表现为紫黯舌(包括瘀斑舌),其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



  ●舌静脉瘀血,血流减慢,血中氧合血红蛋白减少,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血色紫黯而见舌色青紫。



  ●蕈状乳头微循环表现为异型微血管丛、瘀血微血管丛、扩张微血管丛增多,毛细血管变性,少量红血球渗漏,沉积于组织中形成瘀斑。



  ●血细胞聚集,压积增高,流速缓慢,全血黏度增高,血液呈浓、黏、聚状态,微循环呈严重的瘀滞现象。



  ●血小板聚集性增高。



  舌质色泽与舌血管的解剖生理状态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舌血管特别是舌毛细血管的解剖学分布具有特殊性,在微循环中,血液流变性的异常,血液黏稠度的改变也是影响舌质染色的因素。



  通过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舌象研究的一些资料显示,舌浅表血流量以淡红舌最大,暗红舌次之,淡黯舌最小。



  ●黯红舌患者的各项血液循环指标异于正常人,其血液循环优于青紫舌而略低于淡红舌者。



  ●红绛舌是舌组织的毛细血管极度充血的表现,可能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淡白舌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等有形成分以及血浆蛋白均降低,使血液稀释,颜色变淡,血液黏度下降,血浆渗透压降低,致使舌质呈现淡白,舌体浮胖而娇嫩。



  通过外在形体诸窍的状况推测体内脏腑的精气盛衰,这种“司外揣内”的诊察方法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内容。由上述研究可见,舌诊在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辨证诊断和疗效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心脏居于胸腔,虽然不能直接进行望诊,但作为望诊手段的延伸,现代影像检测手段的发展已经使“望诊”深入到机体的内部,使既往不可见的征象得以显现。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开展血瘀证与舌诊关系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些都对探讨心脏结构和循环功能与舌诊之间的关系,揭示其内在机制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心开窍于舌”的理论为通过观察舌微循环间接评价心肌微循环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采用可视光分光法对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进行了活血化瘀治疗前后的可视光舌血氧饱和度的检测,并与健康成人的舌血氧饱和度进行对照,取得了可视光血氧饱和度这一反映血瘀证患者的舌微循环功能状态指标的初步研究结果。进一步将这项研究与心肌缺血梗死患者的心肌声学造影等能客观反映心肌微循环状况的研究进行对照,可望为舌与心之间的关联研究探索一条新的研究途径。可视光分光法舌血氧饱和度检测和心肌声学造影检测可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链接:



  《黄帝内经》论心与舌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主脉……在窍为舌。”



  《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能知五味矣。”



  



  《内经》以后,历代医家对舌与心的关系阐述:



  



  《千金要方》:“舌者心之官,故心气通于舌。”



  杨云峰《临证验舌法》:“舌者,心之苗也。”



  《望舌遵经?望舌诊法提纲》:“心者……其窍开于舌,其经通于舌,舌者心之外候,是以望舌可测其脏腑经络、寒热虚实也。”  



  



  正常生理状态下,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有病变,则从舌体上就可反映出来:



  



  心的阳气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



  心的阴血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



  心火上炎,则舌红,甚至生疮;



  心血痛阻,则舌质黯紫或有瘀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9 13: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心开窍于舌”的理论为通过观察舌微循环间接评价心肌微循环提供了理论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4-12-22 22:50 , Processed in 0.06470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