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4|回复: 1

学派研究是多学科发展的核心内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9 13: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同一业界不同专家的观点往往构成不同的学说,甚或学派,这在科学史上也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以至于科技飞速发展之今天,不同的学说和学派依然在同一科学领域引导并形成不同方向上的科学发明与技术成就。物理学是这样,化学也是这样,医学就更是这样。

  新春伊始,在不久前出席第二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的全体老中医公开发表“告全国青年中医书”中,名老中医们语重心长地指出:“经典是中医的‘根’,历代各家学说是中医的‘本’,”由此可见,由历代各家学说继往开来、传承创新而形成的学派研究作为中医之“本”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

  回眸医药学之发展,公元17世纪正当中国的医药学家阐发“命门学说”之时或稍后,也正值牛顿的经典力学思想影响着欧洲整个科学发展的时候,西方医学出现了著名的物理医学流派、化学医学流派,还有所谓的“活力”医学流派。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由物理派和化学派所组成的联合阵营在与活力派的竞争角逐中,逐渐取得了绝对优势,并形成西方医学思想的主流。微观分析方法与逻辑思维模式,成为西方医学主要的科学方法论。除突出的外科成就外,德国医学家魏尔啸创立了现代细胞学;巴斯德和德国人库赫在细菌方面的重要发现深化了西方医学对感染性疾病的病理认识;1896年X光机被用于物理诊断学;加拿大的班亭于1921年发现并提取出动物胰岛素;弗莱明于1928年发现青霉素等等。两个世纪以来,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和生物数学的方法不断地渗透到医学诊疗技术之中,微观定量分析与跨学科的交叉研究遂成为当代西医药学的主流。

  应该说,几千年来中医药学遵循着相对独立的体系发展传承,学派研究是中医药学学术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精华部分,就像热爱京剧的票友,谙熟旦角的尚、梅、程、荀四大流派一般。实际上,中医药学之发展脉络是基于中医药不同学派之滥觞。换而言之,中医药学派之间的传承、创新、争鸣、互补与流传影响,构成了中医药学术发展的主旋律。

  中医学派较西医学派而言较为彰显并更具特色;学中医的人至少对中医的几大流派,如伤寒学派、温病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本草学派以及中西医汇通学派等耳熟能详,如数家珍,这是《中医各家学说》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中医学派具有继承性、创新性、全面性、连续性和互补性的特点;中药学也与西方的生药学、天然产物化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中医学派的研究对中医药学的突破与创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中医学派研究的方法论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科学学派的发展,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促进跨学科发展与法则共建。笔者在主编的《中西比较医药学概论》中辟有专门一章探讨中西医学派的问题。

  哲学与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普遍规律的研究,涉及到东西方不同文化互通的范畴; 而科学中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则是学派研究中不可阙如的重要法则,中西医学的学派研究亦复如是。

  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导致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医学发明,如上世纪初性激素的发现就是一个明显的实例——这一发现不仅与当时人们对睾丸和卵巢的解剖知识与生理功能认识水平有关,还与甾体化学的建立和发展、有机物迅速检测的方法紧密相连,更有赖于法国生理学家伯尔纳1855年创用“内分泌”一词、英国生理学家斯他林在1905年“激素”概念的提出。当然,许多科学家在学科交叉的问题上有着有趣的反应。如瑞典科学家诺贝尔晚年罹患心血管疾病,那时硝酸甘油已试用于临床并被发现有效,他的私人医生建议他服用。他本人并不相信这种与他所发明的TNT炸药成分相近的化学品竟然会被用来治病,因而拒绝服用。由此看出,跨学科研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见地。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代科学中各个学科的发展无一例外地获益于跨学科方法的应用——核磁共振不再是物理学的专属,已早被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诊断、药物结构的测定等医药化工行业;X光晶体衍射也被运用于蛋白质多肽结构的分析鉴定;微生物的发酵技术被应用于当今的生物制药领域等。无疑,中医应该向西医学习更多的跨学科发展的知识与经验。

  另外,医学本身是不仅仅是生命科学之一,还是研究“人”的科学,其中就势必包含着人文科学的重要内涵;从这一层面,中医要比西医表达得更加全面和确切。本着中医药学“身心一如”、“形神合一”的基本模式,深刻发掘和探讨中医学派中的“全面性”,也将是未来中医研究的重要任务。

  总之,中医药学从学派研究的角度,应该说对现代科学之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并在科学方法论方面为科学多元化、医学多元化、世界文化多元化带来新的启发;这是传统的精神,也是传统的魅力,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激励着全国新一代中医进行开拓创新。中医学派研究的重要内涵,势必对中医药学自身的学术发展和中医药走向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新春伊始,在不久前出席第二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的全体老中医公开发表“告全国青年中医书”中,名老中医们语重心长地指出:“经典是中医的‘根’,历代各家学说是中医的‘本’,”由此可见,由历代各家学说继往开来、传承创新而形成的学派研究作为中医之“本”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

  回眸医药学之发展,公元17世纪正当中国的医药学家阐发“命门学说”之时或稍后,也正值牛顿的经典力学思想影响着欧洲整个科学发展的时候,西方医学出现了著名的物理医学流派、化学医学流派,还有所谓的“活力”医学流派。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由物理派和化学派所组成的联合阵营在与活力派的竞争角逐中,逐渐取得了绝对优势,并形成西方医学思想的主流。微观分析方法与逻辑思维模式,成为西方医学主要的科学方法论。除突出的外科成就外,德国医学家魏尔啸创立了现代细胞学;巴斯德和德国人库赫在细菌方面的重要发现深化了西方医学对感染性疾病的病理认识;1896年X光机被用于物理诊断学;加拿大的班亭于1921年发现并提取出动物胰岛素;弗莱明于1928年发现青霉素等等。两个世纪以来,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和生物数学的方法不断地渗透到医学诊疗技术之中,微观定量分析与跨学科的交叉研究遂成为当代西医药学的主流。

  应该说,几千年来中医药学遵循着相对独立的体系发展传承,学派研究是中医药学学术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精华部分,就像热爱京剧的票友,谙熟旦角的尚、梅、程、荀四大流派一般。实际上,中医药学之发展脉络是基于中医药不同学派之滥觞。换而言之,中医药学派之间的传承、创新、争鸣、互补与流传影响,构成了中医药学术发展的主旋律。

  中医学派较西医学派而言较为彰显并更具特色;学中医的人至少对中医的几大流派,如伤寒学派、温病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本草学派以及中西医汇通学派等耳熟能详,如数家珍,这是《中医各家学说》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中医学派具有继承性、创新性、全面性、连续性和互补性的特点;中药学也与西方的生药学、天然产物化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中医学派的研究对中医药学的突破与创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中医学派研究的方法论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科学学派的发展,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促进跨学科发展与法则共建。笔者在主编的《中西比较医药学概论》中辟有专门一章探讨中西医学派的问题。

  哲学与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普遍规律的研究,涉及到东西方不同文化互通的范畴; 而科学中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则是学派研究中不可阙如的重要法则,中西医学的学派研究亦复如是。

  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导致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医学发明,如上世纪初性激素的发现就是一个明显的实例——这一发现不仅与当时人们对睾丸和卵巢的解剖知识与生理功能认识水平有关,还与甾体化学的建立和发展、有机物迅速检测的方法紧密相连,更有赖于法国生理学家伯尔纳1855年创用“内分泌”一词、英国生理学家斯他林在1905年“激素”概念的提出。当然,许多科学家在学科交叉的问题上有着有趣的反应。如瑞典科学家诺贝尔晚年罹患心血管疾病,那时硝酸甘油已试用于临床并被发现有效,他的私人医生建议他服用。他本人并不相信这种与他所发明的TNT炸药成分相近的化学品竟然会被用来治病,因而拒绝服用。由此看出,跨学科研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见地。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代科学中各个学科的发展无一例外地获益于跨学科方法的应用——核磁共振不再是物理学的专属,已早被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诊断、药物结构的测定等医药化工行业;X光晶体衍射也被运用于蛋白质多肽结构的分析鉴定;微生物的发酵技术被应用于当今的生物制药领域等。无疑,中医应该向西医学习更多的跨学科发展的知识与经验。

  另外,医学本身是不仅仅是生命科学之一,还是研究“人”的科学,其中就势必包含着人文科学的重要内涵;从这一层面,中医要比西医表达得更加全面和确切。本着中医药学“身心一如”、“形神合一”的基本模式,深刻发掘和探讨中医学派中的“全面性”,也将是未来中医研究的重要任务。

  总之,中医药学从学派研究的角度,应该说对现代科学之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并在科学方法论方面为科学多元化、医学多元化、世界文化多元化带来新的启发;这是传统的精神,也是传统的魅力,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激励着全国新一代中医进行开拓创新。中医学派研究的重要内涵,势必对中医药学自身的学术发展和中医药走向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4-19 13: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是中医的‘根’,历代各家学说是中医的‘本’,”。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5-1-10 14:30 , Processed in 0.06910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