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3|回复: 1

一代药王孙思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9 13: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孙思邈(约公元581~682年),唐代杰出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孙思邈少时因多病,为支付药费,几乎耗尽家产。于是立志学医,誓为百姓救死扶伤,解除病魔。他勤奋学习,孜孜不倦。青年时隐居太白山、终南山,取道骆谷,翻越秦岭、巴山,经通江转三台、中江到成都,住在魏家搞烧炼。继又前往都江堰去青城采药,后又顺岷江,出三峡到湖北荆州给汉阳王医水肿。接着又去湖南、江西、河南,后回陕西,他在全国旅行,开阔了眼界,并博涉经史百家学术,兼通佛典。他钻研古代名医名著、秘方,总结了唐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广采收集各地民间方药、针灸等医学精华,“阴阳推步医药无不善”。他不但吸收和运用了张仲景、华佗等几十位著名医学家的药方,尤为可贵的是,他还搜集整理了来自民间、文人、名士、少数民族、宗教界和外国传入的药方,从中汲取了大量营养。集数十年之心血,于唐永徽三年(652年)前后,著成《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这两部巨著一共记载了6500多个药方,其书首列妇人、幼儿疾病,并倡立脏病、腑病、针灸方药、内外诸病、养性练气分类,具有新的系统性,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得到广泛赞许,取得成功。到宋代以后,更成为从医人必读的专著。千百年来,不仅在国内受到欢迎,历代均有刻印,流行甚广,而且还影响到邻国朝鲜、日本和东南亚的汉医,被誉为祖国医药学的百科全书,后世尊他为“药王”,完全当之无愧。

  他的生年有几种说法,但卒年在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则从无异词。有说他活了一百多岁的,也有说他活了九十多岁的。但无论怎么说,他确是高寿。他的一生,始终受人景仰,小时就被人们视为“圣童”;成年后,从隋到唐,从王室到世族,都尊重他,屡次聘他做官,他一再拒绝。隋文帝主政,以国子博士召,不拜。唐显庆中(约658年前后),唐太宗、高宗复召见,拜谏议大夫,他称疾还山。魏征丞相受命修撰齐、梁、陈、周、隋五代史书,请他当顾问,向他采访史事,他毫无保留地传授。朝廷征召并授以高官厚禄,他都一一谢绝。而病人求他治病,却从不推辞。他同情病人,医德高尚,一生不慕名利,布衣素食,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医药事业。

  唐时,长安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才济济。当时,文学界的一些名士,如宋金文(书法家)、孟冼(药物学家)以及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还有以针灸著名的甄权、甄立言兄弟,丰慈藏(专长药性),历史学家魏征等,都拜他为师,研讨学问,学习医道,真正说得上是极一时之盛。

  他的著作,除《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食治》、《枕中方》、《千金养生论》、《养生铭》、《养生杂录》、《养生延命集》、《摄生真录》、《六气导引图》、《五气旁通导养图》外,还有《千金髓》、《龟经》、《福寿论》、《太清丹经要诀》等数十种。又世传《银海精微》,亦孙思邈所撰。这些著作极大地丰富了祖国医学宝库。他精湛的医学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对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曾享盛誉于唐代,煊赫一时。

  由于他读书甚多,著作颇丰,真正做到了读“三世”医书这一点,所以他在医术上高人一筹。汉阳王患水肿,弄得众医缩手,不敢处方,经思邈诊治,很快就好了。净明尼姑患吐泻很严重,许多名医都治不好,经孙思邈医治,也得到痊愈。一次,他碰见几个人抬着一副棺材去埋人,只见棺材滴出鲜红血点。实践经验告诉他,这人没有死。于是他上前解说,立刻开棺抢救。只见棺内一位年轻女子脸色蜡黄,但脉搏还在微微跳动,原来是因难产失血过多而窒息。他急忙选好穴位,扎针救治。一会儿一个胖娃娃“哇哇”出生了,产妇也苏醒过来。一针救治两条人命,一时成为天下传奇。他行医于穷乡僻壤,无论贵贱贫富,长幼美丑,怨亲善友,都一视同仁,视为亲人对待,不顾个人安危,尽力医治,抢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在民间,至今仍流传着很多他救死扶伤的事例。

  从孙思邈的著作可以看出,他对养生延年有深入的研究。他本着“为违情情之欢、而俯仰可从;不弃耳目之好,而顾眄可行”及“易则易行,简则易从”的原则,对养生之道作了具体详细而又通俗的论述,让人一看就懂,一习就会。既主张静养,又强调运动;既提倡食疗,又主张药治;既要求简朴,又注意卫生;既强调节欲,又研讨房术。把矛盾统一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不仅从衣、食、住、行去关心人的健康,同时还特别注意老年人的养生延年,真是一副济世菩萨心肠。

  孙思邈十分重视预防医学和卫生保健的关系,主张“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平时要从各方面注意,可以免除或减少生病,并且要储备药品,以备病发时亟需。平时要注意的事情,如个人卫生方面,要养成不随便吐痰的良好习惯;要勤换衣服,饭后漱口,睡觉时“冬不蒙头,夏不露腹”。饮食有节,饥饱适宜,不食病畜、生菜、生米和腐蚀食品,防止染上疾病。夏天少吃肥腻,多吃蔬菜五谷。肉要煮烂煮熟。尤其提出防止“一线风吹”,更值得人们深思,后世的“不怕一片风,只怕一线风”的谚语,就源于此。

  孙思邈提出饭后要散步,“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同时也强调“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不要因为身体健康,便忽视这些增强体质的活动。

  对病症的治疗,他强调饮食为先,药物次之。所以谆谆告诫说:“为医者当须先调晓病源,知其所患,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因为药性有“偏性”,多少有些副作用,故这种治法,是最稳妥的。由于他重视食疗,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书中就出现了许多食疗方剂。如含维生素B的谷白皮煮粥常食,以防治脚气;用动物甲状腺来治人的瘿色;用动物肝来治肝病和夜盲;用鳖甲治小儿佝偻;用动物肾来补肾等,都是突出的例子。实践证明,食疗既简便易行,又疗效明显,特别是无副作用,值得提倡和推广。

  他还主张对疾病实行积极的综合治疗。他认为有的医生,其医术不高的原因,是技术单调,各执一业,“未能综练众方,所以救疗不全济。何哉?或有偏工针刺,或者偏解灸方,或有惟行药饵……”真正的好医生,应该是“先诊脉处方,次及针灸,内外相抉,病必当愈” 。而他还认为单用针刺或单用灼灸,也是不够好的,特别举出华佗医曹操的头风,所以时愈时发,就是单用的结果。

  孙思邈极为重视护理工作,古称护理为“调理”,他认为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他说:“生候尚存,形色未败,病未入腠理,针药及时,能将即调理,委以良医,病无不愈。”可以看出,可治的病,遇到高明的医生,还应给予适当的调养护理,疾病方可痊愈。俗话说:“三分吃药,七分调理”,并非毫无根据。缺乏正确护理的疾病,即使有高明的医生,精湛的医术,也是难以奏效的。


  孙思邈少时因多病,为支付药费,几乎耗尽家产。于是立志学医,誓为百姓救死扶伤,解除病魔。他勤奋学习,孜孜不倦。青年时隐居太白山、终南山,取道骆谷,翻越秦岭、巴山,经通江转三台、中江到成都,住在魏家搞烧炼。继又前往都江堰去青城采药,后又顺岷江,出三峡到湖北荆州给汉阳王医水肿。接着又去湖南、江西、河南,后回陕西,他在全国旅行,开阔了眼界,并博涉经史百家学术,兼通佛典。他钻研古代名医名著、秘方,总结了唐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广采收集各地民间方药、针灸等医学精华,“阴阳推步医药无不善”。他不但吸收和运用了张仲景、华佗等几十位著名医学家的药方,尤为可贵的是,他还搜集整理了来自民间、文人、名士、少数民族、宗教界和外国传入的药方,从中汲取了大量营养。集数十年之心血,于唐永徽三年(652年)前后,著成《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这两部巨著一共记载了6500多个药方,其书首列妇人、幼儿疾病,并倡立脏病、腑病、针灸方药、内外诸病、养性练气分类,具有新的系统性,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得到广泛赞许,取得成功。到宋代以后,更成为从医人必读的专著。千百年来,不仅在国内受到欢迎,历代均有刻印,流行甚广,而且还影响到邻国朝鲜、日本和东南亚的汉医,被誉为祖国医药学的百科全书,后世尊他为“药王”,完全当之无愧。

  他的生年有几种说法,但卒年在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则从无异词。有说他活了一百多岁的,也有说他活了九十多岁的。但无论怎么说,他确是高寿。他的一生,始终受人景仰,小时就被人们视为“圣童”;成年后,从隋到唐,从王室到世族,都尊重他,屡次聘他做官,他一再拒绝。隋文帝主政,以国子博士召,不拜。唐显庆中(约658年前后),唐太宗、高宗复召见,拜谏议大夫,他称疾还山。魏征丞相受命修撰齐、梁、陈、周、隋五代史书,请他当顾问,向他采访史事,他毫无保留地传授。朝廷征召并授以高官厚禄,他都一一谢绝。而病人求他治病,却从不推辞。他同情病人,医德高尚,一生不慕名利,布衣素食,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医药事业。

  唐时,长安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才济济。当时,文学界的一些名士,如宋金文(书法家)、孟冼(药物学家)以及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还有以针灸著名的甄权、甄立言兄弟,丰慈藏(专长药性),历史学家魏征等,都拜他为师,研讨学问,学习医道,真正说得上是极一时之盛。

  他的著作,除《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食治》、《枕中方》、《千金养生论》、《养生铭》、《养生杂录》、《养生延命集》、《摄生真录》、《六气导引图》、《五气旁通导养图》外,还有《千金髓》、《龟经》、《福寿论》、《太清丹经要诀》等数十种。又世传《银海精微》,亦孙思邈所撰。这些著作极大地丰富了祖国医学宝库。他精湛的医学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对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曾享盛誉于唐代,煊赫一时。

  由于他读书甚多,著作颇丰,真正做到了读“三世”医书这一点,所以他在医术上高人一筹。汉阳王患水肿,弄得众医缩手,不敢处方,经思邈诊治,很快就好了。净明尼姑患吐泻很严重,许多名医都治不好,经孙思邈医治,也得到痊愈。一次,他碰见几个人抬着一副棺材去埋人,只见棺材滴出鲜红血点。实践经验告诉他,这人没有死。于是他上前解说,立刻开棺抢救。只见棺内一位年轻女子脸色蜡黄,但脉搏还在微微跳动,原来是因难产失血过多而窒息。他急忙选好穴位,扎针救治。一会儿一个胖娃娃“哇哇”出生了,产妇也苏醒过来。一针救治两条人命,一时成为天下传奇。他行医于穷乡僻壤,无论贵贱贫富,长幼美丑,怨亲善友,都一视同仁,视为亲人对待,不顾个人安危,尽力医治,抢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在民间,至今仍流传着很多他救死扶伤的事例。

  从孙思邈的著作可以看出,他对养生延年有深入的研究。他本着“为违情情之欢、而俯仰可从;不弃耳目之好,而顾眄可行”及“易则易行,简则易从”的原则,对养生之道作了具体详细而又通俗的论述,让人一看就懂,一习就会。既主张静养,又强调运动;既提倡食疗,又主张药治;既要求简朴,又注意卫生;既强调节欲,又研讨房术。把矛盾统一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不仅从衣、食、住、行去关心人的健康,同时还特别注意老年人的养生延年,真是一副济世菩萨心肠。

  孙思邈十分重视预防医学和卫生保健的关系,主张“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平时要从各方面注意,可以免除或减少生病,并且要储备药品,以备病发时亟需。平时要注意的事情,如个人卫生方面,要养成不随便吐痰的良好习惯;要勤换衣服,饭后漱口,睡觉时“冬不蒙头,夏不露腹”。饮食有节,饥饱适宜,不食病畜、生菜、生米和腐蚀食品,防止染上疾病。夏天少吃肥腻,多吃蔬菜五谷。肉要煮烂煮熟。尤其提出防止“一线风吹”,更值得人们深思,后世的“不怕一片风,只怕一线风”的谚语,就源于此。

  孙思邈提出饭后要散步,“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同时也强调“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不要因为身体健康,便忽视这些增强体质的活动。

  对病症的治疗,他强调饮食为先,药物次之。所以谆谆告诫说:“为医者当须先调晓病源,知其所患,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因为药性有“偏性”,多少有些副作用,故这种治法,是最稳妥的。由于他重视食疗,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书中就出现了许多食疗方剂。如含维生素B的谷白皮煮粥常食,以防治脚气;用动物甲状腺来治人的瘿色;用动物肝来治肝病和夜盲;用鳖甲治小儿佝偻;用动物肾来补肾等,都是突出的例子。实践证明,食疗既简便易行,又疗效明显,特别是无副作用,值得提倡和推广。

  他还主张对疾病实行积极的综合治疗。他认为有的医生,其医术不高的原因,是技术单调,各执一业,“未能综练众方,所以救疗不全济。何哉?或有偏工针刺,或者偏解灸方,或有惟行药饵……”真正的好医生,应该是“先诊脉处方,次及针灸,内外相抉,病必当愈” 。而他还认为单用针刺或单用灼灸,也是不够好的,特别举出华佗医曹操的头风,所以时愈时发,就是单用的结果。

  孙思邈极为重视护理工作,古称护理为“调理”,他认为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他说:“生候尚存,形色未败,病未入腠理,针药及时,能将即调理,委以良医,病无不愈。”可以看出,可治的病,遇到高明的医生,还应给予适当的调养护理,疾病方可痊愈。俗话说:“三分吃药,七分调理”,并非毫无根据。缺乏正确护理的疾病,即使有高明的医生,精湛的医术,也是难以奏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9 13: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导尿术也是药王孙思邈早先使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4-12-23 12:34 , Processed in 0.0622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