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7|回复: 1

“春捂”也要捂对时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9 13: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捂”也要捂对时间  





  俗话说“春捂秋冻”。春捂怎么“捂”,一直是个笼统的概念。“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算是最明确的时间概念。而这之于养生保健,却远远不够。随着医疗气象学的兴起,科学家对春捂有了许多更科学、更具体的研究。

  一、把握时机: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 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再晚便是雨后送伞了。

  二、把握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三、注意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春天的气温,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花开又被风吹落”,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面对“孩儿脸”似的春天,你得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现在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

  四、持续时间:7~14天恰到好处。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而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因为你没捂到位。怎样才算到位?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才能适应。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






  俗话说“春捂秋冻”。春捂怎么“捂”,一直是个笼统的概念。“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算是最明确的时间概念。而这之于养生保健,却远远不够。随着医疗气象学的兴起,科学家对春捂有了许多更科学、更具体的研究。

  一、把握时机: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 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再晚便是雨后送伞了。

  二、把握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三、注意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春天的气温,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花开又被风吹落”,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面对“孩儿脸”似的春天,你得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现在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

  四、持续时间:7~14天恰到好处。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而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因为你没捂到位。怎样才算到位?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才能适应。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9 13: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捂”有利养生防病  



  中医认为,初春顺应自然规律,适当“春捂”,调整起居饮食并增加户外运动,少去公共场所,能起到很好的养生防病效果。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赵晓敏介绍,民间历来有“春捂”的说法,从中医理论讲,“春捂”既是顺应阳气生发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春捂”易让人忽视的是腿和脚,其实人体下半身的血液循环较差,容易遭风寒侵袭,尤其是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儿童,受寒后伤肺,易引发感冒、哮喘等疾病。



 

  在饮食调整上,赵晓敏建议多食韭菜和菠菜。春季是肝旺之时,要少食荤菜和牛羊肉等燥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此时应多食一些性味甘平的食品,如韭菜等。水果、食用菌、鱼、白菜、大枣、蜂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也是春季应该常吃的食品。春天干燥,容易口角生疮、大便干滞,多吃菠菜可缓解这些不适。



  进入春季,万物复苏,人也要适当增加活动量。赵晓敏提醒春季锻炼要多去户外,但早春时节,身体各器官功能还处在较低水平,此时不宜进行激烈、长时间运动。一些节奏较慢且运动量不大的户外活动更适于早春,如慢跑、步行、做广播体操、放风筝等。锻炼结束时要立即擦干汗液,以防着凉。




  中医认为,初春顺应自然规律,适当“春捂”,调整起居饮食并增加户外运动,少去公共场所,能起到很好的养生防病效果。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赵晓敏介绍,民间历来有“春捂”的说法,从中医理论讲,“春捂”既是顺应阳气生发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春捂”易让人忽视的是腿和脚,其实人体下半身的血液循环较差,容易遭风寒侵袭,尤其是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儿童,受寒后伤肺,易引发感冒、哮喘等疾病。



 

  在饮食调整上,赵晓敏建议多食韭菜和菠菜。春季是肝旺之时,要少食荤菜和牛羊肉等燥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此时应多食一些性味甘平的食品,如韭菜等。水果、食用菌、鱼、白菜、大枣、蜂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也是春季应该常吃的食品。春天干燥,容易口角生疮、大便干滞,多吃菠菜可缓解这些不适。



  进入春季,万物复苏,人也要适当增加活动量。赵晓敏提醒春季锻炼要多去户外,但早春时节,身体各器官功能还处在较低水平,此时不宜进行激烈、长时间运动。一些节奏较慢且运动量不大的户外活动更适于早春,如慢跑、步行、做广播体操、放风筝等。锻炼结束时要立即擦干汗液,以防着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4-12-23 12:42 , Processed in 0.0961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