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align=center>一个台湾<B>Lasik</B>受术者的术后分析<p></p></P>
<P align=center>作者:佚名文章来源:协和医学论坛联盟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3-8-14<p></p></P>
<P align=center><p> </p></P>
<TD >
<P align=left><p> </p></P></TD>
<P ><B>LASIK</B>雷射矫正近视的广告目前打得很响, 其前身还有PRK和RK,但目前算淘汰了,而角膜厚度不够,近视很深又想开的话可以做<B>LASEK</B> (<B>LASIK</B>及PRK之改良版,针对角膜厚度不够而行的方式,使用机率约仅百分之ㄧ). <p></p></P>
<P ><B>LASIK</B>系先用自动刀片切开角膜之上皮组织, 约130-160mm的厚度处平滑切割直径8.5–9.5mm的圆形角膜瓣, 翻起后形成一连皮之盖子 (FLAP一般160um厚,高度近视建议用130um的盖子,角膜形状中间最厚约550um旁边薄约330um), 然后对其下之基质组织以193nm雷射做气化雕塑, 每切削掉10um约可减少100度近视,盖子盖上后5分钟即可愈合, 四小时后即不再疼痛流泪,一日内可恢复80%视力, 一至二周可恢复百分之90的视力,三个月后可完全稳定,如果视力依旧不行, 一般还可要求免费施行第二次手术. <p></p></P>
<P >[刀片是非常贵的,大约NT$3000,用一次即丢,有的医院费用便宜有可能是重复使用的刀片] ,首先一定要说明一点,因为<B>LASIK</B>只针对眼角膜做雕塑, 和眼睛内部组织等并不相干,所以开完刀后的眼睛只能说是一个没有度数的近视眼, 所有近视眼的可能并发症如玻璃体混浊、周边视网朦退化及裂孔、黄斑部退化 ,甚至于视纲膜剥离等都依然存在,所以在开完刀后, 所有近视眼该做的定期检查仍然不能少. <p></p></P>
<P >换个角度想有点悲凉,这手术本身是存有遗憾的, 用角膜的脆弱换取好视力,那我为什么还要开呢? 因为我想过,一个人能活多久,要戴眼镜活几十年吗?绝不!!! <p></p></P>
<P >[正常眼睛具有一组大约6000度(60 D,Diopter)的屈光体, 其中角膜负责约4200-4500度的屈光作用(即相当于42- 45 D的凸透镜), 而水晶体则负责了剩下的1500-1800度的屈光作用(即相当于15- 18 D的凸透镜). <p></p></P>
<P >当光影透过这一组6000度的屈光体进入长约23公分的眼球时, 便能够不偏不倚的投影在我们的视网膜上,造成清晰的影像] <p></p></P>
<P >只要是手术当然都会有风险,但<B>LASIK</B>目前失败率极低不到百分之一, 并在好几年前就已通过美国FDA的安全评估了. 有许多医师被质问为何自己不做<B>LASIK</B>呢, 其实他们也想做,而许多眼科医师也做了, 只是越晚做机器 会更新更好,还有存在每个人的其它认知考量等. <p></p></P>
<P >[未来,还有一种新手术,眼内人工水晶体,又称为有晶体眼人工水晶体(phakic.IOL),它就像是一片放入眼内, 永久固定的隐形眼镜,可以省去配戴普通隐形眼镜清洁、戴上、卸下的麻烦, 光学效果也较隐形眼镜佳,最大的优点是可用来矫正高至两千度的近视及一千两百度之远视,只是还要漫长时间等待] <p></p></P>
<P ><B>LASIK</B>有一个重点,即角膜厚度, 一般人平均的角膜厚度是0.55公分,医界用的单位称550μm(微米),用VISX最新的机型每近视多100度约要打掉10μm, 每散光多100度约要多打掉10μm,自己角膜厚度多少可以打掉多少都应该算一下, 像我用VISX S4的机型做,800度近视加250度散光就刚好打掉100μm. 而一般建议做完<B>LASIK</B>最低应保留380μm的厚度, 我认为最好要400μm以上.(不含盖子的话基层角膜应该要保留250μm以上). <p></p></P>
<P >依此标准就知道市面上号称可矫正3000度近视的真是鬼话, 即便是VISX大光斑大概也只能矫正1500度, 而博士伦的要矫正700度以上都很难, 所以自己该想清楚才好,毕竟雷射中心越开越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p></p></P>
<P >为了生存,医师可能选择病人的标准就跟着降低, 真的不能开<B>LASIK</B>还是要和病人说不才对 ,(目前眼科医师很多皆以为<B>LASIK</B>手术就像挖到金矿, 20分钟几万入帐,几个人打多少折,包装像咖啡厅,实在太泛商业化了). <p></p></P>
<P >[ 1. 上皮层 50~100微米,神经纤维丰富,任何损伤可致剧烈疼痛,6-12小时可再生一次 <p></p></P>
<P >2. 波曼氏层 厚10微米,损伤易形成疤痕、混浊. <p></p></P>
<P >3. 基质层 厚约450微米,占角膜厚度约90%,细胞呈平行排列,<B>LASIK</B>手术中角膜瓣及雷射照射都在此层,不会形成疤痕、混浊 <p></p></P>
<P >4. 戴氏层 出生厚2-3微米,成年人约10微米<p></p></P>
<P >5. 内皮层 5微米,不具再生能力,为角膜构造中最重要的部分 ] <p></p></P>
<P ><p> </p></P>
<P ><B>LASIK</B>目前在台湾常见的机型有: <p></p></P>
<P >1.美国 VISX STAR S4, 属大光斑结合小光斑8mm光斑直径配合0.65mm光斑直径, 眼球追踪速度仅有60HZ,有最新的虚拟镜片, 算是目前全世界占有率最高之机器, 也最稳定,一般推荐给度数高的. <p></p></P>
<P >2.美国 博士伦 B&L Technolas 217, 飞点式小光斑,号称满意度最高, 只可惜相同近视度数下和VISX相
<P align=center>作者:佚名文章来源:协和医学论坛联盟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3-8-14<p></p></P>
<P align=center><p> </p></P>
<TD >
<P align=left><p> </p></P></TD>
<P ><B>LASIK</B>雷射矫正近视的广告目前打得很响, 其前身还有PRK和RK,但目前算淘汰了,而角膜厚度不够,近视很深又想开的话可以做<B>LASEK</B> (<B>LASIK</B>及PRK之改良版,针对角膜厚度不够而行的方式,使用机率约仅百分之ㄧ). <p></p></P>
<P ><B>LASIK</B>系先用自动刀片切开角膜之上皮组织, 约130-160mm的厚度处平滑切割直径8.5–9.5mm的圆形角膜瓣, 翻起后形成一连皮之盖子 (FLAP一般160um厚,高度近视建议用130um的盖子,角膜形状中间最厚约550um旁边薄约330um), 然后对其下之基质组织以193nm雷射做气化雕塑, 每切削掉10um约可减少100度近视,盖子盖上后5分钟即可愈合, 四小时后即不再疼痛流泪,一日内可恢复80%视力, 一至二周可恢复百分之90的视力,三个月后可完全稳定,如果视力依旧不行, 一般还可要求免费施行第二次手术. <p></p></P>
<P >[刀片是非常贵的,大约NT$3000,用一次即丢,有的医院费用便宜有可能是重复使用的刀片] ,首先一定要说明一点,因为<B>LASIK</B>只针对眼角膜做雕塑, 和眼睛内部组织等并不相干,所以开完刀后的眼睛只能说是一个没有度数的近视眼, 所有近视眼的可能并发症如玻璃体混浊、周边视网朦退化及裂孔、黄斑部退化 ,甚至于视纲膜剥离等都依然存在,所以在开完刀后, 所有近视眼该做的定期检查仍然不能少. <p></p></P>
<P >换个角度想有点悲凉,这手术本身是存有遗憾的, 用角膜的脆弱换取好视力,那我为什么还要开呢? 因为我想过,一个人能活多久,要戴眼镜活几十年吗?绝不!!! <p></p></P>
<P >[正常眼睛具有一组大约6000度(60 D,Diopter)的屈光体, 其中角膜负责约4200-4500度的屈光作用(即相当于42- 45 D的凸透镜), 而水晶体则负责了剩下的1500-1800度的屈光作用(即相当于15- 18 D的凸透镜). <p></p></P>
<P >当光影透过这一组6000度的屈光体进入长约23公分的眼球时, 便能够不偏不倚的投影在我们的视网膜上,造成清晰的影像] <p></p></P>
<P >只要是手术当然都会有风险,但<B>LASIK</B>目前失败率极低不到百分之一, 并在好几年前就已通过美国FDA的安全评估了. 有许多医师被质问为何自己不做<B>LASIK</B>呢, 其实他们也想做,而许多眼科医师也做了, 只是越晚做机器 会更新更好,还有存在每个人的其它认知考量等. <p></p></P>
<P >[未来,还有一种新手术,眼内人工水晶体,又称为有晶体眼人工水晶体(phakic.IOL),它就像是一片放入眼内, 永久固定的隐形眼镜,可以省去配戴普通隐形眼镜清洁、戴上、卸下的麻烦, 光学效果也较隐形眼镜佳,最大的优点是可用来矫正高至两千度的近视及一千两百度之远视,只是还要漫长时间等待] <p></p></P>
<P ><B>LASIK</B>有一个重点,即角膜厚度, 一般人平均的角膜厚度是0.55公分,医界用的单位称550μm(微米),用VISX最新的机型每近视多100度约要打掉10μm, 每散光多100度约要多打掉10μm,自己角膜厚度多少可以打掉多少都应该算一下, 像我用VISX S4的机型做,800度近视加250度散光就刚好打掉100μm. 而一般建议做完<B>LASIK</B>最低应保留380μm的厚度, 我认为最好要400μm以上.(不含盖子的话基层角膜应该要保留250μm以上). <p></p></P>
<P >依此标准就知道市面上号称可矫正3000度近视的真是鬼话, 即便是VISX大光斑大概也只能矫正1500度, 而博士伦的要矫正700度以上都很难, 所以自己该想清楚才好,毕竟雷射中心越开越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p></p></P>
<P >为了生存,医师可能选择病人的标准就跟着降低, 真的不能开<B>LASIK</B>还是要和病人说不才对 ,(目前眼科医师很多皆以为<B>LASIK</B>手术就像挖到金矿, 20分钟几万入帐,几个人打多少折,包装像咖啡厅,实在太泛商业化了). <p></p></P>
<P >[ 1. 上皮层 50~100微米,神经纤维丰富,任何损伤可致剧烈疼痛,6-12小时可再生一次 <p></p></P>
<P >2. 波曼氏层 厚10微米,损伤易形成疤痕、混浊. <p></p></P>
<P >3. 基质层 厚约450微米,占角膜厚度约90%,细胞呈平行排列,<B>LASIK</B>手术中角膜瓣及雷射照射都在此层,不会形成疤痕、混浊 <p></p></P>
<P >4. 戴氏层 出生厚2-3微米,成年人约10微米<p></p></P>
<P >5. 内皮层 5微米,不具再生能力,为角膜构造中最重要的部分 ] <p></p></P>
<P ><p> </p></P>
<P ><B>LASIK</B>目前在台湾常见的机型有: <p></p></P>
<P >1.美国 VISX STAR S4, 属大光斑结合小光斑8mm光斑直径配合0.65mm光斑直径, 眼球追踪速度仅有60HZ,有最新的虚拟镜片, 算是目前全世界占有率最高之机器, 也最稳定,一般推荐给度数高的. <p></p></P>
<P >2.美国 博士伦 B&L Technolas 217, 飞点式小光斑,号称满意度最高, 只可惜相同近视度数下和VISX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