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6|回复: 19

来自日本关于LASIK的最新报道(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9 18: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手术后的视力是不是跟医生的技术有很大关系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18: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3/06/09


  如果说有些手术“既想做又有点害怕”,那么第一个就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手术(LASIK,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利用激光进行的视力矫正手术,从90年代后半期开始以美国为中心逐渐推广。笔者就曾在1999年底接受过这种手术,从而成为视力得到戏剧性改善的众多人群中的一员。治疗过程的亲身体验将在文章的后半谈及,首先从“虽然有点害怕但还是想尝试一下”的LASIK的最新状况开始。

“波前导激光手术法”的实用化解决了以往LASIK中存在的问题

  迄今为止的LASIK(至少是在笔者接受手术时)虽然可以治疗一定程度的近视,但却无法解决散光以及视力在0.01以下的重度近视(笔者在手术前的视力为0.07)。此外在手术后,虽然视力表检测的结果有所恢复,但存在夜间视力下降等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然而,最近由于同时利用电脑进行解析处理、被称为波前导激光手术(Wavefront Guided Laser Surgery,Wavefront法)的新技术得到实用,从而使上述问题获得近乎完美的解决。

  LASIK的基本原理为,“利用激光对变形的角膜进行整形,使传递影像的光线能够在网膜上精确成像”。第一次听说的人,一般听到这里就开始害怕,手术时首先使用电动切割刀(Cutter)沿水平切割角膜,只留下一端不切割,然后以这一端为轴打开角膜,如同形成一个盖子(flap)。再照射准分子激光(Excimer Laser)切削角膜内部,完成后将角膜重新盖上并涂上消毒液,这就大功告成。角膜细胞具有惊人的再生能力,伤口将会完全复合,不会留下切割的痕迹。

  迄今为止在LASIK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由于没有开发出准确测量变形角膜的“变形状况”的技术所致。说白了,就是在刮除角膜时,医生根据患者(不知道这么称呼是否适当)的视力估算出“这种程度的近视,大概切削这么多就可以了”。简而言之,近视越严重,角膜与标准相比就越厚,所以为了矫正视力就需要刮去更多。

  以往的LASIK之所以不能治疗散光及重度近视,是由于这些患者的角膜形状与一般人不同,而无法利用标准的“切除法”进行矫正的缘故。也就是说当医生遇到散光患者时,只靠简单的视力检查无法掌握手术所必须的“角膜形状”。

  波前导激光手术法是利用激光,科学并且准确地测量“角膜形状”的技术。顺便说明一下,用于测量形状的激光是统称为“冷激光(Cool Laser)”的低能激光,其类型不同于用于蒸散并刮除角膜组织的高能“准分子激光”。归纳起来就是,用低能激光“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利用高能激光“切除”。

利用电脑测定角膜的复杂变形

  在波前导激光手术法中,从瞳孔外部向内部的网膜照射冷激光,并测量其反射光。此时,如果角膜的形状正常,则反射光的波前导(波面)为一个完美的平面。然而如果是散光患者,反射光的波面将严重变形。

  将这一平面波(正常值)和“变形波面”之间的差利用电脑进行解析,就可以测量出以往无法掌握的角膜的复杂变形(称为“高阶像差”)。顺便说一下,用于解析波面的多项式展开的方法,应用了194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荷兰科学家Frits Zernicke的理论。

  正是这一“高阶像差”,导致了无法用眼镜及隐形眼镜进行矫正的视力障碍。同时,这种视力障碍用以往的LASIK也无法治疗。反过来说,以往的LASIK只能治疗可以用眼镜或隐形眼镜进行矫正的视力障碍。

  新问世的波前导激光手术法,将高阶像差(角膜形状变形)输入到电脑中,根据该形状数据准分子激光设备就能够对复杂变形的角膜进行整形。由于这种方法能够针对每一位患者角膜的微妙差异进行整形,因此波前导激光手术法也被称为可定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手术(Customized LASIK)。

视力恢复为1.0的概率在90%以上,但手术费用昂贵

  波前导激光手术技术本身早在1999年便已开发出来。不过直到最近才实现手术设备的商品化。最初是由瑞士的Alcon公司制造,该公司的设备以美国为中心在全球被广泛使用。随后,在“LASIK设备”市场中占有最大市场份额的美国Visix公司也引进了波前导激光手术法,终于出现了正式普及这种技术的动向。

  在日本,东京都的山王医院等若干家医院的眼科医生,率先进口波前导激光手术设备,并开始做这种手术。

  根据迄今为止的临床病例,比较以往的LASIK和Customized LASIK的效果,发现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异。

  接受Customized LASIK后的视力检查结果显示,90%以上视力达到1.0(以往的LASIK的这一概率为70%)。另外即使达不到1.0,比如达到0.7等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视力的概率几乎达到100%(以往的LASIK的为90%)。此外还消除了夜间视力下降以及对比度灵敏度下降等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正如本文开头所讲的那样,在这些患者中还包括以往的LASIK无法治疗的重度近视以及散光患者。

  如上所述,通过引进波前导激光手术法,可以实现近乎完美的视力矫正手术,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该技术“历史太短”。正像后面将要讲到的那样,这也是笔者在接受以往的LASIK时最担心的问题。如果真的考虑接受Customized LASIK,关于这一点有必要收集令人信服的信息并



  如果说有些手术“既想做又有点害怕”,那么第一个就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手术(LASIK,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利用激光进行的视力矫正手术,从90年代后半期开始以美国为中心逐渐推广。笔者就曾在1999年底接受过这种手术,从而成为视力得到戏剧性改善的众多人群中的一员。治疗过程的亲身体验将在文章的后半谈及,首先从“虽然有点害怕但还是想尝试一下”的LASIK的最新状况开始。

“波前导激光手术法”的实用化解决了以往LASIK中存在的问题

  迄今为止的LASIK(至少是在笔者接受手术时)虽然可以治疗一定程度的近视,但却无法解决散光以及视力在0.01以下的重度近视(笔者在手术前的视力为0.07)。此外在手术后,虽然视力表检测的结果有所恢复,但存在夜间视力下降等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然而,最近由于同时利用电脑进行解析处理、被称为波前导激光手术(Wavefront Guided Laser Surgery,Wavefront法)的新技术得到实用,从而使上述问题获得近乎完美的解决。

  LASIK的基本原理为,“利用激光对变形的角膜进行整形,使传递影像的光线能够在网膜上精确成像”。第一次听说的人,一般听到这里就开始害怕,手术时首先使用电动切割刀(Cutter)沿水平切割角膜,只留下一端不切割,然后以这一端为轴打开角膜,如同形成一个盖子(flap)。再照射准分子激光(Excimer Laser)切削角膜内部,完成后将角膜重新盖上并涂上消毒液,这就大功告成。角膜细胞具有惊人的再生能力,伤口将会完全复合,不会留下切割的痕迹。

  迄今为止在LASIK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由于没有开发出准确测量变形角膜的“变形状况”的技术所致。说白了,就是在刮除角膜时,医生根据患者(不知道这么称呼是否适当)的视力估算出“这种程度的近视,大概切削这么多就可以了”。简而言之,近视越严重,角膜与标准相比就越厚,所以为了矫正视力就需要刮去更多。

  以往的LASIK之所以不能治疗散光及重度近视,是由于这些患者的角膜形状与一般人不同,而无法利用标准的“切除法”进行矫正的缘故。也就是说当医生遇到散光患者时,只靠简单的视力检查无法掌握手术所必须的“角膜形状”。

  波前导激光手术法是利用激光,科学并且准确地测量“角膜形状”的技术。顺便说明一下,用于测量形状的激光是统称为“冷激光(Cool Laser)”的低能激光,其类型不同于用于蒸散并刮除角膜组织的高能“准分子激光”。归纳起来就是,用低能激光“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利用高能激光“切除”。

利用电脑测定角膜的复杂变形

  在波前导激光手术法中,从瞳孔外部向内部的网膜照射冷激光,并测量其反射光。此时,如果角膜的形状正常,则反射光的波前导(波面)为一个完美的平面。然而如果是散光患者,反射光的波面将严重变形。

  将这一平面波(正常值)和“变形波面”之间的差利用电脑进行解析,就可以测量出以往无法掌握的角膜的复杂变形(称为“高阶像差”)。顺便说一下,用于解析波面的多项式展开的方法,应用了194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荷兰科学家Frits Zernicke的理论。

  正是这一“高阶像差”,导致了无法用眼镜及隐形眼镜进行矫正的视力障碍。同时,这种视力障碍用以往的LASIK也无法治疗。反过来说,以往的LASIK只能治疗可以用眼镜或隐形眼镜进行矫正的视力障碍。

  新问世的波前导激光手术法,将高阶像差(角膜形状变形)输入到电脑中,根据该形状数据准分子激光设备就能够对复杂变形的角膜进行整形。由于这种方法能够针对每一位患者角膜的微妙差异进行整形,因此波前导激光手术法也被称为可定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手术(Customized LASIK)。

视力恢复为1.0的概率在90%以上,但手术费用昂贵

  波前导激光手术技术本身早在1999年便已开发出来。不过直到最近才实现手术设备的商品化。最初是由瑞士的Alcon公司制造,该公司的设备以美国为中心在全球被广泛使用。随后,在“LASIK设备”市场中占有最大市场份额的美国Visix公司也引进了波前导激光手术法,终于出现了正式普及这种技术的动向。

  在日本,东京都的山王医院等若干家医院的眼科医生,率先进口波前导激光手术设备,并开始做这种手术。

  根据迄今为止的临床病例,比较以往的LASIK和Customized LASIK的效果,发现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异。

  接受Customized LASIK后的视力检查结果显示,90%以上视力达到1.0(以往的LASIK的这一概率为70%)。另外即使达不到1.0,比如达到0.7等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视力的概率几乎达到100%(以往的LASIK的为90%)。此外还消除了夜间视力下降以及对比度灵敏度下降等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正如本文开头所讲的那样,在这些患者中还包括以往的LASIK无法治疗的重度近视以及散光患者。

  如上所述,通过引进波前导激光手术法,可以实现近乎完美的视力矫正手术,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该技术“历史太短”。正像后面将要讲到的那样,这也是笔者在接受以往的LASIK时最担心的问题。如果真的考虑接受Customized LASIK,关于这一点有必要收集令人信服的信息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18: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18: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新月异的激光视力矫正手术(2)
2003/06/11


  【日经BP社报道】 上接本站报道:日新月异的激光视力矫正手术(1)。

勤于收集信息,接受手术的一位朋友终于获得成功

  下面介绍一下笔者的经验,其实是否做手术我犹豫了很长时间。最初是当时的一位日本熟人接受了LASIK手术治疗。虽然以前就知道这种手术,不过一旦发现身边就有这么一个过来人,陡然感到这事离我一下子变得很近。听这位朋友说,“以前为重度近视,但现在达到1.0。不过一到夜晚,也许是由于精神作用,感觉视力有所下降”。他还很生动地描述了手术的具体体验。

  当时只是觉得“嗯,原来这样。不过说实在的,这小子胆子也够大的”。并没有认真考虑接受手术。然而过了一个月以后,经常跟我打网球的美国朋友对我说“我要做LASIK手术”。

  这人做事一向较真,到处收集产品目录、通过因特网进行调查以及找朋友介绍经验,每次在网球场见面尽是跟我讲“哪里的医生医术高明啦”;“哪里的诊所已经给几千人做了手术很安全啦”等等。总是听这样的话,我也被感染,开始对这方面产生兴趣。

  最后他下决心做了手术。然而手术后视力并没有象想像的那样提升。有时通电话时,他总是嘟囔“奇怪,真是奇怪”,搞得我也开始担心。但是过了大约一个星期以后,他的视力突然提高。“太棒啦,我也达到1.0!”电话里传来朋友欣喜若狂的声音。每个患者的术后经历很不一样,有的像那位朋友一样需要一段恢复时间,也有的在手术后第二天视力便得到改善。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俩又进行了网球比赛,也许是视力提高的缘故,感到他的水平比以前有所提高(在此之前他戴隐形眼镜打球,当然不如裸眼)。每当发球得分和打决定胜负的击球时,他都要闭目仰天,张开双臂一脸陶醉的表情,不停地叫着“Excellent(绝了)”或是“Supra(没治了)”。看他那幅样子,与其说是球技,毋宁说他是在为视力的大幅改善而激动万分。

根据收集的信息,最令人担心的是这种技术“历史太短”

  看着这一切,我也不得不开始认真考虑是否接受LASIK手术。在短时间内,如果在自己身边不断出现成功者,便会不由自主地认为“也许是神的引导吧……”。不过话虽如此,还是不能马上下定决心。果然,通过因特网进行调查、找人了解情况等,发现了不少令人担心的因素。首先就是激光视力矫正手术的历史太短。

  日本从1940年代就开始进行不使用激光的视力矫正手术。当时使用特殊的手术刀在角膜上施以放射状切纹以使角膜变薄,当时看上去似乎获得了成功。不过手术后过了20~30年,相继发生角膜浮肿等并发症,造成严重问题。上世纪70年代,由前苏联开发的方法也由于存在角膜变得脆弱以及视力在一天之内发生变化等问题不久被废除。

  LASIK是从1997年开始普及的,还没有一项历时足够时间的调查结果。虽然目前尚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报告,但10年或20年以后就不知道了。哎,我的心开始动摇了。

  我找了过去就职的报社的记者同事商量。她说:“虽然不知道20年以后的事情,不过眼下肯定看得清,不是吗?”。

  我说:“是的,现在应该没问题。听说手术失败的概率还不到0.1% ”。

  “如果失败了会怎样?会不会失明?”(同事)。

  “不会失明。手术只是将角膜刮薄,不会伤及水晶体或视网膜”(笔者)。

  “那就问题不大。如果现在视力能改善那就手术呗。就算20年后出现问题,那时科学会比现在发达,肯定能治好”(同事)。

  我感到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除了她以外我还找了其他不少人商量,大家都鼓励我做手术,有的说“是个男人就要试试”,也有的说“就算失败了也只不过是夜里不能开车而已嘛。没关系,做”。只有一个人跟我说,“既然手术那么危险,那就不要做了”。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是想“让这家伙试一下,看看情况到底如何”。不过我这个人就是经不住劝,当时就几乎下了决心。

在医生的鼓励下,检查时脱口而出“请您在一星期后给我做手术”

  我选择了给我网球朋友做手术的Ken Moadel医生作主刀医。当时想“像他那样较真的人选中的医生,医术应该没问题”。到位于曼哈顿中城区(Midtown)的Moadel医生诊所一看,发现这里有很多等着做手术的患者。刚刚坐上候诊室的沙发,便有一位女助手给我看宣传片。内容为Moadel医生在电视报道节目上讲解LASIK的卓越效果。

  看完电视片以后,我被叫到他的诊室并坐到检眼器前。Moadel医生在检查完我的眼睛后,马上一连串地对我说,“你的眼睛非常适合LASIK。如果视力更糟糕的话就无法做手术,不过像你这样正合适。而且你的角膜形状很标准,手术较容易。没问题,由我做你就放心吧。你想哪一天做手术呢”。我那天本来只想做检查,改天再做最后决定,不过听医生的口气如此肯定,居然不由自主地回答“好的,那就一个星期后吧”。

手术只用了5分钟左右

  在手术当天早晨,紧张得我口干舌噪。按预约时间赶到诊所后,具有中东血统面部特征的Moadel医生,带着神密的微笑迎接我的到来。已经没有退路了。当在候诊室听到叫我名字时,我就像一个梦游病患者一样恍恍惚惚地

2003/06/11


  【日经BP社报道】 上接本站报道:日新月异的激光视力矫正手术(1)。

勤于收集信息,接受手术的一位朋友终于获得成功

  下面介绍一下笔者的经验,其实是否做手术我犹豫了很长时间。最初是当时的一位日本熟人接受了LASIK手术治疗。虽然以前就知道这种手术,不过一旦发现身边就有这么一个过来人,陡然感到这事离我一下子变得很近。听这位朋友说,“以前为重度近视,但现在达到1.0。不过一到夜晚,也许是由于精神作用,感觉视力有所下降”。他还很生动地描述了手术的具体体验。

  当时只是觉得“嗯,原来这样。不过说实在的,这小子胆子也够大的”。并没有认真考虑接受手术。然而过了一个月以后,经常跟我打网球的美国朋友对我说“我要做LASIK手术”。

  这人做事一向较真,到处收集产品目录、通过因特网进行调查以及找朋友介绍经验,每次在网球场见面尽是跟我讲“哪里的医生医术高明啦”;“哪里的诊所已经给几千人做了手术很安全啦”等等。总是听这样的话,我也被感染,开始对这方面产生兴趣。

  最后他下决心做了手术。然而手术后视力并没有象想像的那样提升。有时通电话时,他总是嘟囔“奇怪,真是奇怪”,搞得我也开始担心。但是过了大约一个星期以后,他的视力突然提高。“太棒啦,我也达到1.0!”电话里传来朋友欣喜若狂的声音。每个患者的术后经历很不一样,有的像那位朋友一样需要一段恢复时间,也有的在手术后第二天视力便得到改善。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俩又进行了网球比赛,也许是视力提高的缘故,感到他的水平比以前有所提高(在此之前他戴隐形眼镜打球,当然不如裸眼)。每当发球得分和打决定胜负的击球时,他都要闭目仰天,张开双臂一脸陶醉的表情,不停地叫着“Excellent(绝了)”或是“Supra(没治了)”。看他那幅样子,与其说是球技,毋宁说他是在为视力的大幅改善而激动万分。

根据收集的信息,最令人担心的是这种技术“历史太短”

  看着这一切,我也不得不开始认真考虑是否接受LASIK手术。在短时间内,如果在自己身边不断出现成功者,便会不由自主地认为“也许是神的引导吧……”。不过话虽如此,还是不能马上下定决心。果然,通过因特网进行调查、找人了解情况等,发现了不少令人担心的因素。首先就是激光视力矫正手术的历史太短。

  日本从1940年代就开始进行不使用激光的视力矫正手术。当时使用特殊的手术刀在角膜上施以放射状切纹以使角膜变薄,当时看上去似乎获得了成功。不过手术后过了20~30年,相继发生角膜浮肿等并发症,造成严重问题。上世纪70年代,由前苏联开发的方法也由于存在角膜变得脆弱以及视力在一天之内发生变化等问题不久被废除。

  LASIK是从1997年开始普及的,还没有一项历时足够时间的调查结果。虽然目前尚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报告,但10年或20年以后就不知道了。哎,我的心开始动摇了。

  我找了过去就职的报社的记者同事商量。她说:“虽然不知道20年以后的事情,不过眼下肯定看得清,不是吗?”。

  我说:“是的,现在应该没问题。听说手术失败的概率还不到0.1% ”。

  “如果失败了会怎样?会不会失明?”(同事)。

  “不会失明。手术只是将角膜刮薄,不会伤及水晶体或视网膜”(笔者)。

  “那就问题不大。如果现在视力能改善那就手术呗。就算20年后出现问题,那时科学会比现在发达,肯定能治好”(同事)。

  我感到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除了她以外我还找了其他不少人商量,大家都鼓励我做手术,有的说“是个男人就要试试”,也有的说“就算失败了也只不过是夜里不能开车而已嘛。没关系,做”。只有一个人跟我说,“既然手术那么危险,那就不要做了”。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是想“让这家伙试一下,看看情况到底如何”。不过我这个人就是经不住劝,当时就几乎下了决心。

在医生的鼓励下,检查时脱口而出“请您在一星期后给我做手术”

  我选择了给我网球朋友做手术的Ken Moadel医生作主刀医。当时想“像他那样较真的人选中的医生,医术应该没问题”。到位于曼哈顿中城区(Midtown)的Moadel医生诊所一看,发现这里有很多等着做手术的患者。刚刚坐上候诊室的沙发,便有一位女助手给我看宣传片。内容为Moadel医生在电视报道节目上讲解LASIK的卓越效果。

  看完电视片以后,我被叫到他的诊室并坐到检眼器前。Moadel医生在检查完我的眼睛后,马上一连串地对我说,“你的眼睛非常适合LASIK。如果视力更糟糕的话就无法做手术,不过像你这样正合适。而且你的角膜形状很标准,手术较容易。没问题,由我做你就放心吧。你想哪一天做手术呢”。我那天本来只想做检查,改天再做最后决定,不过听医生的口气如此肯定,居然不由自主地回答“好的,那就一个星期后吧”。

手术只用了5分钟左右

  在手术当天早晨,紧张得我口干舌噪。按预约时间赶到诊所后,具有中东血统面部特征的Moadel医生,带着神密的微笑迎接我的到来。已经没有退路了。当在候诊室听到叫我名字时,我就像一个梦游病患者一样恍恍惚惚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18: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智朋友!真是不错的文章。很客观。加入精华区。

文章来源:日经BP网

http://china.nikkeibp.co.jp/china/news/bio/bio200306090111.html

[此帖子已被 isee 在 2003-6-13 9:53:36 编辑过]


文章来源:日经BP网

http://china.nikkeibp.co.jp/china/news/bio/bio200306090111.html

[此帖子已被 isee 在 2003-6-13 9:53:36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18: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文所说的Customized LASIK是不是TOP LASIK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18: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文所说的Customized LASIK是不是TOP LASIK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18: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18: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文所说的Customized LASIK是不是TOP LASIK啊?

对,没错,即个性化的LASIK,波前引导的LASIK。


对,没错,即个性化的LASIK,波前引导的LASI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18: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s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5-7-9 12:00 , Processed in 0.07490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