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7|回复: 11

LASIC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9 18: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ASIK手术象其他的板层角膜屈光手术一样,由于保留了角膜上皮层和前弹力层,从而减轻了术后的病理愈合反应,使患者术后疼痛减轻,也减少了不同类型上皮再生引起的欠矫或过矫的发生率,PRK手术后常见的角膜雾状混浊在LASIK术后检查中更是难得见到。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在切削基质前需使用微型角膜刀制作角膜瓣,就有可能产生角膜瓣移位、上皮植入、基质溶解甚至切穿前房等严重的并发症,这与PRK手术往往都是创口愈合引起的并发症有所不同。

1)、疼痛

  大多数的患者术后都感觉良好,或许有异物感、眼部瘙痒等不适。有些患者有眼眶部疼痛,这往往是术中开睑器和吸引环的应用引起的,与板层切口无关,一般不需要镇痛药。剧烈的疼痛往往提示角膜瓣移位和上皮缺损。个体差异是患者感觉不适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

2)、角膜瓣移位

  角膜瓣移位的患者进入检查室时,双眼紧闭、眼泪横流、畏光明显,且有痛苦状,和其它大多数眼睛无明显异样的患者不同,从外观上就很容易作出诊断。视力很差,甚至仅有指数。移位通常都出现在术后12至24小时,移位的量一般不超过1mm,可有中央或周边的基质皱摺。角膜瓣完全游离和仅靠角膜瓣蒂部连接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如果手术步骤有误或切削时基质床过于湿润容易导致角膜瓣移位。游离的角膜瓣即使正确复位也比正常的角膜瓣更容易脱位,此时应将眼睑用胶布完全贴合,以防止角膜瓣脱位后丢失。 

3)、感染

  感染是术后最灾难性的并发症,幸运的是其发生率很低,约为1/5000。LASIK手术具有保持完整上皮的优点,只有在手术过程的这段时间内细菌才有可能侵入基质。术后的基质水肿和上皮破损将增加表层感染的机会。减少感染发病率的措施有:预防性的抗生素应用、角膜微型刀系统的彻底消毒、术前眼球彻底冲洗、不使用有粉尘的手套等等。

4)、不规则散光

  几乎所有的患者术后初期都有某种程度的散光,尽管有很好的视力表视力,但总是感觉不清晰。应该向患者说明,特别是高度近视的患者,这是正常的手术病理愈合反应现象。大多数患者的不规则散光在术后2至4周内逐渐消退,一些患者需要6至12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大约1%至2%的患者很明显的不规则散光将引起最佳矫正视力降低2至3行。LASIK手术的初学者和存在角膜瓣游离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不规则散光的发病率约为5%至10%。

5)、夜间视力问题

  夜间视力问题包括眩光(光点周围形成光环)、星爆状光点或在夜间——尤其是在开车时对光线的敏感性增强。这些问题通常只是在手术后数周内出现。部分人术后的出现夜间视力问题可能超过6个月。
  夜间眩光是许多高度近视患者术后另一种较常见的不可避免的症状,是暗环境下瞳孔直径超过有效光学区直径所致的球差引起的。但如果要增加光学区直径,势必要增加切削深度,也增加了中央岛的可能性。夜间眩光使夜间驾驶很危险,残余的屈光不正,特别是残余的近视,可加重夜间眩光症状。
  


6)、屈光矫正的误差

(1)、过矫

  LASIK手术引起的过矫比PRK手术引起的过矫更难以矫正。因为PRK的过矫还可依赖术后的药物进行调控。年轻的患者因为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对于轻度的远视一般能耐受,而对于那些老视或接近老视的患者来说,则意味着远视力的下降和阅读困难。 

(2)、低矫

  低矫常见于高度近视的患者,特别是近视度数高于-10.00D。由于残余的少量近视比过矫引起的远视容易治疗,所以治疗高度近视时,计算软件总是偏向于术后的低矫,低矫的患者远视力不理想,且有夜间眩光,但近视力都不错。

(3)、回退

  尽管从理论上说,LASIK手术由于有角膜瓣的覆盖,病理愈合反应很轻微,屈光效果应该在术后早期取得稳定,但事实上,一些患者术后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回退。近视度数矫正越高,回退越明显。回退的机制是上皮的增生和基质层的重塑。LASIK患者的回退比PRK患者出现更早,对局部激素的使用不敏感。较大的光学区有着更平滑的周边过度曲线,因而比较小的光学区产生的角膜上皮增生少,引起的回退也因此减少。角膜厚度检查有助于明确回退是上皮增生引起的还是基质层反应引起的。少数一些患者可见到网状角膜混浊和纤维变性,这样的发生率低于0.4%,常见于-10.00D以上的患者和术中层间过于干燥的患者。                    



1)、疼痛

  大多数的患者术后都感觉良好,或许有异物感、眼部瘙痒等不适。有些患者有眼眶部疼痛,这往往是术中开睑器和吸引环的应用引起的,与板层切口无关,一般不需要镇痛药。剧烈的疼痛往往提示角膜瓣移位和上皮缺损。个体差异是患者感觉不适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

2)、角膜瓣移位

  角膜瓣移位的患者进入检查室时,双眼紧闭、眼泪横流、畏光明显,且有痛苦状,和其它大多数眼睛无明显异样的患者不同,从外观上就很容易作出诊断。视力很差,甚至仅有指数。移位通常都出现在术后12至24小时,移位的量一般不超过1mm,可有中央或周边的基质皱摺。角膜瓣完全游离和仅靠角膜瓣蒂部连接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如果手术步骤有误或切削时基质床过于湿润容易导致角膜瓣移位。游离的角膜瓣即使正确复位也比正常的角膜瓣更容易脱位,此时应将眼睑用胶布完全贴合,以防止角膜瓣脱位后丢失。 

3)、感染

  感染是术后最灾难性的并发症,幸运的是其发生率很低,约为1/5000。LASIK手术具有保持完整上皮的优点,只有在手术过程的这段时间内细菌才有可能侵入基质。术后的基质水肿和上皮破损将增加表层感染的机会。减少感染发病率的措施有:预防性的抗生素应用、角膜微型刀系统的彻底消毒、术前眼球彻底冲洗、不使用有粉尘的手套等等。

4)、不规则散光

  几乎所有的患者术后初期都有某种程度的散光,尽管有很好的视力表视力,但总是感觉不清晰。应该向患者说明,特别是高度近视的患者,这是正常的手术病理愈合反应现象。大多数患者的不规则散光在术后2至4周内逐渐消退,一些患者需要6至12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大约1%至2%的患者很明显的不规则散光将引起最佳矫正视力降低2至3行。LASIK手术的初学者和存在角膜瓣游离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不规则散光的发病率约为5%至10%。

5)、夜间视力问题

  夜间视力问题包括眩光(光点周围形成光环)、星爆状光点或在夜间——尤其是在开车时对光线的敏感性增强。这些问题通常只是在手术后数周内出现。部分人术后的出现夜间视力问题可能超过6个月。
  夜间眩光是许多高度近视患者术后另一种较常见的不可避免的症状,是暗环境下瞳孔直径超过有效光学区直径所致的球差引起的。但如果要增加光学区直径,势必要增加切削深度,也增加了中央岛的可能性。夜间眩光使夜间驾驶很危险,残余的屈光不正,特别是残余的近视,可加重夜间眩光症状。
  


6)、屈光矫正的误差

(1)、过矫

  LASIK手术引起的过矫比PRK手术引起的过矫更难以矫正。因为PRK的过矫还可依赖术后的药物进行调控。年轻的患者因为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对于轻度的远视一般能耐受,而对于那些老视或接近老视的患者来说,则意味着远视力的下降和阅读困难。 

(2)、低矫

  低矫常见于高度近视的患者,特别是近视度数高于-10.00D。由于残余的少量近视比过矫引起的远视容易治疗,所以治疗高度近视时,计算软件总是偏向于术后的低矫,低矫的患者远视力不理想,且有夜间眩光,但近视力都不错。

(3)、回退

  尽管从理论上说,LASIK手术由于有角膜瓣的覆盖,病理愈合反应很轻微,屈光效果应该在术后早期取得稳定,但事实上,一些患者术后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回退。近视度数矫正越高,回退越明显。回退的机制是上皮的增生和基质层的重塑。LASIK患者的回退比PRK患者出现更早,对局部激素的使用不敏感。较大的光学区有着更平滑的周边过度曲线,因而比较小的光学区产生的角膜上皮增生少,引起的回退也因此减少。角膜厚度检查有助于明确回退是上皮增生引起的还是基质层反应引起的。少数一些患者可见到网状角膜混浊和纤维变性,这样的发生率低于0.4%,常见于-10.00D以上的患者和术中层间过于干燥的患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18: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从较早的书上或者杂志上抄来的文章,而且断章取义,有恐吓网友的嫌疑。药师本人反对这种不顾一切挣取银两的方式,极容易产生误导,严重时可能因为你的外行而毁掉一个行业,断送了网友们的希望和光明之路。
其罪不小。
君当慎重发帖,不可为了银两乱帖文章,更不该在自己不明白的情况下从某个文章中截取一段来吓人。
我将一一针对你的这篇文摘提出其错漏之处: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成文较早,是对早期LASIK手术不良反应的一个综述,同时也收录了许多使用陈旧设备而造成的不良反应的记录,患者不应该因此而丧失信心,更不应该怀疑当今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所带来的高度安全性和可靠性。

看我一点一点驳斥这些论调,也来个长篇开讲。
1、关于疼痛。术后疼痛目前仅出现在PRK手术,LASIK手术后偶有疼痛问题早已解决。解决的途径有:使用法国MORIA M2角膜板层刀,旋转切口,将角膜瓣的蒂位取于眼球上位,可以有效避免平推式板层刀造成的角膜瓣移位和上皮缺损现象。设备决定效果,人的技术也决定效果。阳光的孙教授曾发邮件告诉药师,连少数患者术后出现结膜下充血(类似红眼病,几天后消除,站长就曾经在术后出现这种现象,我分析是因为花钱请客气的)这样的小事情,也已经被他克服了,孙教授刚刚研究出一个独门秘方,手术台上点眼,术后绝对不会出现结膜下充血。
2、关于角膜瓣移位。这也是用刀的问题,用好刀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些机构为了降低成本和价格,用杂牌刀,就容易出事。就像做阑尾炎,本来是很安全的,但仍然有医生会把砂布留在人家肚子里,或者要开几次刀。有些问题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选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医生,保证没有问题。
3、关于术中感染。这个问题的发生率本来就很低,而且把手术放到层流超净化手术室进行就可以避免感染。要知道,层流超净化手术室用的是飞机彩钢板制造,地板是无缝地板,室内恒温、恒湿、恒压,每小时换气600次,粉尘细菌全部被过滤掉了,感染?你想感染都不可能。而且保证准分子激光设备能量输出稳定,不会过矫或者欠矫。不过投资建设层流超净化手术室需要花大把银子,一般机构是不愿意出的,现在全国的三甲医院一般都有这种手术室,只是大小不同,一般用于开颅、开胸等高难度手术,但用于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就只有阳光医院一家,正是因为这一点,药师对孙教授本人钦佩有加,因为是孙教授力主为TOP LASIK手术建设专用的层流超净化手术室,得到了管理层的支持后投入巨资兴建。孙教授说,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可能,也要避免的。
4、关于不规则散光。看过这个网站的帖子和文章的看官想必知道,现在只要使用威视STAR S4手术,通过波前像差仪去除高阶像差,不但可以避免不规则散光,连原来的散光也可以一并去除。我见过在波前像差仪上模拟手术的过程,相当精美,光斑怎么打?各种直径的光斑用多少?哪里切削深一点,哪里切削浅一点,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设备到了现在这个水平,已经趋近完美,以后想在准分子领域有革命性的突破,困难的很,除非有另外的完全不同的技术问世。所以,现在的优秀专家们开始把重点放在诸如如何避免术后结膜下充血等细节的改进上,努力给患者一个完美的手术结果。而孙教授告诉我,他正在研究超常视力,研究成果可能会在今年的上海会议上宣布。我猜会的。
当然损伤组织愈合过程中确实有部分人存在少许不适,主要表现在视力达不到自己的希望值,比如术前预测是1.5,术后第二天复查只有1.2,偶尔会有这种情况,数天或数周后随着组织愈合可自行消除,视力提高到理想水平。
5、关于夜间视力问题。眩光是提及最多的现象。波前像差仪的出现,就是针对眩光等问题的。威视设备本身就有大光区切削的优点,是目前所有品牌设备中切削范围最大的,这样切削区的外缘就很平滑,坡度很小,当然就不会出现眩光,站长是过来人,你问问他,有眩光没有,如果有,恐怕他也不愿意在呆在这里管理这个网站了。
S4联合波前像差仪所做的手术可以大幅提高术后的视觉质量,其中就包括避免眩光的问题,没有眩光,视觉质量是不是提高了,你说。
6、关于屈光矫正的误差。过矫和欠矫的原因有几种情况,其一是准分子激光的能量输出不稳定,由于温度或湿度的变化而发生能量波动,这通过采用层流超净化手术室可以完全避免。其二是手术方案有误造成,这是医生的责任心和水平问题,给医生服用“医德汤”联合专业进修两年可治愈。其三是有经验的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故意过矫或欠矫一定的量,术后一段时间可回复至最佳水平。比如有些人的组织生长旺盛,需要过矫少许才能保证术后生长的部分抵消掉过矫的部分。这需要很多的经验积累,这也是医生经验的重要性之一,请唯设备论者听真。至于欠矫,有些人角膜很薄,度数很高,又迫切想摘掉眼镜,那么留下一点度数他也愿意做,只要摘掉眼镜能走路就行,有这种心态的高度近视患者不在少数,但多数人的效果相当理想,超出他们的预期。
回退的情况极少,但不可否认它的存在。主要是术后没有认真尊医嘱用药造成的。术后用药的作用是阻止角膜组织过分生长,抵消手术切削的量,是起定型作用的。但有个别年轻人不把用药当回事,以为

其罪不小。
君当慎重发帖,不可为了银两乱帖文章,更不该在自己不明白的情况下从某个文章中截取一段来吓人。
我将一一针对你的这篇文摘提出其错漏之处: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成文较早,是对早期LASIK手术不良反应的一个综述,同时也收录了许多使用陈旧设备而造成的不良反应的记录,患者不应该因此而丧失信心,更不应该怀疑当今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所带来的高度安全性和可靠性。

看我一点一点驳斥这些论调,也来个长篇开讲。
1、关于疼痛。术后疼痛目前仅出现在PRK手术,LASIK手术后偶有疼痛问题早已解决。解决的途径有:使用法国MORIA M2角膜板层刀,旋转切口,将角膜瓣的蒂位取于眼球上位,可以有效避免平推式板层刀造成的角膜瓣移位和上皮缺损现象。设备决定效果,人的技术也决定效果。阳光的孙教授曾发邮件告诉药师,连少数患者术后出现结膜下充血(类似红眼病,几天后消除,站长就曾经在术后出现这种现象,我分析是因为花钱请客气的)这样的小事情,也已经被他克服了,孙教授刚刚研究出一个独门秘方,手术台上点眼,术后绝对不会出现结膜下充血。
2、关于角膜瓣移位。这也是用刀的问题,用好刀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些机构为了降低成本和价格,用杂牌刀,就容易出事。就像做阑尾炎,本来是很安全的,但仍然有医生会把砂布留在人家肚子里,或者要开几次刀。有些问题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选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医生,保证没有问题。
3、关于术中感染。这个问题的发生率本来就很低,而且把手术放到层流超净化手术室进行就可以避免感染。要知道,层流超净化手术室用的是飞机彩钢板制造,地板是无缝地板,室内恒温、恒湿、恒压,每小时换气600次,粉尘细菌全部被过滤掉了,感染?你想感染都不可能。而且保证准分子激光设备能量输出稳定,不会过矫或者欠矫。不过投资建设层流超净化手术室需要花大把银子,一般机构是不愿意出的,现在全国的三甲医院一般都有这种手术室,只是大小不同,一般用于开颅、开胸等高难度手术,但用于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就只有阳光医院一家,正是因为这一点,药师对孙教授本人钦佩有加,因为是孙教授力主为TOP LASIK手术建设专用的层流超净化手术室,得到了管理层的支持后投入巨资兴建。孙教授说,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可能,也要避免的。
4、关于不规则散光。看过这个网站的帖子和文章的看官想必知道,现在只要使用威视STAR S4手术,通过波前像差仪去除高阶像差,不但可以避免不规则散光,连原来的散光也可以一并去除。我见过在波前像差仪上模拟手术的过程,相当精美,光斑怎么打?各种直径的光斑用多少?哪里切削深一点,哪里切削浅一点,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设备到了现在这个水平,已经趋近完美,以后想在准分子领域有革命性的突破,困难的很,除非有另外的完全不同的技术问世。所以,现在的优秀专家们开始把重点放在诸如如何避免术后结膜下充血等细节的改进上,努力给患者一个完美的手术结果。而孙教授告诉我,他正在研究超常视力,研究成果可能会在今年的上海会议上宣布。我猜会的。
当然损伤组织愈合过程中确实有部分人存在少许不适,主要表现在视力达不到自己的希望值,比如术前预测是1.5,术后第二天复查只有1.2,偶尔会有这种情况,数天或数周后随着组织愈合可自行消除,视力提高到理想水平。
5、关于夜间视力问题。眩光是提及最多的现象。波前像差仪的出现,就是针对眩光等问题的。威视设备本身就有大光区切削的优点,是目前所有品牌设备中切削范围最大的,这样切削区的外缘就很平滑,坡度很小,当然就不会出现眩光,站长是过来人,你问问他,有眩光没有,如果有,恐怕他也不愿意在呆在这里管理这个网站了。
S4联合波前像差仪所做的手术可以大幅提高术后的视觉质量,其中就包括避免眩光的问题,没有眩光,视觉质量是不是提高了,你说。
6、关于屈光矫正的误差。过矫和欠矫的原因有几种情况,其一是准分子激光的能量输出不稳定,由于温度或湿度的变化而发生能量波动,这通过采用层流超净化手术室可以完全避免。其二是手术方案有误造成,这是医生的责任心和水平问题,给医生服用“医德汤”联合专业进修两年可治愈。其三是有经验的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故意过矫或欠矫一定的量,术后一段时间可回复至最佳水平。比如有些人的组织生长旺盛,需要过矫少许才能保证术后生长的部分抵消掉过矫的部分。这需要很多的经验积累,这也是医生经验的重要性之一,请唯设备论者听真。至于欠矫,有些人角膜很薄,度数很高,又迫切想摘掉眼镜,那么留下一点度数他也愿意做,只要摘掉眼镜能走路就行,有这种心态的高度近视患者不在少数,但多数人的效果相当理想,超出他们的预期。
回退的情况极少,但不可否认它的存在。主要是术后没有认真尊医嘱用药造成的。术后用药的作用是阻止角膜组织过分生长,抵消手术切削的量,是起定型作用的。但有个别年轻人不把用药当回事,以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18: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药师!给大家带来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18: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一段陈旧的文章,这是卫生部视光学研究中心近视激光治疗培训教程关于“LASIC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的论述:

    LASIK手术象其他的板层角膜屈光手术一样,由于保留了角膜上皮层和前弹力层,从而减轻了术后的病理愈合反应,使患者术后疼痛减轻,也减少了不同类型上皮再生引起的欠矫或过矫的发生率,PRK手术后常见的角膜雾状混浊在LASIK术后检查中更是难得见到。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在切削基质前需使用微型角膜刀制作角膜瓣,就有可能产生角膜瓣移位、上皮植入、基质溶解甚至切穿前房等严重的并发症,这与PRK手术往往都是创口愈合引起的并发症有所不同。

LASIK软件计算程序和切削模式目前仍在深入研究和发展之中,不成熟的软件会导致术后屈光预测性差和角膜地形图异常。

此外,LASIK手术医师的操作熟练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密切关系,任何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对初学者来说都有一个学习曲线,初学时实践经验少、操作不熟练,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但对于一个训练有素的手术医师,并发症的发生率就相对固定下来。一般轻微并发症(如上皮植入、不规则散光)的发生率约为1-2%,严重并发症(角膜瓣不完整、基质溶解)的发生率约为0.2-0.3%。

术前准备也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如准确的验光和角膜测厚,角膜瓣厚度的控制,角膜刀片、刹车装置的检查,绝对禁忌症的排除、激光器的检查和测试等等。

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与否还与患者的个体差异性有关。深刻理解产生LASIK手术并发症的机理是预防和处理的第一步。

根据并发症发生的不同时期,分为术中并发症、术后早期并发症和术后1个月以后的晚期并发症。

概 述

层间异物

层间颗粒的存留是术后第1天最常见的并发症,但一般不影响视力,仅在外观上有碍观瞻。

使用无粉尘手套或干脆不戴手套是术后避免层间颗粒出现的主要方法。目前对LASIK术中是否可以不戴手套仍有争议,不戴手套可减少异物的存留、提高手感和减小装配角膜刀的难度,但可能会增加感染的机率。板层角膜屈光手术感染的发生率非常低,现在美国大约有60%的手术医师都不戴手套。

细致的手术铺巾和手术区的清洁也是防止术后颗粒存留的方法,如术前彻底清洗结膜囊将减少睑板腺分泌物和碎屑的量,将眼睫毛用手术薄膜覆盖也有助于减少碎屑。手术结束后的仔细冲洗是不能遗漏的步骤。

层间还可能出现一些不寻常的异物。如给微型角膜刀系统错上润滑剂,术后可能有层间油滴;有角膜血管翳的患者,角膜刀可切开血管引起渗血;重复使用或质量差的角膜刀片的金属颗粒脱落;棉花丝在层间的存留。

通常这些层间异物都很稳定,患者无任何症状,也无需特别的治疗。如果出现在视轴上或手术医师认为非去除不可,可以在局麻裂隙灯下使用Sinskey钩去除异物,这种处理有产生不规则散光和上皮植入的风险。

 

2、上皮植入

层间上皮植入有三种不同的方式。

因操作不当,角膜瓣与基质床附着不紧密,使周边角膜上皮在角膜瓣趁隙而入,这是最常见的方式。

角膜刀片切开角膜时,角膜上皮附着其上,随着角膜刀片的推进种植在基质床上。

掉落的角膜上皮被冲到基质床上。

植入的角膜上皮厚度可达30-70微米,导致术后的散光和矫正不足。角膜地形图和散瞳后的裂隙灯后照法可明确角膜上皮是否植入。表层角膜上皮和层间角膜上皮之间的基质可能会被溶解,成片的层间角膜上皮将阻挡视轴。

局限的静止的上皮植入除非出现以上两种情况,不应该轻易决定手术处理,因为手术有引起不规则散光和去除上皮不完全的风险。

在去除上皮前,先明确植入上皮的位置和范围,尽管周边范围小的上皮可使用钝的镊子去刮除,但这可能会引起视轴区的角膜皱折,因此还是提倡拎起整个角膜瓣,避免角膜皱折和不规则散光的产生。

 

3、不规则散光

不规则散光是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角膜瓣的偏心和不均匀切开将导致不规则散光,而负压吸引环的位置和最初几秒钟吸引眼球的情况决定角膜切口有否偏心以及角膜刀是否处于我们所期望的位置。在吸引开始前对角膜吸引环和开睑器轻微的加压有助于吸引环的位置固定,吸引开始后的最初几秒种密切注意眼球在吸引环的下方有否转动,如果有转动,则撤除吸引。应避免吸引环放置时间过长,否则结膜的水肿将使吸引环放置极为困难,因为水肿的结膜将使吸引环的吸引口阻塞,使吸引力的测量计度数增高,但又没达到真正的吸引。这种情况下,应停止手术,选择另外的时间再手术。

引起不规则散光的原因有:角膜切开不理想、角膜瓣复位不好和偏心的角膜基质切削等等。角膜地形图对于检测矫正视力不佳者的微小偏心是不可缺少的。

由于角膜切开不理想引起的并发症导致严重的视觉问题。角膜切开不理想指角膜瓣制作不完整、偏心或不均匀。质量不好或损伤的角膜刀可导致严重的角膜切开不规则,而吸引中断是角膜瓣不完整的原因,在角膜刀推进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保持良好的吸引状态,如果角膜刀中途停止,手工继续切开角膜很危险,而且得到的角膜瓣没有角膜刀制作出来的那么平整。

如果角膜刀推进过度,角膜瓣被整个的切开成为游离的角膜瓣,通过适当操作可得到良好的复位。不管角膜切开后基质床表面多


    LASIK手术象其他的板层角膜屈光手术一样,由于保留了角膜上皮层和前弹力层,从而减轻了术后的病理愈合反应,使患者术后疼痛减轻,也减少了不同类型上皮再生引起的欠矫或过矫的发生率,PRK手术后常见的角膜雾状混浊在LASIK术后检查中更是难得见到。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在切削基质前需使用微型角膜刀制作角膜瓣,就有可能产生角膜瓣移位、上皮植入、基质溶解甚至切穿前房等严重的并发症,这与PRK手术往往都是创口愈合引起的并发症有所不同。

LASIK软件计算程序和切削模式目前仍在深入研究和发展之中,不成熟的软件会导致术后屈光预测性差和角膜地形图异常。

此外,LASIK手术医师的操作熟练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密切关系,任何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对初学者来说都有一个学习曲线,初学时实践经验少、操作不熟练,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但对于一个训练有素的手术医师,并发症的发生率就相对固定下来。一般轻微并发症(如上皮植入、不规则散光)的发生率约为1-2%,严重并发症(角膜瓣不完整、基质溶解)的发生率约为0.2-0.3%。

术前准备也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如准确的验光和角膜测厚,角膜瓣厚度的控制,角膜刀片、刹车装置的检查,绝对禁忌症的排除、激光器的检查和测试等等。

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与否还与患者的个体差异性有关。深刻理解产生LASIK手术并发症的机理是预防和处理的第一步。

根据并发症发生的不同时期,分为术中并发症、术后早期并发症和术后1个月以后的晚期并发症。

概 述

层间异物

层间颗粒的存留是术后第1天最常见的并发症,但一般不影响视力,仅在外观上有碍观瞻。

使用无粉尘手套或干脆不戴手套是术后避免层间颗粒出现的主要方法。目前对LASIK术中是否可以不戴手套仍有争议,不戴手套可减少异物的存留、提高手感和减小装配角膜刀的难度,但可能会增加感染的机率。板层角膜屈光手术感染的发生率非常低,现在美国大约有60%的手术医师都不戴手套。

细致的手术铺巾和手术区的清洁也是防止术后颗粒存留的方法,如术前彻底清洗结膜囊将减少睑板腺分泌物和碎屑的量,将眼睫毛用手术薄膜覆盖也有助于减少碎屑。手术结束后的仔细冲洗是不能遗漏的步骤。

层间还可能出现一些不寻常的异物。如给微型角膜刀系统错上润滑剂,术后可能有层间油滴;有角膜血管翳的患者,角膜刀可切开血管引起渗血;重复使用或质量差的角膜刀片的金属颗粒脱落;棉花丝在层间的存留。

通常这些层间异物都很稳定,患者无任何症状,也无需特别的治疗。如果出现在视轴上或手术医师认为非去除不可,可以在局麻裂隙灯下使用Sinskey钩去除异物,这种处理有产生不规则散光和上皮植入的风险。

 

2、上皮植入

层间上皮植入有三种不同的方式。

因操作不当,角膜瓣与基质床附着不紧密,使周边角膜上皮在角膜瓣趁隙而入,这是最常见的方式。

角膜刀片切开角膜时,角膜上皮附着其上,随着角膜刀片的推进种植在基质床上。

掉落的角膜上皮被冲到基质床上。

植入的角膜上皮厚度可达30-70微米,导致术后的散光和矫正不足。角膜地形图和散瞳后的裂隙灯后照法可明确角膜上皮是否植入。表层角膜上皮和层间角膜上皮之间的基质可能会被溶解,成片的层间角膜上皮将阻挡视轴。

局限的静止的上皮植入除非出现以上两种情况,不应该轻易决定手术处理,因为手术有引起不规则散光和去除上皮不完全的风险。

在去除上皮前,先明确植入上皮的位置和范围,尽管周边范围小的上皮可使用钝的镊子去刮除,但这可能会引起视轴区的角膜皱折,因此还是提倡拎起整个角膜瓣,避免角膜皱折和不规则散光的产生。

 

3、不规则散光

不规则散光是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角膜瓣的偏心和不均匀切开将导致不规则散光,而负压吸引环的位置和最初几秒钟吸引眼球的情况决定角膜切口有否偏心以及角膜刀是否处于我们所期望的位置。在吸引开始前对角膜吸引环和开睑器轻微的加压有助于吸引环的位置固定,吸引开始后的最初几秒种密切注意眼球在吸引环的下方有否转动,如果有转动,则撤除吸引。应避免吸引环放置时间过长,否则结膜的水肿将使吸引环放置极为困难,因为水肿的结膜将使吸引环的吸引口阻塞,使吸引力的测量计度数增高,但又没达到真正的吸引。这种情况下,应停止手术,选择另外的时间再手术。

引起不规则散光的原因有:角膜切开不理想、角膜瓣复位不好和偏心的角膜基质切削等等。角膜地形图对于检测矫正视力不佳者的微小偏心是不可缺少的。

由于角膜切开不理想引起的并发症导致严重的视觉问题。角膜切开不理想指角膜瓣制作不完整、偏心或不均匀。质量不好或损伤的角膜刀可导致严重的角膜切开不规则,而吸引中断是角膜瓣不完整的原因,在角膜刀推进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保持良好的吸引状态,如果角膜刀中途停止,手工继续切开角膜很危险,而且得到的角膜瓣没有角膜刀制作出来的那么平整。

如果角膜刀推进过度,角膜瓣被整个的切开成为游离的角膜瓣,通过适当操作可得到良好的复位。不管角膜切开后基质床表面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18: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套培训教程已经好久没有更新了,孙教授2002年12月到北京培训那一批新手时根本没有用上述教材,技术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国内教材的更新速度。其实在编撰这套教材时国内的医生还鲜有会操作LASIK手术者,更不可能对这些并发症有那么全面的认识和临床观察。当时为了编教材,大部分内容都是从国外的资料上编译过来的。这套教材现在只能作为入门教材,作为医生,有些情况需要了解,但作为患者,并不需要用这些东西来吓唬自己吓唬别人。钻这种牛角尖是没有意义的。
药师对你的做法提出反对意见,主要是因为你每次只把这些吓人的东东拿出来,用意很怪。似乎是告诉大家LASIK很危险,不可以做,但天天都有那么多人接受LASIK手术获得了自由视力,你却视而不见,只拿一些书上说的可能性来说事儿。这样不好的。
我不反对探讨,也不否认上述并发症的可能性,但这些是有一个概率的,而且是针对这个行业来说的,可这个行业里使用的设备和技术相差很大,有些是国际先进水平,有些是国内落后水平,如果有人用苏州某厂生产的准分子激光设备给你做,你有这样的担心,我可以理解,如果是国际眼科医生公认的好设备好技术,你还如此胆战心惊,我劝你打消做LASIK的念头,好好读书去吧。花这么多精力,又越来越害怕,图什么?

药师对你的做法提出反对意见,主要是因为你每次只把这些吓人的东东拿出来,用意很怪。似乎是告诉大家LASIK很危险,不可以做,但天天都有那么多人接受LASIK手术获得了自由视力,你却视而不见,只拿一些书上说的可能性来说事儿。这样不好的。
我不反对探讨,也不否认上述并发症的可能性,但这些是有一个概率的,而且是针对这个行业来说的,可这个行业里使用的设备和技术相差很大,有些是国际先进水平,有些是国内落后水平,如果有人用苏州某厂生产的准分子激光设备给你做,你有这样的担心,我可以理解,如果是国际眼科医生公认的好设备好技术,你还如此胆战心惊,我劝你打消做LASIK的念头,好好读书去吧。花这么多精力,又越来越害怕,图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18: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哇,那么恐怖,还是不敢花钱买危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18: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哎~~~~~这手术我做了吖~没这么大问题的~~~~~现在看这些总觉得有点夸张了其危险性~~~
手术很安全也很顺利~~~
我知道的只是客观的事实~~~大家有疑问可以问我
因为我有亲身的经历,最能说明问题。谢谢~

手术很安全也很顺利~~~
我知道的只是客观的事实~~~大家有疑问可以问我
因为我有亲身的经历,最能说明问题。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18: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你好,你又做过这个手术吗?对于太多的专业名词我有许多的不了解,只想咨询你一下,手术需要多长时间?包括术前检查的一起要多长时间?你手术前的视力是多少?手术之后视力是多少?做了多长时间手术了,手术之后视力一直保持的很好吗?眼睛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谢谢~~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18: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单单是激光的过程的时间我都忘了,哈哈~~~可想而知,不用很久。
术前的检查一般一个小时左右吧,不好说,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去了,也不在意这些时间了。我术前450左右近视,现在1。2左右。
手术后大概需要1个月时间稳定,在1。5到1。2之间波动吧~~我~~~
手术后也没什么不舒服,可能我比较幸运。。。

术前的检查一般一个小时左右吧,不好说,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去了,也不在意这些时间了。我术前450左右近视,现在1。2左右。
手术后大概需要1个月时间稳定,在1。5到1。2之间波动吧~~我~~~
手术后也没什么不舒服,可能我比较幸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18: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知者无畏.知道的越多,就会越谨慎,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手术,控制直至避免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5-7-7 10:06 , Processed in 0.08016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