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7|回复: 4

我国古代人体生命学说的基本要素——精、气、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9 13: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古代人体生命学说的基本要素—精、气、神

 (一) 精气神是构成我国古代朴素人体生命学说的基本要素,在祖国传统医学和养生学理论中,精、气、神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把精气神称为人之三宝,古代很多书中都有“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风火水,人有三宝精气神”的记载。唐代名医孙思邈说:“精、气、神不可损也,损之则伤身。”

   在我国古代人体生命学说的理论中,精是构成人体五脏六腑、筋骨皮毛等一切器官与营养人体的基本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精不断地在消耗,又不断地得到体外的补充和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产生。根据“精”的来源、功能和作用,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又叫“元精”,它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精、血,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微观物质,《黄帝内经》称“人始生,先成精。”;“后天之精”又称“脏腑之精”,它主要来源于外部空气、水和五谷饮食之营养,通过肺的呼吸调节,脾胃的消化吸收,心脏搏动和血液流动,从而将营养物质的精微部分转化到人体的各个脏腑而构成“精”,“精”尽管有先天后天之别,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先天之精”要依靠“后天之精”的不断补充,“后天之精”则必须依赖“先天之精”的遗传活力(包括遗传信息和程序),而且它们还共同储存于人的肾脏之中,形成所谓的“肾经”,祖国养生学还认为,肾精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要素之一,它主要发挥以下三种生理功能:1,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一个人如果“肾精”充沛,生长发育将正常,反之,则会出现发育迟缓或者未老先衰等异常现象。2,参与人体的生殖繁衍。男女两性及副性征的发育、、性功能的成熟或生育功能的获得,都与肾精的盛衰盈亏密切相关。3,濡养人体脏腑组织器官。人体的肾精在充盈有余的情况下,可通过正常的生理渠道排出体外,形成男性的遗精和女性是月经,也可以在必要时转化为其它形式,气血津液等等,输送到脏腑器官中去发挥濡养作用。

   “气”的含义有多种:一是指流通着的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处于活动状态的微小难见物质,如“水谷之气”;二是指人体组织活动能力,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脉之气”等,《灵枢.邪客篇》上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器末,内注五脏六腑。”《灵枢.本脏篇》中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也。”这些气都在人体内部。三是指人体在生命存在过程中,人体内部必须与外界环境相谐调,在斗争中求得和谐,才能生存发展,这时的气分为“内气”和“外气”、“正气”与“邪气”,“内气”是指人体组织器官的活动能力;“外气”是指人体外部对人体正常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物质,如:六气(风、寒、暑、湿、燥、热);“正气”是指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现代称为免疫力,或抗病力),属于内气的范畴;“邪气”是指使人体发生各种疾病的原因(包括外气和一些内气)。

   在我国古代人体生命学说理论中,“神”通常是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它包括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经络、营卫、气血、津液等全部机体活动功能和外在表现。“神”的生成主要以先天之精为基础,以后天之精为补养,培育而成的。所以,“神”的盛衰与精、气的盈亏密不可分,只有作为生命物质要素的精气充足,作为生命活动功能外在表现的“神”才能旺盛。至于“神”的生理功能,祖国医学认为主要体现在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上。人的整个机体从大脑到内脏,从五官七窍到经络、气血、精卵、津液,以至肢体活动,都无一不是依赖“神”作为维持其正常活动的内在活力。正因为“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黄帝内经》明确地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死”的重要论断。1

   (二)精、气、神三者一生不离,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父母之精(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携带了父母的遗传物质信息,并且在此二者遗传物质信息的基础上,形成了个体特有的信息特点,形成了“先天之神”。先天之神在一定的能量作用下发挥功能,具体表现为吸收母体的能量和营养,这些被吸收的营养转化为个体自身的物质,也需要能量的支持,这种能量就是“先天之气”,营养被“先天之气”按照“先天之神”的特征转化,转化过程当中的表象(如:胎动)就是“先天之精”。个体出生之后,这个“精、气、神”互相转化的过程仍然继续存在,此过程一旦受到干扰,打乱了原来的先天规律,轻则感觉不舒服,重则患病,以至死亡。中医治病本质上就是使用医疗手段(包括内服外敷药物、针灸、按摩等)帮助人体恢复到原来的”精、气、神“运行规律,使人体得以康复。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得神者,精气神十足,表现为精神饱满、神采奕奕、面色红润、语言清晰、两眼灵活、精力充沛、目光有神、反应迅速、活动自如、呼吸平稳、头发黑亮、肌肉丰满、四肢有力、腰腿灵活、胖瘦适中、思维敏捷、记忆清晰。相反,如果精气不足,血脉虚弱或正气不足、病情深重,则表现为“失神”,即精神不振、面色萎黄、语言无力、双目无光、瞳仁呆滞、表情冷漠、反应迟顿、呼吸异常、身体衰弱、记忆减退、头发萎软、步履艰难、四肢无力、过度肥胖、思维迟缓。

   心胸宽阔、精神愉快、无忧无虑的人,大多数都是得神的特征;而那些贪婪、嫉妒、忧虑、猜疑、争名夺利及经常生气、发怒、畏惧的人,则多数是失神,染疾病者。

[<i> 本帖最后由 葫芦佬 于 2007-11-8 17:04 编辑 </i>]


 (一) 精气神是构成我国古代朴素人体生命学说的基本要素,在祖国传统医学和养生学理论中,精、气、神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把精气神称为人之三宝,古代很多书中都有“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风火水,人有三宝精气神”的记载。唐代名医孙思邈说:“精、气、神不可损也,损之则伤身。”

   在我国古代人体生命学说的理论中,精是构成人体五脏六腑、筋骨皮毛等一切器官与营养人体的基本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精不断地在消耗,又不断地得到体外的补充和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产生。根据“精”的来源、功能和作用,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又叫“元精”,它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精、血,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微观物质,《黄帝内经》称“人始生,先成精。”;“后天之精”又称“脏腑之精”,它主要来源于外部空气、水和五谷饮食之营养,通过肺的呼吸调节,脾胃的消化吸收,心脏搏动和血液流动,从而将营养物质的精微部分转化到人体的各个脏腑而构成“精”,“精”尽管有先天后天之别,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先天之精”要依靠“后天之精”的不断补充,“后天之精”则必须依赖“先天之精”的遗传活力(包括遗传信息和程序),而且它们还共同储存于人的肾脏之中,形成所谓的“肾经”,祖国养生学还认为,肾精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要素之一,它主要发挥以下三种生理功能:1,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一个人如果“肾精”充沛,生长发育将正常,反之,则会出现发育迟缓或者未老先衰等异常现象。2,参与人体的生殖繁衍。男女两性及副性征的发育、、性功能的成熟或生育功能的获得,都与肾精的盛衰盈亏密切相关。3,濡养人体脏腑组织器官。人体的肾精在充盈有余的情况下,可通过正常的生理渠道排出体外,形成男性的遗精和女性是月经,也可以在必要时转化为其它形式,气血津液等等,输送到脏腑器官中去发挥濡养作用。

   “气”的含义有多种:一是指流通着的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处于活动状态的微小难见物质,如“水谷之气”;二是指人体组织活动能力,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脉之气”等,《灵枢.邪客篇》上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器末,内注五脏六腑。”《灵枢.本脏篇》中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也。”这些气都在人体内部。三是指人体在生命存在过程中,人体内部必须与外界环境相谐调,在斗争中求得和谐,才能生存发展,这时的气分为“内气”和“外气”、“正气”与“邪气”,“内气”是指人体组织器官的活动能力;“外气”是指人体外部对人体正常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物质,如:六气(风、寒、暑、湿、燥、热);“正气”是指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现代称为免疫力,或抗病力),属于内气的范畴;“邪气”是指使人体发生各种疾病的原因(包括外气和一些内气)。

   在我国古代人体生命学说理论中,“神”通常是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它包括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经络、营卫、气血、津液等全部机体活动功能和外在表现。“神”的生成主要以先天之精为基础,以后天之精为补养,培育而成的。所以,“神”的盛衰与精、气的盈亏密不可分,只有作为生命物质要素的精气充足,作为生命活动功能外在表现的“神”才能旺盛。至于“神”的生理功能,祖国医学认为主要体现在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上。人的整个机体从大脑到内脏,从五官七窍到经络、气血、精卵、津液,以至肢体活动,都无一不是依赖“神”作为维持其正常活动的内在活力。正因为“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黄帝内经》明确地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死”的重要论断。1

   (二)精、气、神三者一生不离,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父母之精(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携带了父母的遗传物质信息,并且在此二者遗传物质信息的基础上,形成了个体特有的信息特点,形成了“先天之神”。先天之神在一定的能量作用下发挥功能,具体表现为吸收母体的能量和营养,这些被吸收的营养转化为个体自身的物质,也需要能量的支持,这种能量就是“先天之气”,营养被“先天之气”按照“先天之神”的特征转化,转化过程当中的表象(如:胎动)就是“先天之精”。个体出生之后,这个“精、气、神”互相转化的过程仍然继续存在,此过程一旦受到干扰,打乱了原来的先天规律,轻则感觉不舒服,重则患病,以至死亡。中医治病本质上就是使用医疗手段(包括内服外敷药物、针灸、按摩等)帮助人体恢复到原来的”精、气、神“运行规律,使人体得以康复。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得神者,精气神十足,表现为精神饱满、神采奕奕、面色红润、语言清晰、两眼灵活、精力充沛、目光有神、反应迅速、活动自如、呼吸平稳、头发黑亮、肌肉丰满、四肢有力、腰腿灵活、胖瘦适中、思维敏捷、记忆清晰。相反,如果精气不足,血脉虚弱或正气不足、病情深重,则表现为“失神”,即精神不振、面色萎黄、语言无力、双目无光、瞳仁呆滞、表情冷漠、反应迟顿、呼吸异常、身体衰弱、记忆减退、头发萎软、步履艰难、四肢无力、过度肥胖、思维迟缓。

   心胸宽阔、精神愉快、无忧无虑的人,大多数都是得神的特征;而那些贪婪、嫉妒、忧虑、猜疑、争名夺利及经常生气、发怒、畏惧的人,则多数是失神,染疾病者。

[<i> 本帖最后由 葫芦佬 于 2007-11-8 17:04 编辑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9 13: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觉得是《中医基础理论》里面的东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9 13: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9 13: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错了,精气神学说乃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先秦时代的老子、庄子、管子、孟子都对精气神有过论述,我国道教哲学,养生学,也对精气神作了论述,中医学只是应用了其中的有关部分,而没有详细的论述,古代中医宣称医道同源,所以也把道家的精气神理论作为其哲学理论,现代《中医理论基础》只是零星地提到一点,没有系统论述。我认为应该对精气神理论作系统讲解,我是在大量学习多种古代书籍的基础上写的一点心得,供网友们学习参考之用。错误之处请网友们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9 13: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这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4-12-22 00:59 , Processed in 0.0696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