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6|回复: 1

镜下辨别脑膜癌和脑膜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8 17: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脑膜炎,一般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多种致病菌导致脑膜的一种炎性疾病。脑膜癌,又称癌性脑膜病,是指由肺癌、胃癌等多种癌瘤细胞侵犯脑膜所致的一种恶性肿瘤转移。两者都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症状和脑膜刺激征体征,以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升高、糖含量降低的相同表现。但是两者的治疗和预后殊不相同,稍有疏忽就易发生误诊。



  为何易误诊



  目前很多医院使用的传统常规脑脊液检查,不能将细胞染色和在低倍数显微镜下进行逐个辨认,易将瘤细胞误认为炎性细胞,并将其作为脑膜炎诊断的临床依据。



  其次,影像学检查也可能带来误导。人们对CT和MRI诊断脑瘤的期望值普遍过高,殊不知脑膜癌病的CT和MRI平扫检查经常无异常所见,增强扫描仅偶有脑膜增强效应,且阳性率甚低和无任何特异性,易造成对脑膜癌病的否定结论。



  一旦初步诊断了脑膜炎,即便正规治疗疗效不佳,人们也总认为是抗生素使用不当、剂量不足和疗程不够所致,一味继续追求新的脑膜炎治疗方案,很少返回头追查脑膜癌。



  怎样做检查



  为避免误诊,我们设计了新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技术(玻片离心沉淀法),替代脑脊液细胞检查方法,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将贴有打孔(内径为1厘米)滤纸的玻片置入我室研制的FMMU-5微型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器内,然后将经腰穿所获得的新鲜脑脊液0.5毫升置入牢固地压在带孔滤纸玻片上的沉淀管内,低速离心5~10分钟,使细胞经滤纸上的打孔处直接被沉淀和贴片在其下的玻片上,经酒精固定和姬-瑞氏常规染色后,即可在1000~1500倍的普通光镜或电视扫描显微镜下进行逐个(至少100)细胞的检查和照相存档。经我室和国内其他单位的多年临床体验,细胞贴片牢固、分布均匀和透光性好,回收率和完整率分别达80.5%和99.9%。



  不同的镜下结果



  经过处理后,不同的病因很容易在镜下“现形”。   



  化脓性脑膜炎以嗜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细胞内外常可见相应细菌),病毒性脑膜炎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结核性脑膜炎以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同时增多和共存为主,真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异常与结核性脑膜炎相似,但易查得致病菌(如隐球菌等),寄生虫性脑膜炎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且可查得相应虫体(如弓形虫、管圆线虫等)。上述炎性细胞形态与外周的正常血细胞相同而易辨认。      



  癌性细胞的特点很明显。首先因代谢兴旺和失去控制,胞体多增大或很大,且大小不一,形态多变或怪异,胞膜界限不清,细胞常成簇或呈特殊排列,细胞有丝分裂活跃。其次为适应瘤细胞增殖活跃的需要,胞核、胞浆比例失调,前者增大、后者减小;着色蓝或深蓝。再有因细胞分裂活跃和先后不一,胞核和核仁增大、增多,大小不一,形状多变且极不规则;核膜增厚,边缘不整并常有皱褶;核染色质浓深和凝集。最后,黑色素瘤细胞内可见黑色素,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与外周血液中的瘤细胞相同。如瘤细胞不典型或识别有困难时,还可进行荧光、巴氏或过氧化酶等其他特需染色以协助确认。  



  由上可见,两者的细胞学检查结果截然不同,不但能给脑膜炎和脑膜癌病提供精确的鉴别诊断,还可分别为二病的病因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把脑膜癌病(我室阳性率≥90%)从以前只能在死后病检才能确诊提高到现时生前即能确诊的新水平,为中枢性白血病、淋巴瘤的诊断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标准(我室阳性率≥80%);再加此项检查简便快速、费用低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但对脑压增高病人应先脱水和尽量少放脑脊液,以保安全。




  为何易误诊



  目前很多医院使用的传统常规脑脊液检查,不能将细胞染色和在低倍数显微镜下进行逐个辨认,易将瘤细胞误认为炎性细胞,并将其作为脑膜炎诊断的临床依据。



  其次,影像学检查也可能带来误导。人们对CT和MRI诊断脑瘤的期望值普遍过高,殊不知脑膜癌病的CT和MRI平扫检查经常无异常所见,增强扫描仅偶有脑膜增强效应,且阳性率甚低和无任何特异性,易造成对脑膜癌病的否定结论。



  一旦初步诊断了脑膜炎,即便正规治疗疗效不佳,人们也总认为是抗生素使用不当、剂量不足和疗程不够所致,一味继续追求新的脑膜炎治疗方案,很少返回头追查脑膜癌。



  怎样做检查



  为避免误诊,我们设计了新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技术(玻片离心沉淀法),替代脑脊液细胞检查方法,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将贴有打孔(内径为1厘米)滤纸的玻片置入我室研制的FMMU-5微型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器内,然后将经腰穿所获得的新鲜脑脊液0.5毫升置入牢固地压在带孔滤纸玻片上的沉淀管内,低速离心5~10分钟,使细胞经滤纸上的打孔处直接被沉淀和贴片在其下的玻片上,经酒精固定和姬-瑞氏常规染色后,即可在1000~1500倍的普通光镜或电视扫描显微镜下进行逐个(至少100)细胞的检查和照相存档。经我室和国内其他单位的多年临床体验,细胞贴片牢固、分布均匀和透光性好,回收率和完整率分别达80.5%和99.9%。



  不同的镜下结果



  经过处理后,不同的病因很容易在镜下“现形”。   



  化脓性脑膜炎以嗜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细胞内外常可见相应细菌),病毒性脑膜炎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结核性脑膜炎以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同时增多和共存为主,真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异常与结核性脑膜炎相似,但易查得致病菌(如隐球菌等),寄生虫性脑膜炎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且可查得相应虫体(如弓形虫、管圆线虫等)。上述炎性细胞形态与外周的正常血细胞相同而易辨认。      



  癌性细胞的特点很明显。首先因代谢兴旺和失去控制,胞体多增大或很大,且大小不一,形态多变或怪异,胞膜界限不清,细胞常成簇或呈特殊排列,细胞有丝分裂活跃。其次为适应瘤细胞增殖活跃的需要,胞核、胞浆比例失调,前者增大、后者减小;着色蓝或深蓝。再有因细胞分裂活跃和先后不一,胞核和核仁增大、增多,大小不一,形状多变且极不规则;核膜增厚,边缘不整并常有皱褶;核染色质浓深和凝集。最后,黑色素瘤细胞内可见黑色素,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与外周血液中的瘤细胞相同。如瘤细胞不典型或识别有困难时,还可进行荧光、巴氏或过氧化酶等其他特需染色以协助确认。  



  由上可见,两者的细胞学检查结果截然不同,不但能给脑膜炎和脑膜癌病提供精确的鉴别诊断,还可分别为二病的病因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把脑膜癌病(我室阳性率≥90%)从以前只能在死后病检才能确诊提高到现时生前即能确诊的新水平,为中枢性白血病、淋巴瘤的诊断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标准(我室阳性率≥80%);再加此项检查简便快速、费用低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但对脑压增高病人应先脱水和尽量少放脑脊液,以保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8 17: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脑膜炎,一般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多种致病菌导致脑膜的一种炎性疾病。脑膜癌,又称癌性脑膜病,是指由肺癌、胃癌等多种癌瘤细胞侵犯脑膜所致的一种恶性肿瘤转移。两者都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症状和脑膜刺激征体征,以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升高、糖含量降低的相同表现。但是两者的治疗和预后殊不相同,稍有疏忽就易发生误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4-12-22 15:31 , Processed in 0.0942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