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1|回复: 1

用药不当诱发脑中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8 17: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脑中风,是一种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也叫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它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高血压及脑动脉硬化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但有时中老年人用药不当也是诱发该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么,哪些药物若使用不当可诱发脑中风呢?

  解热镇痛类药物 这类药物是人们治疗感冒发烧的常用药,特别是高热患者常常选用此类药物来退热。人们服用这类药物后,均可引起大量出汗,从而降低人的体温。但对于体质较弱的中老年人来说,尤其是伴有呕吐、腹泻者,大量出汗会引起其身体的严重缺水,使其血液变浓甚至变得黏滞,这样便可导致血栓的形成而诱发脑中风。

  利尿类药物 中老年人在使用利尿类药物时剂量过大,则其尿液的排出量会迅速增多,这样就会使其体内的水分大量丢失,进而引起血液浓缩,若长期持续这种状态便可引起患者的脑血管堵塞而诱发脑中风。因此,中老年人应慎用这类药物,如果必须使用则要谨遵医嘱。常用的此类药物有速尿(也叫呋塞米)、双氢克尿塞(也叫氢氯噻嗪)、布美他尼等。  

  止血类药物 中老人有时会使用止血药,这类药物虽然止血作用强,但过量使用会加速血栓的形成。尤其是患有脑动脉硬化或血脂偏高的中老年人,过量使用此类药物就更容易使血液凝固而形成血栓,进而诱发脑中风。因此,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血栓形成倾向的中老年患者应该禁用此类药物。常用的此类药物主要有止血敏(也叫酚磺乙胺、止血定)、安络血(也叫安特诺新、卡巴克络、肾上腺色腙)等。

  降压类药物 有些中老年人本来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但在其体检时却发现患有高血压,于是便自行服用大量的降压药,结果往往就出了问题。这是因为,人体的血压始终处于一定的水平。如果某人在体检时查出了高血压,而体检前也并无不适感,这说明他已经习惯了在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下维持自身脑部的血液灌流。如果这类中老年人在很短的时间内自行服用了大量的降压药,必然会导致其血压的骤然下降,发生脑部供血不足,使血流变缓慢而诱发缺血性脑中风。因此,中老年人在使用降压药物时,切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擅自用药,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地用药。常用的此类药物有卡托普利、硝苯地平、复方降压片等。


  解热镇痛类药物 这类药物是人们治疗感冒发烧的常用药,特别是高热患者常常选用此类药物来退热。人们服用这类药物后,均可引起大量出汗,从而降低人的体温。但对于体质较弱的中老年人来说,尤其是伴有呕吐、腹泻者,大量出汗会引起其身体的严重缺水,使其血液变浓甚至变得黏滞,这样便可导致血栓的形成而诱发脑中风。

  利尿类药物 中老年人在使用利尿类药物时剂量过大,则其尿液的排出量会迅速增多,这样就会使其体内的水分大量丢失,进而引起血液浓缩,若长期持续这种状态便可引起患者的脑血管堵塞而诱发脑中风。因此,中老年人应慎用这类药物,如果必须使用则要谨遵医嘱。常用的此类药物有速尿(也叫呋塞米)、双氢克尿塞(也叫氢氯噻嗪)、布美他尼等。  

  止血类药物 中老人有时会使用止血药,这类药物虽然止血作用强,但过量使用会加速血栓的形成。尤其是患有脑动脉硬化或血脂偏高的中老年人,过量使用此类药物就更容易使血液凝固而形成血栓,进而诱发脑中风。因此,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血栓形成倾向的中老年患者应该禁用此类药物。常用的此类药物主要有止血敏(也叫酚磺乙胺、止血定)、安络血(也叫安特诺新、卡巴克络、肾上腺色腙)等。

  降压类药物 有些中老年人本来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但在其体检时却发现患有高血压,于是便自行服用大量的降压药,结果往往就出了问题。这是因为,人体的血压始终处于一定的水平。如果某人在体检时查出了高血压,而体检前也并无不适感,这说明他已经习惯了在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下维持自身脑部的血液灌流。如果这类中老年人在很短的时间内自行服用了大量的降压药,必然会导致其血压的骤然下降,发生脑部供血不足,使血流变缓慢而诱发缺血性脑中风。因此,中老年人在使用降压药物时,切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擅自用药,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地用药。常用的此类药物有卡托普利、硝苯地平、复方降压片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8 17: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有道理,为了防止药物的副作用,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5-4-5 13:40 , Processed in 0.0614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