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7|回复: 0

警惕老年肺结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9 14: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老年人肺结核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各脏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身体对疾病的反应能力下降,患病后不同于青年人症状体征明显,常易误诊,在防治工作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临床症状不典型  部分老年人肺结核发病后的症状不明显,缺乏典型的午后潮热、夜间盗汗等症状,有的仅表现为轻微咳嗽、咳痰、气急,这是因为多数患者伴有呼吸道疾病而易发生的症状,往往被认为是慢性肺疾患所致;有的仅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胃肠功能紊乱等;有的则以神经紊乱为主要表现;此外,无症状病例在老年肺结核中约占1/4,故漏诊率较高。

  胸部X线表现特殊  典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与一般患者不同。早期多表现为中下肺野浸润,逐步发展为硬结纤维化病灶,有时界限清楚、密度较高,好似肺癌的弧形阴影,常因此误诊。有时在肺尖纤维增生病灶伴胸膜增厚病变中,隐伏有蜂窝状空洞病变。空洞发生率高,甚至超过半数,且有内壁不规则而疑似癌性空洞。若老年患者在合理抗结核药物治疗下,肺部病变未见好转,反而恶化,或者在无结核病灶的肺区发生块状阴影,应考虑有合并肺癌的可能,应尽快进行全面检查,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合并症多  老年肺结核常合并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其中以合并糖尿病最为多见。这些合并症又加重了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病情,并使治疗复杂化。

  排菌率高  老年肺结核患者有近50%的人痰菌阳性,较青年患者痰菌阳性率明显增高。

  治疗效果差  临床实践证明,合理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几乎可将全部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彻底治愈。但由于老年患者的组织修复能力下降,再加上合并症多,抗结核药物的治疗效果明显较青、壮年人差,特别是复治患者的效果更差。

  复发率高  由于老年人抵抗力弱,再加上合并症多、营养不良等因素的影响,使老年肺结核容易复发。复发诱因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所以,预防呼吸道感染对防止复发有重要意义。

  根据老年肺结核的以上特点,在预防上应做到:⑴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要及时进行彻底的抗痨治疗,并定期复查,同时还要积极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止复发;⑵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⑶定期为老年人做X线检查对发现早期肺结核有重要意义。


  临床症状不典型  部分老年人肺结核发病后的症状不明显,缺乏典型的午后潮热、夜间盗汗等症状,有的仅表现为轻微咳嗽、咳痰、气急,这是因为多数患者伴有呼吸道疾病而易发生的症状,往往被认为是慢性肺疾患所致;有的仅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胃肠功能紊乱等;有的则以神经紊乱为主要表现;此外,无症状病例在老年肺结核中约占1/4,故漏诊率较高。

  胸部X线表现特殊  典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与一般患者不同。早期多表现为中下肺野浸润,逐步发展为硬结纤维化病灶,有时界限清楚、密度较高,好似肺癌的弧形阴影,常因此误诊。有时在肺尖纤维增生病灶伴胸膜增厚病变中,隐伏有蜂窝状空洞病变。空洞发生率高,甚至超过半数,且有内壁不规则而疑似癌性空洞。若老年患者在合理抗结核药物治疗下,肺部病变未见好转,反而恶化,或者在无结核病灶的肺区发生块状阴影,应考虑有合并肺癌的可能,应尽快进行全面检查,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合并症多  老年肺结核常合并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其中以合并糖尿病最为多见。这些合并症又加重了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病情,并使治疗复杂化。

  排菌率高  老年肺结核患者有近50%的人痰菌阳性,较青年患者痰菌阳性率明显增高。

  治疗效果差  临床实践证明,合理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几乎可将全部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彻底治愈。但由于老年患者的组织修复能力下降,再加上合并症多,抗结核药物的治疗效果明显较青、壮年人差,特别是复治患者的效果更差。

  复发率高  由于老年人抵抗力弱,再加上合并症多、营养不良等因素的影响,使老年肺结核容易复发。复发诱因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所以,预防呼吸道感染对防止复发有重要意义。

  根据老年肺结核的以上特点,在预防上应做到:⑴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要及时进行彻底的抗痨治疗,并定期复查,同时还要积极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止复发;⑵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⑶定期为老年人做X线检查对发现早期肺结核有重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5-4-19 09:10 , Processed in 0.0647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